说ta是中餐之光,没人反对吧?

前段时间,连锁餐厅鼎泰丰的创办人杨秉彝,因病在台湾去世,享年96岁。

500

这位见证了几十年中餐出海风云的大师,一手将鼎泰丰送上世界顶级餐厅的殿堂。

作为累计米其林6颗星的中餐之光,鼎泰丰在海外食客的眼中,绝不仅仅是一家好吃的餐厅那么简单。

无论是姜丝香醋的搭配,还是开窗喝汤的仪式感。

鲜肉小笼包身上,那层若隐若现又难以言说的东方味道,早就成了外国人心里,中餐神秘感的代名词。

500

500

在海外提到中国fine dining,鬼佬们最先想到的不会是快餐橘子鸡和炒杂碎,而是需要踏实坐下来“先开窗后喝汤”的小笼包。

在一众良莠不齐的唐人街杂牌小笼包中,血统纯正,品控一流的鼎泰丰,绝对是其中的轻奢代表。

500

这位民选之子的欧洲成名史,还要从90年代说起。

1993年,在台北信义路的鼎泰丰首家门店里,一位美国客人要了一笼招牌小笼包后,就坐在角落里细细品尝。

因为第一次吃没有经验,这位金发碧眼的客人在享用美味时,还被喷溅而出的汁水,烫了一激灵。但在回去的路上,鲜肉小笼的滋味让他辗转反侧,情难自拔,最终还是向自己公司提名了鼎泰丰。

就是这么一封声情并茂,情真意切的推荐信,让鼎泰丰成为美国《纽约时报》评选的“世界十大美食餐厅”中,唯一上榜的中餐厅。

此后,鼎泰丰的盛名伴随着不断扩张的门店,以及一波又一波前来圣地巡礼的食客,也在欧洲各国越传越远。任一门店等位排队,动辄两三小时更是稀松平常。

500

哪怕是微软总裁鲍尔默,为了吃上这一口小笼包,也要带着家人排个把小时才能进门,丝毫没有面子可讲。

即便美国的门店,每天都在上演排队盛况,但比起日本人对鼎泰丰的热爱还是略逊一筹。

日本媒体每次评选国民美食,迷倒一亿三千万岛民的鼎泰丰,必定位列其中。

作为除中国以外,全世界最爱小笼包的国家,日本对于鼎泰丰的爱,日月可鉴。

从1996年的海外首家店,到如今全日本的十几家分店,日本人对鼎泰丰的包容也进化到了“你有什么馅,我吃什么馅”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的程度。

2022年,为了能让日本粉丝在赏樱季吃到有春天氛围感的小笼包,在网络上海量征集问卷后,鼎泰丰推出了让日本人少女心泛滥,让中国人拳头硬了的“草莓小笼包”和“巧克力小笼包”。

500

你还别说,两款新品一经问世就成为日本的打卡必吃网红美食,甚至鼎泰丰还顺应民意,又加更了一款“樱花味小笼包”。

咱就说是:日本人别太爱了!

除美日之外,鼎泰丰在韩国新加坡英国等国家也是拥趸无数,就连穆斯林为第一信仰的印尼和马来西亚,也迷上了鸡肉版改良的鼎泰丰小笼包。

500

鼎泰丰之所以能在海外有如此大的粉丝群,背后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名字——杨秉彝。

500

1948年,从上海驶往台湾的“花莲号”邮轮上,山西人杨秉彝揣着自己借来的20美元,前往台北投奔舅舅。

在亲戚的帮衬下,人生地不熟又听不懂闽南话的杨秉彝,总算在一家名为“恒泰丰”油行,找到份送货的工作。

老实本分,又勤劳好学的杨秉彝,做工勤勤恳恳,闲时从不偷懒,深得上海老板王尹然的喜欢。在老板娘的撮合下,两三年就接管了账务和采购工作的杨秉彝,还娶了一位本地姑娘为妻,在台湾安下家来。

可好景不长,王老板因为投资失利,不得已关门大吉,杨秉彝也失去了这份养家的工作。

此时已经年过三张的杨秉彝,上有老家父母,下有两岁幼子需要抚养。夫妻二人思来想后,决定拿出全部家当,在台北信义路上盘下一间店铺,还是做卖油的生意。

在给铺子装修期间,杨秉彝听闻时任时任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和自己是老乡,便托朋友请了一副字,作为新店“鼎泰丰”的招牌。

500

时至今日,这副匾额仍然挂在鼎泰丰,成为店里的传家宝。

就像影视作品里主人公,在遇到金手指前都会经历一番考验一样,杨秉彝的这次自立门户,在经营刚刚迈上正轨后又遇到了一次闭店危机。

彼时的台湾,瓶装色拉油开始大行其道,传统油行的买卖被大大压缩,杨秉彝鼎泰丰更是难抵后浪的追逐,生意一落千丈。

正当他走投无路时,一位祖籍上海的朋友给他建议:不如腾出半间铺子兼卖熟食,进项微薄但也能帮衬店铺周转。

当时随军来台的眷村家属,大多是山东河北的北方人,而本地闽南和客家人又有吃馅儿的习惯,

思来想去还是卖包子成本低,受众广。哪怕真赔了,大不了就是几个笼屉钱。

于是,鼎泰丰的第一家店就这间,半卖包子半卖油的路边小铺里开张了。

500

在上海点心师傅的坐镇下,鼎泰丰的小笼包、菜饺、汤面,一举俘获了周围邻居街坊的胃。

玻璃橱窗里,随包随蒸的“黄金十八褶”小笼包,更是因为点心师傅高超的手上功夫,成为信义路上的“著名景点”。来往的路人,哪怕不进去点一笼享用,也要站在旁边看个热闹。

500

身上有晋商血统的杨秉彝,做生意时总是想着宁可自己少赚钱,也不能让客人吃了亏。

招牌的小笼包,不仅要皮薄多汁,每个剂子重量 5 克、包子皮直径 6.5 厘米、内馅 16 克。18个褶,要掐在黄金比例上 ,正负差距还得在 0.4 之内。一笼 12 个,各个一模一样,从头吃到尾不能有差异。

500

除此之外,鸡汤和酸辣汤上桌必须保证是85℃,肉粽则是90℃。在适当的温度入口,才能让客人享受到食物最惊艳的口感。

时至今日,鼎泰丰还保留着小笼包上桌后,破了不问原因免费补的死规矩。破一颗补一颗,破三颗则补一笼,有的是手艺上的底气,给的是对客人的周到。

1996年,在世界美食版图上已有一席之地的鼎泰丰,选择了出海。

此后,所到之处人潮汹涌的鼎泰丰,不仅改变了中华美食在世界的格局,还潜移默化的担当着文化输出的重任。

500

2010年,一位来自日本的摄影师上田义彦,接到一个为三得利乌龙茶拍摄广告的工作。

作为建国后来中国采风最多的摄影师,上田义彦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为了捕捉他眼里的“中国”,足迹遍布了中国各省市几十个城市。

这位被东方气韵神秘所吸引的日本摄影师,在听到广告文案中“中华料理”“爱不释手”几个关键字后,脑中立马浮现起,自己在横滨和台北鼎泰丰看到的一幕幕往日情景。

大厅中妆容精致的女生们,在面对眼前的小笼包时,也顾不得斯文矜持,迫不及待送入口中。

此情此景,让上田义彦印象深刻。此后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只要一提起中国美食,上田义彦都能想起鼎泰丰的小笼包里,所蕴含的味觉诱惑。

于是,在2010年的三得利乌龙茶公告里,上田义彦让一向妆容艳丽的范爷变身馋嘴吃货。夹起几根姜丝,顾不得开窗后的小笼包还冒着热气,就胡乱吞了进去。即使烫到手足无措,也不忍放下。

500

几秒钟的镜头里,小笼包的香气扑面而来。

广告在日本播出后,虽未提及片中小笼包的品牌,但民众心里早已心领神会。

普天之下,大概只有鼎泰丰刚出炉的小笼包,才足以让女神放下身段。

而被鼎泰丰折服的,又何止一个上田义彦。

1992年,已经凭借《喜宴》《推手》站稳脚跟的李安,又在策划三部曲的最终篇《饮食男女》。

500

在片头煎炒烹炸的镜头里,给老朱寻找手替时,李安首先想到的就是鼎泰丰。

90年代毕业回台,当起全职主夫的李安,闲来无事就会去鼎泰丰门口,看大师傅包包子。

久看成厨还越吃越馋的李安,那几年的厨艺也是与日俱增,这是影响他后来把故事创作背景,放在中华美食的原因之一。

在《饮食男女》片头,鼎泰丰的少当家杨纪华,接过了替老朱包包子的重任。

在镜头前,双手配合娴熟,一提一捏一转,一个拥有黄金比例十八个褶的包子就跃然于眼前。这样的手艺,比起包包子更像是一种炫技,让欧洲人见识到了什么叫“中国功夫”。

500

之后关于世界影史的教学资料,每每提到中国美食,总会有这个经典镜头滑过。

因为这很“中国”!

这样发生在鼎泰丰身上的美食佳话,数不胜数。这几十年来,为了招牌小笼而来的名流贵客更是不胜枚举。

这样的成就,除了鼎泰丰对食材把控还有度工艺的坚守。

500

曾几何时,廉价量大、重油重盐、没有仪式感,这几个经常被提及的标签,让中餐在外国人的意识里,烙上了B级美食的刻板印象。

作为中式餐饮出海初代目,鼎泰丰让小笼包这种面点小吃,以一己之力改变中餐难登大雅之堂的印象。也为中式高端餐厅,提供了鲜活丰满的具象形象。

500

“一提到高端中餐就想到小笼包,一提到小笼包就想到鼎泰丰”的连锁效应,也成为海外吃货的共识。

这样的文化自信,又怎么不令人自豪呢。

总有人担心,在不断涌现的网红美食和融合新贵冲击下,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鼎泰丰迟早会前途黯淡,隐入尘烟。

但饱妹相信,这么一笼浓缩了中餐规矩和信念的小笼包,无论何时都将日久弥新。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