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扩招过头了——读“孔乙己脱长衫改送外卖,症结在哪儿?”有感
问题确实非常严峻。问题的实质是大学扩招过头了。读大学是投资,高额金钱和时间投入后谁不想找舒服工作,不能怪大学生就业要求高,要不还你设身处地试试。这么多年来搞教育产业化,产业化的教育当然是读书人越多越好,读书年限越长越好——最好是终身读书,因为产业收入等于消费者总数乘以人均消费嘛!可是这种畸形的教育逻辑根本不考虑出口端的社会效果——就业,不考虑人才数量、质量和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攀登产业链高端,我完全赞同适度扩大大学招生规模,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叫适度?也许当全社会需要100个大学生时,那你供应120个叫适度,因为要考虑到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是人才,必须维持适当的竞争和淘汰率嘛。但是你非要供应200个,那多出的100个咋办?人家也是读了16年的书,政府和个人为此投入了巨大的教育成本,却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就业岗位——这造成社会和家庭的巨大金钱浪费,以及高校宝贵的教育资源的浪费!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我不知道教育界的宏观政策制定者是怎么想的。真心希望宏观政策制定者,要考虑人才需求的层次性,以及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匹配性,而不是一味地堆数量,把问题全部丢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