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研人员告诉大家,只要研究院仍以企业身份存在,那主要精力就不可能放科研上

【本文来自《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激发创新潜能,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别逗了……

科研人员负责任滴告诉大家,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于此

目前国企改革后,各研究院/所,包括各军工所,都变成了公司,自负盈亏

什么意思呢,就是国家不再直接给你资金投入了,你得自己找活干找饭吃,每年要考核合同额、上交利润、考核成本,就像一家公司一样,市场经济嘛

于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从纵向课题(科研)转向横向合同(市场),简单的说就是小包工头,去甲方单位跑合同拉项目,然后安排人干活,由于要考核成本雇不起那么多人,于是大部分时候需要亲自带队在现场干活。

是的我们的名校博士、双硕士三硕士学位的人才们,在现场和普通工人们一样灰头土脸挣辛苦钱,埋身土堆中

顺带一提,我们是22年央企科技示范企业前三名,已经是如此

所以说,只要研究院仍然以企业的身份存在,仍然要向国家上交利润,仍然以考核合同为主,我们的主要精力就不可能放在科研上。

最后简单说一下科研,科研项目需要预先申请,立项后开始拨付经费执行,科研项目的金额可能很大,但利润很薄,你能挣到的只有人员薪酬这一块,远远达不到国家要求的上交的利润额,今年开始还要考核利润率。简单来说,一家科研机构如果主要搞科研,它就达不到考核的要求。

而且科研项目各个环节管控的很严,三天一小会五天一汇报,每周向各上级部门提交各种汇报材料,说明你都干了啥,方便环节把控。这部分工作占用了相当多的时间,新政策应该针对的是这部分。但是这部分并不是根本原因,皮毛而已。

有的时候我也想过,国家还是太穷了,没办法像苹果、华为那样大力投资纯科研部门,我们要吃饭,只能靠自己赚钱,还得给国家上交大部分。大势如此,无可奈何。只能白天钻土堆,晚上打开电脑安排一下实验,研究一下数据,等从工地出差结束回本部再去做实验。

去年在项目现场呆了280 天。今年又压了五百万的合同额,还有两个科研项目参与,院里又让大家提交2023年的科研项目计划,领导还想安排我去北方跑合同。

一不小心已经打了太多字,没有抱怨的意思,2023年了,每个人都不容易,生活就是如此。但是你说要保证八成的时间做科研?我只能笑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