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解放军,还有哪些进口俄罗斯装备?
万众瞩目的九三大阅兵,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今年的阅兵式上会出现哪些装备。也成了大家讨论的热点。
这二十多年来,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早啊,还得用进口的俄制装备,来充当骨干,后来,演化到俄制装备和国产装备齐头并进,现在呢,国产装备已经是绝对的主力了,在一线装备中,进口武器已经越来越少,但少归少,却并不是零。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解放军还有哪些进口装备,分别承担着怎样的战术使命,它们还能用多久呢?军武菌今天就来一一盘点一下。
首先是陆军,陆军的绝大多数主战装备,其实都已经实现了全国产化。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包括八十年代,中国对苏/俄装备的引进,主要是分系统而不是成品。
▲ZBD04A步兵战车
比如步兵战车,咱们就没看得上BMP-3,最后只要了它的炮塔系统,自行迫榴炮,咱们也没看上它的2S9,最后是要了列宁格勒工学院的另一套120毫米自行迫击炮,自行开发了PLL05自行迫榴炮。
▲PHL03火箭炮
大口径重炮,咱们没有看中俄罗斯给的2S19,152毫米自行榴弹炮,只是借鉴了它的自动装弹机,发展出了自己的PLZ05A,甚至连BM-30龙卷风火箭炮,咱们也没有大批量购买成品,只是做了一些借鉴,最后搞出来了自己的300毫米远火。
▲道尔M1防空导弹
但是呢,例外还是有的,比如最典型的,就是道尔M1型野战防空系统,是师/旅一级的野战防空主力,它就是直接从俄罗斯买的成品,而且足足买了二十多套,不仅买了单车,配套的营、连射击指挥系统,都买了,以便于把这套系统,接入自己的防空雷达网。
除了道尔M1,咱们们还买了一些比较奇特的东西,比如俄制的无线电干扰车,装备给了陆军的电子对抗分队,据称可以有效地干扰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信号,可以让一些使用这类引信的精确制导武器,失去作用,当然这效果,其实也都是见仁见智了。
此外,还买了一些俄制的精确制导弹药,比如红土地152毫米激光制导炮弹,不过这些都是小件,就不用提了。
▲PGZ09自行高炮
80年代末,解放军还从瑞士引进了一种先进高射炮,也就是厄利孔GDF35毫米高射炮。不夸张的说,这种高炮直接让解放军的高炮技术提升了起码30年。后来在这种火炮的基础上,我们研制了著名的PGZ09自行高射炮,据说一辆09高的造价就能买两辆99A坦克!
▲米-171SH直升机
如果要问,什么俄制装备,在中国陆军中装备规模最大,在可预见的未来,估计还不会被替代的,那毫无疑问,就是米-17系列直升机了,对于中国陆军来说,这一系列直升机,简直就像老黄牛一样,型号很多,数量巨大,比如米-17,米-171,米-17V5,米-17V7,还有衍生出来的很多种改进型号,比如电子干扰机,比如空中指挥机,搜救机,突击直升机等等,由于这型飞机可靠性太好,使用成本非常低,很好用。
咱们啊,甚至一度试图从俄罗斯购买生产线,自己造,但是万万没想到,自己造的米-171,居然比从俄罗斯进口的还要贵,因为米里的生产线已经运转了很多很多年了,造了上万架直升机,成本已经被摊得很薄了,咱们上手,反而一点价格优势都没有了,还不如直接进口呢。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米-171大概率就是中国陆航中,还能坚持的,为数不多的进口装备了。
▲“小羚羊”直升机
最后,目前解放军陆军还保留了一些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西方直升机,例如著名的“黑鹰”直升机,以及法国的“小羚羊”轻型武装直升机。这些直升机虽然很老旧,但性能的确非常好,至今仍然还能发挥余热。如果算上引进生产线的型号,那还要加上庞大的直-8、直-9家族,至今仍然是解放军的主力直升机。
说完陆军,咱们来看海军,海军的俄制装备,为数不少,而且一度要担纲主力,首先就是辽宁舰,苏联建造,我们拿回来重新续建,最终成为001型航空母舰。
▲辽宁舰
然后,就是4艘北方造船厂建造的956E/EM型驱逐舰了,它们以强大的3M80E型,也就是“日炙”反舰导弹而著称,在90年代一度被称为中国海军中的“航母杀手”,现在依然在服役。
▲宁波舰
另外,还要加上一艘从乌克兰购买的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在辽宁舰服役之前,这艘37000吨的巨型补给舰就是解放军最大的军舰。
▲青海湖舰
进入21世纪后,我们还从乌克兰引进了著名的“欧洲野牛”级气垫船,不仅买了2艘成品,还引进了全套的生产技术,在中国建造了4艘。在将来,这种大型气垫登陆艇肯定会在实战中起到重要作用。
▲欧洲野牛
水下的潜艇,我们购买的俄制装备就更多了,先买了2艘877EKM型,也就是“基洛”级常规潜艇,然后又一口气买了10艘改进型636M型,在那个只有035和039G的时代,636系列潜艇,就是中国海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常规潜艇了,甚至到039A出现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它性能也只能刚刚和636M拉平。
▲基洛级潜艇
另外,海军航空兵装备的直升机,也有不少是从俄罗斯原装进口的,比如经典的卡-27、卡-28、卡-31直升机,至今仍然还在使用。
▲卡-28直升机
除了这种成品,中国海军从俄罗斯购买的分系统和武备也不少,而且很多分系统,是带动了国内同类装备发展的,比如反舰导弹,咱们就购买了3M80这种整体冲压发动机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了YJ-12。在进口636M型潜艇的同时,还购买了一些3M54E型,也就是“口径”反舰导弹,然后发展出了自己的YJ-18。
▲YJ-18导弹
防空导弹上,我们不仅买了9M317和S-300F,也就是“施基利”和“里夫”,这两种中程,远程区域防空导弹,还购买了配套的顶板警戒雷达,前罩火控雷达,墓碑火控雷达等,其中S-300F,装在了2艘051C上,9M317装在了2艘052B上,顶板雷达,前罩雷达,它们的仿制改进型,装在了054A上。
▲052B驱逐舰
舰载武器方面,我们还购买了AK176型76毫米舰炮的样品和技术,通过更换电气部分等改进措施,研发出了自己的76毫米舰炮,也就是著名的,可靠性极好,据说可以随便打,怎么打都不会坏的H/PJ26型舰炮,广泛装备在054A,056系列,还有071登陆舰上,甚至海警都有装备,总数接近100门。
▲LR7深潜救生艇
最后,解放军海军也有一定数量的西方装备,例如从英国引进的LR7深潜救生艇、052驱逐舰上的美制LM2500燃气轮机等等。
目前来看,俄制装备在中国海军中,还有非常茂盛的生命力,几艘956可能要等到2030年之后,才会退役,而有俄罗斯血统的装备,比如YJ12和YJ18等等,甚至能用到2040年。
当然,要说对俄制装备的依赖,可能谁也比不上中国空军了,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90年代初期,引进苏27的计划,就不会有现在枝繁叶茂的歼-11,歼16家族,中国空军可能在四代机阶段,就只能采用非常凑合的,歼10和歼8F的搭配。
▲苏-27SK
从俄罗斯进口的那76架苏27,和许可证生产的100多架歼11,某种意义上来说,打开了中国空军四代机的大门,而随后而来的100架苏30,打开了中国空军对地精确打击,使用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打超视距空战的大门。这176架俄制战机,对中国空军的重大意义,怎么说都不为过。
▲苏-30MKK
当然,在2010年之后,我们又买了24架苏35SK,这样呢,从俄罗斯进口的战机,整机数量正好就是200架,只不过这些苏35SK,只能算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了。
▲苏-35SK
除了这200架战斗机,我们还从俄罗斯购买了几十架伊尔76运输机,还有一些伊尔78M加油机。在运20没有成熟之前,它们就是中国空军战略运输的中坚力量,其中一些伊尔76,由于机况比较好,被挑出来作为预警机的平台,发挥了更更重要的作用。
▲伊尔-76
此外,从俄罗斯引进的航空方面的分系统,就更多了,比如数百台AL31FN系列发动机,构成了歼-10的动力,大批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成为了中国空军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最初10年,应对台海局势的底气。
还有,比如空中加油吊舱这种小件,甚至到现在,我们还在依赖于从俄罗斯的进口。除了航空武器,别忘了我们从俄罗斯购买的地空导弹,就更多了,那几十个营的S-300和S-400,型号涵盖了S-300PMU到S-300PMU2,再到最先进型号S-400,配套的导弹,从最早的5V55R,到最先进的9M96和40N6,都有。
▲S-300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地空导弹,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俄罗斯的产品撑起来的,它们有些到现在都还在担当主力,而且可能会一直用到2030年以后。总之,进口的装备,尤其是俄制装备,在解放军的发展历史上,起到了十分独特的作用,甚至成了主力。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俄制装备的地位是在缓缓下降的,有一些装备已经退出主战序列,被封存或者已经退役,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就是咱们的历史。而且,还有一些进口装备,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是会接着用,可能会一直用到2040年之后,才慢慢地淡出我们的视野。
到时候,它们就会成为新一代军迷眼中,古老的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