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机危险了?日本出台新政策:无正当理由也可击落“侵犯领空无人机”

近年来日本方面不断渲染所谓“自卫队紧急起飞拦截中国军机”的消息,在日本政府的洗脑攻势下,不少日本民众也形成了“中国欺负日本”的刻板印象,甚至还在网络上抱怨“为何日本自卫队不开火”。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产经新闻》近日爆料称,“日本内阁会议已经决议,未来若有他国无人机侵扰领空,即便评估无任何威胁,自卫队也可将其击落”。

500

笔者注意到,《产经新闻》相关报道中的配图,就是中国“双尾蝎”无人机,针对中国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日本网络上充斥着“可以击落中国无人机”的噪音。但问题是,日本媒体到底扭曲了哪些事实真相呢?

该报道称,根据当前日本法律,外国航空器未经许可入侵日本领空,可采取“必要措施”,让对方着陆,或离开领空。但相关法律制订时,还不存在如今的高性能大型无人机,因此对于“必要措施”的含义是,如果使用武器的话,由于关乎对方飞行员的人命,因此只允许在属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难的情况下,才可以这么做。二战后,日本在外国飞机侵入领空时使用武器的事例只有一次。1987年12月9日上午11时左右,4架苏联军机越过日本防空识别区,日本航空自卫队从那霸基地紧急起飞了2架F-4EJ战斗机进行监视拦截,其中3架苏联飞机改道飞行,但一架图-16轰炸机忽视警告,继续向冲绳本岛飞行并闯入日本领空。日本飞行员获得许可后,先后两次向苏联轰炸机实施警告性射击,最终以图-16离开、苏联方面认错而告终。

由此可见,自卫队对于驱逐外国军机时的开火警告非常谨慎,担心擦枪走火,特别是对方飞行员一旦出现伤亡就更容易闹出大事。然而理论上无人机没有飞行员,不存在人命问题,只是由于相关法律的规定,所以长期以来自卫队对于“越境”无人机也延续了对载人飞机的要求,即“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只能监视,不能击落。

500

自卫队在东海拍摄的解放军无侦-10无人机

但笔者注意到,近年来日本持续渲染“中国无人机入侵”。例如今年4月日本防卫省宣称,截至3月31日,日本自卫队战斗机在过去一年紧急升空拦截外国飞机达704架次。统合幕僚监部称,其中464架次(占66%)为已知或疑似来自中国的飞机或无人机,较2023至2024年的479架次略有下降。“其中中国无人机有30架次,高于上一年的9架次”,相当于前一年度的3倍。更让日本媒体不安的是,中国无人机的种类和性能越来越丰富,包括能够携带大量侦察设备和执行长时间任务的无侦-7、无侦-10和“双尾蝎”等高性能无人机。航空自卫队为沿途监视这些不知道疲惫的中国无人机,不得不采用接力的方式,让日本飞行员疲于奔命。

500

防卫省公布解放军无侦-7无人机在日本周围的航迹

为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一直在想各种应对之策,这次日本内阁会议的决议,就是他们想出来的办法之一:面对“外国越境无人机”,如今自卫队即使不属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难,也可以将其击落。

这个消息还引起日本网民的集体欢呼,认为有了应对“中国无人机入侵”的强硬方法,甚至鼓吹“日本就是应该直接击落”“使用武器没有理由犹豫”等等。

只是细看新闻就可以发现,日本方面所谓的“新开火政策”,有一个重要前提:外国无人机必须“越境”,也就是要非法进入日本领空。但就连日本防卫省也承认,中国无人机只是在日本周边巡逻飞行,偶尔可能进入日本防空识别圈——这是国际法允许的正常飞行,防空识别圈并非日本领空,因此自卫队顶多只能派出军机监视,至于说中国无人机闯入日本领空,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事实上,中国这些高性能无人机可以携带多种远程传感器,即便要收集情报,也根本没有必要闯进日本领空——何况像无侦-7这样的高空无人机,航空自卫队想要将其击落都是难事,日本网民意淫的“击落中国无人机”,只能停留在他们的脑子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