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次撤侨,4万多人获救,《万里归途》背后的故事更震撼人心
小周微旅行
2022-10-07 19:45由张译、殷桃、王俊凯主演的电影《万里归途》在2022国庆节上映。
该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引领我们回顾共和国30多年来经历的一系列“撤侨行动”。 震撼人心的不仅是电影的情节,更是电影背后的真实事件中,危机时刻勇于站出来承担责任的普通人。
电影得到更多人的好评,不是喊口号、无精打采地煽风点火,而是实事求是地向观众再现这些年华侨经历的苦难,真实的历史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影片中,张译饰演的宗大伟、王俊凯饰演的成朗、殷桃饰演的白婳,以及张子贤饰演的章宁,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历程,带回了同胞,章宁为此而牺牲。
但是,现实中的普通人很难领悟到战乱地区的“生命像芥末”,不知道他们会经历什么。 大家都知道的海外移民撤离只是新闻简讯。 几行字,几个数字,以及回到了多少国民,仅此而已。
离我们最近的撤侨行动是“撤侨”,在中国现在的国际地位上还没有那么困难,更不用说十几二十年前的中国了。
在新闻媒体平台上,在乌克兰留学生的镜头中,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大楼遭到炮击,黑烟滚滚。
但这只是战争冰山的一角。
很难想象国民和平后,现代文明制造的武器有多可怕。
例如,普通的155毫米口径榴弹炮,一枚炮弹的最大杀伤半径为360米,有足球场那么大,但战场上有些武器的威力要大得多。
我们必须理解一个道理。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天真正和平。 和平永远是稀缺资源。 你平时抱怨的无聊、无依无靠的普通日子,不知是多少国家的人热望而得不到的奢侈。
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吧!
《万里归途》可以让一些人明白这个道理,它值得票价,何况电影的意义还不止这些。
影片中宗大伟几人穿梭在交战区的炮火中,时时面对生死考验,他们也是血肉之躯,有亲人,也有牵挂,但在危机时刻还是屹立不倒的。
电影里有很多类似的场景。
回想祖国这几年撤侨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故事的原型。
1991年,王粤在索马里撤侨行动中,在交战区三进三出。
2011年,林先昱在利比亚实现了零伤亡撤出。
……
30年来,祖国经历19次撤侨,成功解救同胞4万多人。
我们看到的只是新闻的一系列数字,他们正在经历生死大关。
当时的我们不像现在这样坚强,不坚强,不威慑力,很多事情都要像电影里的宗大伟一样一次次谈判,为了同胞的生命,他们要微笑着应对别人的刁难。
王粤更是驱车三次出入400公里的交战区,沿途经过50多个检查站,终于成功解救了己方人员。
据王粤回忆,获救的7名使馆人员当时正准备英勇赴死。 他们销毁了收音机、密码本,烧毁了绝密文件,可见当时情况非常危急。
电影展现出的残酷只是现实世界的冰山一角,就像大人为了让孩子认识世界,静静地在窗户上拉开缝隙,让被呵护的孩子看到外面的真实世界。
电影考虑到审查问题和其他方面的担忧,可能需要掩盖部分血腥和残酷,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让人们听课。
我们只看了100多分钟就心脏发抖,受不了。 要知道,很多国家的人都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他们的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不能享受童年。
和平绝不是理所当然的。 在这个世界上,和平与稳定一直很稀有!
在电影里,主角和配角都是一个个普通人,没有超级英雄,没有仙人皇帝。
但那是他们,是普通民众,他们创造了奇迹,创造了历史。
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撤侨。 他们的国家可能会,但政府没有足够的意愿去执行。
宗伟、章宁、白婳、成朗……这是一次撤侨行动中普通人的缩影,影片中虚构的努比亚是那些战乱地区的真实写照。
还是说,我们没有生活在和平的时代。 住在和平的国家。 我们可以享受岁月。 因为有人为了我们负重前进。
最后给您电影中的台词。 “各位,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喜马拉雅山。 飞机已经进入中国领空。 欢迎来到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