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港村3年后从澳门隔离回家,这条路我真是选对了!

自疫情爆发,香港宣布封关以来,我们就一直呆在香港。

期间看着世界人民彻底躺平,内地始终挺立,而香港也已经做着第五次仰卧起坐了。

随着内地隔离政策调整为7+3,我们终于做出了回家的决定。

500

作为永居,回家的选择有几个:

其一,从陆路关口经深圳或珠海隔离;

其二,乘搭飞机经北京、上海、成都、厦门等地隔离;

其三,从港珠澳大桥经澳门隔离。

从花费来看,机票被炒至过万,深圳或珠海的花费最低;

从方便程度来看,深圳或珠海的健康驿站名额一直严重不足,抽签全看运气。

而且隔离酒店也是随机派送的,不确定性比较大。

飞机虽然快捷,但一票难求。

而第三种选择是经澳门隔离,只需要预定好隔离酒店,不用争也无需抢,就能得到隔离名额。

是三种选择中性价比最高的了。

但是基于当时澳门的疫情尚未结束,处于封关状态,故此路不通。

被高额机票吓退的我们,想拼拼人品,于是选择了抽签。

可是随着陪跑的日子不停的延长,香港第五轮疫情的新增病例持续增加,我们开始担心通关政策有变。

焦急中咨询了“黄牛”,得知珠海隔离名额的象征——金巴,已经被炒至人均4000rmb了。

深圳健康驿站人均2200rmb,3日内可以包中,但2人同行则不能保证中签率。

就在需要做出选择的当口,8月2日,澳门新闻局发布了更新隔离政策的通知。

6日起,更新为7+3,此时,我们已经陪跑12天了。

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我隐约感觉隔离政策的调整,是否预示着即将迎来通关呢?

于是我开始密切关注澳门的信息。

3日,经历了几个月n次全民核酸达到完全清零之后,澳门终于宣布恢复与珠海通关,当日18:00起正式实行。

得到这个消息的我立刻打电话去澳门预定酒店。

500

澳门供香港居民抵澳的隔离酒店目前有两间,其一是喜来登,另一间是奥斯汀。

喜来登的位置在路氹,周围星级酒店环绕,处黄金地段。

配套设施齐全,二人一间,日均900港币,包三餐。

奥斯汀十年前我住过,在黑沙滩附近,是个环境优美但地处偏僻的酒店。

适合度假,但周围的设施远不如喜来登,价格还更高。于是我们果断选择了喜来登。

就这样,在港村蛰伏了整整3年6个月之后,我们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500

预约了隔离酒店,酒店会把入住人员名单直接发给金巴公司,由金巴统一安排车次。

这一点,相比要抢通关名额的珠海或者深圳隔离来说,简直方便太多了!

在出发前两日,我们收到了金巴发出的车次通知:

7日下午2:00,但必须提前两小时抵达关口做现场的核酸。

6日一早,我们在就近的小区中心预约了最早的自费核酸,同时也预约了澳门的核酸。

根据澳门防疫政策,入境后的第1、2、3、5、7日要做核酸,全部自费。

250港币/人,这是选择澳门隔离唯一一笔昂贵的支出。

7日上午8点,核酸结果出来了,我们选择自己彩印报告。

值得留意的是,核酸结果是两张,分开两条link。

初时我们没有注意,以为是一样的报告,只打印了一份。

殊不知在澳门口岸,被通知漏了一张,导致通关时间延长,是回家之路上的小乌龙事件。

11:00准时出发前往关口。

新的屯赤隧道开通简直是元朗区前往机场的福音。

不但解决了交通堵塞的问题,还大大缩短了路程时间。

从元朗到港珠澳大桥香港关口,只需要半小时左右。

相信疫情过后,将会为前往机场及港珠澳大桥的市民提供极大的便利。

500

也许是老天的安排,在连着约一周的大雨天气后,7日这天艳阳高照,心情也随着阳光的出现好起来。

港珠澳大桥香港关口挺漂亮,人不多。

在关口需要现场做核酸,并等待核酸结果出来才能进入关口办理离境手续。

由于关口的等候区座椅有限,所以到了关口,我们立刻先做核酸。

做完核酸,要在现场等候1个半小时才能出结果。

关口的核酸与平时小区的核酸完全不同,属于深入鼻腔的,感觉都要捅到食道里去了。

幸好现场做核酸的护士小姐姐有着有趣的灵魂:

“我们这里的核酸会比较深哦,可能会感觉不舒服。”

“但是不要害怕,我会很温柔的!”

“如果感到难受,千万不要移动头部,这样会更难受的!”

“实在难以忍受就用手示意我,千万不要摇头。”

“好的,保持住,再坚持几秒,5,4,3,2,1,好的,结束!”

在她一顿猛如虎的输出中,核酸顺利地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报告的过程。

虽然现场等候区很开阔,但由于是室外且阳光灿烂,依旧会感觉热。

我想着与其坐等,不如逛逛出境大楼,就开始周围走起来。

出境大楼分上下两层,楼上是出境大厅,楼下估计是入境大厅。

楼下大厅内的餐厅没有开放,意外的是座位并没有被封上,可以供人休息。

室内空调的环境与室外等候区简直是天壤之别,不由得暗自窃喜自己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

但由于叫号器的信号范围未必能覆盖较远的距离,所以,独自出行的小伙伴们就不要贪凉快在楼下大厅等了。

万一错过了叫号,得不偿失。

500

准时等到了核酸阴性的结果,我们就去办理出境手续了。

由于人很少,通关非常快捷。

在金巴的登车处,核对完证件、疫苗记录与核酸报告,就可以买票登车了。

2:00,我们顺利登上了等候在口岸的金巴。

因疫情缘故,上层为座位,下层全部置放行李。

在车上,要提前下载“澳康码”并登记相关申报信息。

半个小时后,我们顺利抵达澳门口岸。

澳门口岸的检疫人员明显严谨得多,全副武装不说,几乎人人手提一个消毒喷雾。

隔几分钟便会在自身周围喷洒一次,那架势仿佛是在喷香水。

看来疫情使人疯狂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进入入境大厅,就看见一排排桌椅,仿佛进入了公开考试的考场。

原来疫情下取消了自助通关,改现场面签。

500

于是,填完了一叠申报表后,我们再一次开始了漫长地等待。

与前不同的是,这次的等待全在室内,冷气非常足,甚至让一身短装的我冷得穿起了外套。

面签需要提交所有的必要文件,如:疫苗记录,24小时内有效核酸报告,健康申报,酒店预约单等等。

海关收齐文件后再确定符合哪一种医学观察种类。

若打齐三针疫苗,24小时核酸阴性,2个月内没有确诊过,则只需医学观察7日就可以转自我监测了。

由于各人情况不同,海关审批需时很长,是出入境里耗时最长的。

入境大厅里有专门的休息区,不但备有小饼干、矿泉水、碗面,甚至还准备了电热水壶。

500

几乎每个旅客都泡了一碗面,在休息区舒服地吃起来,这一点真的非常贴心了。

500

6:00左右,所有面签完成,我们拿到了一年期的签注。

紧接着就乘专车前往隔离酒店进行医学观察。

500

7日下午6:30,我们终于来到了隔离酒店。

虽然忙了一天,身体是疲惫的,但心情却是轻松的。

走进熟悉的酒店,装潢依旧富丽堂皇。

唯一的不同是没有往日的喧嚣与人潮,空无一人的通道与宴会厅,显得非常冷清。

500

Check in大厅应该是之前的宴会厅改造的,收起挡板的大厅显得格外宽敞。

厚厚的地毯令行李箱非常难拖动,感觉这样的装潢挺费地毯的。

在大厅的前端有一排临时的check in柜台。

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仔细地检查并核对各项文件,耐心地讲解各种注意事项。

临了还给了我们厚厚的一叠温馨提示,自我监测表格,还有由额温枪与快测试剂组成的防疫大礼包。

完成所有人的入住程序大约半小时,期间非常顺畅,大家的心情明显都轻松愉快。

同车的一位小朋友在妈妈办理手续的过程中,绕着大厅疯跑了3圈,看来可是被憋坏了。

看着他充沛得无处发泄的精力,不由替这位妈妈担心起未来的7天该如何度过……

办理完入住手续,怀着兴奋的心情,我们朝着未来7天的“居所”进发。

虽然一路上只在关键位置有工作人员给予引导,但他们真诚的笑容与贴心的问候还是让人倍感温暖。

500

我们被安排到31层的高层房间。

一路上,两手都拖着行李箱的我全神贯注地与地毯做着不懈的斗争,以至于完全没有在想房间会是什么样子的。

直至上到31层,宽阔的走廊呈现在眼前时,心里才冒出了小小的期待。

500

往前走,每个房间门口都放着一张小桌子,仔细观察不难发现:

若是桌子横在门前的,说明这个房间已有住客,若是垂直门口摆放的,则是空房间。

扫视一圈,发现我们临近的几间房都是空着的。

门口的小桌子都是皮质的,虽然不算新,但收拾得很干净,很有质量的样子,心里的期待更高了。

500

既然是医学观察,那就意味着这段时间不能离开房间,酒店为此也做了严格的安排。

每张房卡都是一次性的,一旦开启房门就会失效,若走出房门不小心锁上了,就回不去房间了。

另外,在走廊上也安装了摄像头,随时能看见是否有人违反规定离开房间。

当然,我最欣赏的还是门口的小桌子,这种温柔无声的提醒非常贴心!

打开房门,我们立刻被眼前所见震撼了!

房间非常宽敞,入门是超豪华洗手间,左边是浴室,有浴缸和干湿分离的淋浴房。

500

中间是宽大的盥洗台,放满了7天所需的盥洗用品,右边是开放式厕所。

500

也许为了弥补洗衣机的空缺,酒店特意放了洗衣服的小脸盆和洗衣粉。

500

这别出心裁的安排虽然与豪华的装潢有点不协调,却体现了酒店的人性化服务。

房间里除了能放下两张单人床,还有办公区与休闲区。

在组合柜的旁边,放着一大件的矿泉水,足够喝好几天的,物资是准备得相当充分了。

500

从偌大的落地玻璃窗往外望,右边能看见新濠影汇和巴黎人酒店。

景观开扬,非常舒畅,这风景可谓是无敌了。

火速整理好行李,我们收到了晚餐已经送到的信息,迎来了隔离生活的第一餐。

500

餐来了

入住前,酒店会发邮件征询住客的口味偏好,每日餐饮分为中式、西式、素食等几类。

两人入住的好处是可以选择一中一西,这样可以餐食种类最大化。

在隔离期间,允许更换一次餐食种类,也允许叫外卖。

唯外卖的种类不能是未熟海鲜、刺身、日料等生鲜食材。

酒店定时会安排送餐,送餐之后会有短信通知。

西式通常会有头盘沙律、餐汤、主食、饭后甜品与水果,中式则是中汤、主食、水果。

我们的第一餐是海鲜饭,虽然感觉中西式海鲜饭差别不太大,但分量很足。

中式海鲜饭里面,新鲜虾球都有十几个,可以说相当感人了。

500

中式海鲜饭

也许是饭盒的缘故,摆盘平平无奇,但味道出人意料地不错。

按照香港茶餐厅的标准来看,这一餐少说也得过二百,顿时感觉赚到了。

500

西式海鲜饭

第一日的晚餐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需要自己把餐具等物品用垃圾袋装好,放到门外,统一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收走。

回到房间,窗外隐约传来音乐声,探头一望,居然是新濠影汇和巴黎人的灯光表演开始了。

台风前夜的天空不时有闪电划过,一轮明月高悬头顶,伴随着各种灯光秀,构成一幅奇异的画面。

直到此刻,才真正意识到,我们终于离开了困了三年半的港村,即将迎来自由的感觉真好!

500

一日的奔波迎来了重重惊喜,喜来登依旧在线的高质量床品,更加提升了我对未来7日隔离生活的信心。

第二天一早,被早餐的提示信息唤醒。

疫情居家办公下,每日的餐饮不定时,并餐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有隔离经验的小伙伴说,隔离生活中最幸福的就是三餐定时投喂了。

未亲身经历过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真到了自己开始被投喂时,才发现居然有点手忙脚乱。

每日8点到10点是早餐时间,12点到1点是午餐时间。

每日早餐的分量都不小,营养均衡,以至于午餐时间都吃不下什么。

第一天的密集投喂就让“为食”的我有点不知所措了。

500

500

午餐时,我们收到了贴心的欢迎礼物,每人有两罐汽水、一罐啤酒和一瓶果汁。

伴着礼物是贴心的问候卡片,同时也收到了酒店的问候电话。

大致是征询是否住得舒服,有没有个别需求。

不得不说,喜来登的管理团队真的细致而体贴,让身处异乡隔离的旅客有“回家”的感觉。

500

500

关于餐饮,还有一个小插曲。

鉴于米饭的分量实在太足,为了避免浪费,我尝试向酒店提出,将米饭改为少饭。

事实证明,对于饭量的大小真是难以达成一致,于是,我干脆要求免饭。

晚餐时,打开餐盒,发现竟然有两盒满满的菜。

起初以为是放错了盒子,仔细一看才发现,应该是因应我的免饭要求,厨房用一盒白灼菜花与翠玉瓜代替了主食。

这一细节,实在是令人感叹,把小事做到极致便成了专家。

试问事事多想一步,能根据住客的要求而准确推测住客的需求,可绝不是一日之功。

500

500

另外隔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运动了。

宽阔的空间不仅完全没有压迫感,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瑜伽都能轻松舒展。

甚至练习个起跑啥的都不在话下。

眺望窗外的景色做着运动,也是特别的享受。

在美食靓景的陪伴下,若不是隔三岔五地做核酸,都要忘记自己尚在隔离了。

500

酒店的核酸都是专门的医护人员上门进行,和关口核酸一样,几乎全是贯穿上呼吸道的深喉核酸。

但医护人员的手势很轻柔,没有什么不舒服。

快乐的日子飞逝,转眼医学观察已经进入尾声。

退房前一晚,我们又收到了酒店送的小礼物。

500

这次是一盒小甜点,还有工作人员手写的致谢卡片,用粉色笔写着意大利文的“再会”。

真是甜到了心里。

7日隔离体验非常满意,朋友调侃说又多了一个“喜粉”。

是的,疫情之后,我们一定会再会的!

500

完成了7日医学观察,我们的澳康码转为黄码,开始进行3日的自我健康管理。

由于我们在澳门没有固定居所,因此需要入住专门提供给旅客的“黄码”酒店。

澳门可供香港居民入住的“黄码”有两间。

一间是百老汇酒店,属银河集团旗下;另一间是莱斯酒店。

“黄码”酒店允许自由出入,但不能进入餐厅就餐,可以打包回酒店吃。

不能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只能乘搭某些允许接载“黄码”旅客的的士。

这意味着吃饭或者做核酸,都要在步行可达的范围内。

百老汇酒店在路氹的中心,这里交通方便,酒店外有一条美食街。

步行到最近的小区核酸检测点约15分钟路程。

因此我们选择了该酒店进行3日自我健康管理。

喜来登充满惊喜的7日,无形中提升了我对后3日酒店的期待。

可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那么悬殊。

或许是久未有人入住的缘故,换气通风较弱,加上我们的房间正对银河酒店第四期的建筑工地,只有早晨能晒到太阳。

500

银河四期建筑工地

酒店的空气比较混浊,心情立刻晴转阴。

500

所幸“黄码”酒店能够自由出入,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路氹的探索之行。

500

第一站是官也街,声斐内外的是炭烧猪扒包。

记得07年来旅行的时候,猪扒包还是在一棵大榕树下的家庭式作坊。

每日下午3点出炉,每人限购10个,每日300个,售完即止。

为了买到新鲜热辣的猪扒包,通常要提前排队。

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路氹历史博物馆门口,能买到一个,简直比中奖还开心。

500

路氹历史博物馆

现在猪扒包已经有了独立的门店,还在威尼斯人酒店开设了分店,之前大排长队的现象也不复存在了。

往日人头攒动的官也街现在静悄悄的,熟悉的店铺门可罗雀。

500

虽然街道宽敞了,不需要人挤人也没有了长队,但萧瑟的感觉却抑制不住地涌来。

500

500

顺着官也街往山坡上走,能与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相连。

500

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

在中间的小街上,新增了不少有趣的咖啡店,形形色色的彩绘为这条小街增添了不少打卡点。

500

龙环葡韵一直是我喜欢的“澳门八景”之一,这里的荷塘可是非常重要的景观。

无奈之前总不能遇到合适的季节,未能一见,却不料在这次遇上了。

500

荷塘已经变成了湿地公园,面积非常广阔,可赏花观鸟,看鱼戏莲叶间,是供市民散步消闲的好去处。

即使大半的荷花已经谢了,仅剩的几朵也让我高兴了好一会儿。

趁着疫情,路氹大部分博物馆都在闭馆维护中,希望重开后能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八方游客。

500

虽然没有接踵摩肩的游客,但官也街的美食依旧不失水平。

安德鲁葡挞、老酸奶、木糠蛋糕等等美食不可辜负,全部打包回酒店慢慢享用。

回到酒店附近的食街,添好运、度小月等米芝莲餐厅也纷纷开放了晚市。

点好餐等待的时候还能顺便在街头来一个冰淇淋或者双皮奶,吃完正好拎上外卖回酒店。

就这样,在入住降级的失望与美食的犒赏双重冲击下,第一天的自我健康管理结束。

随后的2日也在做核酸与路氹半日游中完成。

虽然出现了差点因为核酸检测未能及时出结果,而导致无法转入普通酒店这个小乌龙事件,总的来说本次隔离流程还是非常顺利的。

在这次隔离期间,用脚步来丈量路氹区,更深入地感受了解这个新区的过去与现在,恐怕是最大的收获了。

结束7+3充满惊喜、感动与收获的隔离生活后,澳康码也顺利地转成了绿码。

我们终于,终于,回家啦!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