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数字化管理转型的启示,唯变应万变

苏宁最早成立于1990年江苏省南京,凭借优良的业绩,苏宁电器得到了投资市场的高度认可,是全球家电连锁零售业市场价值最高的企业之一。2004年7月,苏宁电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苏宁经营商品涵盖传统家电、消费电子、百货、日用品、图书、虚拟产品等综合品类。截至2019年,全场景苏宁易购线下网络覆盖全国,拥有苏宁广场、苏宁易购广场、家乐福社区中心、苏宁百货,苏宁小店、苏宁零售云,苏宁极物、苏宁红孩子、苏宁体育、苏宁影城、苏宁汽车超市等“一大两小多专”各类创新互联网门店13000多家,稳居国内线下网络前列;苏宁易购线上通过自营、开放和跨平台运营,跻身中国B2C行业前列。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引领零售发展新趋势。正品行货、品质服务、便捷购物、舒适体验。

苏宁的数字化转型的演进过程:

2005年,苏宁引入了由思爱普公司推出的企业资源管理软件系统(SAP),上线了采购、销售、服务、财务等四大模块。这也是全球范围内零售服务行业的灯塔工程,系统上线后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随着公司的迅速发展,过去以考勤、档案、资料管理为主的记录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已不能胜任企业发展需求,只有以实现企业人才成长为主线进行全面系统管理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才能对苏宁的长远发展起到推动和提升作用。在2007年8月,SAP-HR系统正式上线,包括基础管理层面的组织模块、档案模块、时间管理模块、薪酬模块和简单的招聘、线上办公等流程管理工作,这也苏宁进入人力资源信息化发展阶段的写照。

2009年起,苏宁快速布局互联网转型,业务不断变革、拓展、创新,对人才的需求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其中的人事变革转型尤为突出。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的启发下,2010年初人事共享服务中心建立,这代表着苏宁人力资源服务模式的转变,这也是后来苏宁人力资源服务的雏形。随着业务的需求和扩张,苏宁逐步自研人力资源产品,自此开启人力资源数字化建设历程。

500

图1:苏宁人力资源数字化建设历程

人力资源系统的发展之路:

为了支撑业务的快速发展与变革,苏宁的人力资源系统升级为三层架构模式,顶层为面向内外部用户的全场景应用,并加强移动化建设;中台则包括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提供专业模块化产品及数据服务;底层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承担了人事、考勤、薪酬核算等大量的规则性、重复性的操作,将COE,BP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通过统一流程、服务规范,实现服务标准统一化,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

500

图2:苏宁人力资源系统架构

以招聘场景为例,业务前台是面向用户的不同场景应用 ,例如:外部用户有招聘官网、内部推荐门户。内部用户有BP工作台、面试官工作台、招聘实施工作台。中台则包括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相辅相成。业务中台包括应聘管理、需求管理、职位管理、测评管理、签约管理、录用管理等,数据中台则包括:人才库数据、测评数据、面试数据、背调数据、录用数据等。业务中台就相当于管理引擎,提供服务。

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苏宁也会与一些第三方平台合作,例如校招入职的测评试题是与北森合作的,当然苏宁更多的是通过智能研发中心自主研发新的应用,比如结合自身的语义分析,搭建一些能力模型、知识模型,将其分析后形成测评试题,结合分析候选人的简历,根据候选人的特质进行岗位推荐。

招聘方面,从 2002年开始启动的 “1200工程”已经走过了19年,为苏宁提供了许多青年骨干和新生力量,也是人才梯队的标志性工程。我们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与储备,基于多年经验的积累,苏宁自主研发了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系统,进行人才吸引与招募。包括招聘官网的建设,通过搭建内部推荐平台,人脉裂变,有效激励,为企业引入高匹配人才。

另一方面,数字时代人才招聘已经不再是机械性操作,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招聘人员自动初筛和甄别风险人员;视频面试技术,在疫情期间更是打造了无接触面试场景,更高效的沟通;在面试过程中,人才测评与人才评估模型的应用落地,既提升招聘效率,又给面试决策提供可量化的依据。在智能化方面,招聘简历机器人、智能问答机器人,显著改善了人事工作枯燥、重复、频繁、数量大的状态,简化工作的同时极大提升了人事工作的效率。

此外,针对面试官、BP,苏宁也搭建了多角色的工作台门户,其特点就是便捷、协同。例如在招聘初期,会形成类似于任务的流程信息,招聘助手会通知待面试人数,待面试人员的信息、面试官安排、面试时间、其他动态等服务信息。

人事管理方面,入职无缝对接招聘系统,通过高效的极速入职、电子合同等,提升用户体验。对于日常考勤管理,提供传统考勤机和移动考勤(WiFi、人脸识别、GPS等),应对多种场景的需求。满足弹性考勤、固定时间等多种规则,满足企业不同管理方式下个性化的考勤需求。并严控员工虚假打卡,提供安全防护机制,做到事前有预警、事中有干预、事后有审计。

培训方面,苏宁通过员工的画像数据来推送培训内容,例如根据员工感兴趣的话题,按兴趣推送课程;通过员工绩效状况,按需要推送课程。并给员工提供图文、视频、趣味刷题、公开直播、章节式课程等多种学习形式。我们通过培训班产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将学习、刷题、考试组合,覆盖新员工培训、技能培训、干部培养等多种企业培训场景。对于一些特定岗位,岗位认证是上岗作业的第一步,我们的认证班产品,实现从报名到线上学习、线上考试、线下实践、颁发证书的全流程管理。以新员工培训为例,则是线上线下培训相融合,并通过新员工的行为数据、绩效数据分析,从而精准推送课程。

绩效方面,我们一直关注绩效体系的搭建与改进、运用绩效工具类产品进行目标的分解、对齐;满足不同组织、不同岗位及人群的绩效执行管控与评估。另一方面,我们关注绩效沟通实时化,通过豆芽产品进行绩效辅导实时沟通互动;最终将绩效的结果应用于人才的盘点与发展激励. 实现绩效管理数字化,达到持续提升组织绩效、发展员工能力的目标。

干部管理方面,苏宁根据岗位需求、干部的能力进行内部的人才选拔匹配,与外部人才的引进。我们更看重干部的行动力、决策力和行为,将这些指标跟企业业绩有效地联系起来,颠覆传统的继任模式,通过人力数字挖掘与智能化数据分析,形成人才标签、人才画像、岗位画像,深入洞析人才能力、规划人才的发展路径。

由于苏宁的业务多元化,涵盖领域的跨度大,我们需要应对多种业务场景的需求。比如苏宁将所有物流外包、厂家促销员都纳入苏宁劳动力管理系统中来。劳动力系统解决了劳动外包人员管理问题,从人员招聘入职管理、智能排班、人脸打卡,到复杂考勤、薪酬核算,提供全流程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过程中运用标签技术,对服务商和外包服务人员进行标签画像,并将其应用到入职筛选、培训赋能、作业排班、优胜劣汰等管理环节。同时,通过作业目标预测、工作量分解、劳动力预测,智能生成排班,来辅助劳动力预测管理。

以上介绍的苏宁人力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一些应用产品,我们已经将其应用入口都聚合在豆芽工作台,实现统一用户、统一入口、统一待办。这里要介绍下苏宁豆芽产品,这是一款既对内又对外的系统软件,满足用户即时消息、音视频通话、视频会议,各类日常办公场景,如考勤打卡、会议管理、日程管理;并覆盖移动化学习,直播培训,及企业资讯查阅的一体化工作平台。

最后,在人力资源智能化发展方面,苏宁目前主要聚焦于界面自动化,以及个性化的信息定制,包括绩效的监控、预判员工的离职、智能问答等,是一个初步智能的过程。

END

关于作者: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智能分会标准领导小组,发布并每年持续更新《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白皮书》《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智能化标准》等,研究并探索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数智化发展、前沿技术、领先企业、领先实践、市场趋势等;指导中国企业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重塑人力资源管理,引领企业的创新与数字经济变革,赋能整个行业生态不断良性循环迭代加速发展。推动人力资源智能化学术研究和专业化的咨询服务。

本文摘编自《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数智化发展白皮书》,如需下载请关注公号:kingmaker798。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