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小伙泄露工资被开除,密薪制是否合法?

2月16日,山东济南,小郑因工资单被同事看到,被盒马鲜生以泄露机密开除引发热议。根据媒体披露的当事人情况说明,具体情况为2月10日公司发工资,小郑的同事看了他的手机,因为也不知道同事看了些什么,小郑就没在意。

500

结果过了两天,水产部门主管将他叫到办公室,同在办公室的还有两位副店长、人事主管和小郑的主管,气氛很压抑。人事主管告诉小郑,因为小郑泄露了个人工资信息,导致水产部门两名员工有很大意见,产生了离职意向。按公司规定,小郑的行为属于一类违规,应当开除。

迫于压力,小郑只能在离职书上签字,但冷静下来后,小郑对公司提起了劳动仲裁。目前,济南历城区仲裁委员会已委托调解员联系盒马进行庭前调解。

500

这件事,其实就涉及到职场中一个约定俗成的制度,密薪制。密薪制,俗称模糊工资,是指企业内部从经营者、管理者到劳动者的薪酬都是保密的,工资单不公开,相互不得询问。

那么密薪制是否合法呢?我国法律目前没有明确密薪制违法,按照民事上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原则,这属于公司自治的范围,只要这项制度是经过民主程序产生,并向员工进行过公示,对员工就有约束力。

不过,若如小郑所说,工资单是被同事偷看的,不是自己主动泄露的,那么公司要证明是小郑泄露的工资单,难度很大。

500

2018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就报道了一个类似的案例,南京某公司也以泄露工资单为由辞退员工,员工向公司索赔工资和赔偿金,法院最后以公司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工资单是该员工泄露为由,认定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判决公司支付赔偿金。

应该说,密薪制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保护高薪员工不受排挤,低薪员工不受歧视,从而使员工杜绝攀比,专注业务;另一方面薪资不透明,也会产生暗箱操作的空间,妨碍员工行使监督权,损害同工同酬和公平分配。

值不值得为了维护这个制度去开除员工,就得看用人单位如何权衡其中利弊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