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影响好莱坞电影大片文化的亚洲人,不是李小龙,而是黑泽明?

【本文由“网球王子zgl”推荐,来自《国外太多的科幻作品,对武器换代改变作战方式这一条,理解的不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来扯扯淡:

你好,最早影响好莱坞电影大片文化的亚洲人不是李小龙,而是黑泽明。

美国好莱坞电影人不喜欢简单生硬的复制复述别国历史和文化,他们喜欢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论古代战争排兵布阵,人海战术,好莱坞大片有宾虚,有埃及艳后,有斯巴达克斯,观众早就看腻的。

500

乔治卢卡斯个人最喜欢黑泽明的剑戟片,这两位大师后来还有过电影方面的合作。所以《星战》有很多日本剑戟片的元素,从道具、服饰到动作场面1v1、 1v多、多v多场面,都有日本剑戟片的走位痕迹。

500

500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绝地武士就是日本武士的升级版,激光剑就是武士刀的科幻版,虽然激光剑无坚不摧,但真正绝地武士的“核”是原力,你不得不佩服卢卡斯的思路,原力是啥?相当于火影忍者的查克拉,超级赛亚人的小宇宙,华山派的气宗,用原力以气运激光剑,只要绝地武士愿意,把飞机、坦克、飞船切开也不在话下。

所以绝地武士对于《星战》,就是会死去会喘气的神,Jedi是信仰、Jedi是武士、Jedi是贵族(佩激光剑)、Jedi是僧侣(Jedi不提倡啪啪啪)Jedi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师徒授业(师傅带徒弟,老师如师如父,徒弟需尊重师长,师徒关系得以延续)、Jedi是政委(战争动员、共和国军队的压舱石)、Jedi是肉盾(牵制、吸引敌军火力、可正面推塔)、Jedi是特种部队是指挥官(可偷塔、可打野、可带小伙伴正面刚)。

但归根结底,星战系列就是个科幻大片,它不是军事题材大片。让所有直男看着爽就可以了。激光剑挥舞起来嗡嗡作响,激光剑反弹打过来的激光,再打死帝国军队时,那种视觉冲击,相当哇塞,比传统冷兵器刀剑效果更加突出。这就是美国当时的好莱坞电影人融合其他元素,成为自己的一套东西。

老星战的枪械道具在那个年代已经很超前了,当然也有老枪,一眼就能看出来,比如哈里森福特扮演的韩·索罗,他用的是盒子炮改装的,这把道具枪后来拍卖卖了50多万美金,可见星迷有多疯狂。

500

《星战》也有大量的空战特技场面,但没有像《安德的游戏》《星际传奇2》那样直接核爆一个星球,那就不突出绝地武士了。

所以星战开创科幻战争大片的先河,它融合科幻题材+武侠+大国政治+传统战争+科幻战争+飞船追逐+地面飞车+不同的机器人AI+不同外星生命性格为一体的大片。

截止到今天,全世界科幻电影依然在吃星战留下的红利。星战的系列作品、衍生动画、衍生剧(曼达洛人我看了大概有3遍)更是经久不衰。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