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家长进行引导和加强管理搜题app,比简单粗暴的禁止效果好
【本文来自《教育部:暂时下线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引导孩子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帮助孩子培养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的质量是学习好坏的关键。
理想的做题模式是:
1、拿到题目先仔细读题,一边在草稿上进行分析演算,把各种明的暗的条件转换表达,理清相互关系,一边认真琢磨,深入思考,结合题目特点和以前的做题经验,进行猜想,找到思路;
2、然后规范答题,写出解题过程,得出最终结果;
3、最后对答案,验证对错。
对了 就总结题目特点规律,解题思路和技巧,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升华到思想和方法论上来,而后探索一下有没有其它思路,有没有更好的解法,有就进一步深入挖掘。
错了 就先看看答案给出的思路和过程,弄明白其中的逻辑,然后对比分析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是理论没弄懂的问题?是计算的问题 还是解题思路的问题? 最后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和补漏。
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很关键!! 没有答案后面的过程就进行不下去,对错都不知道 题目做了也没有用。
答案在后面 或者找老师同学家长问 或者拍题网上搜索 都不是关键 关键的是这个做题模式的流程要完整。才有好的学习效果。
搜到答案直接抄,不经历深入思考,纯粹完成任务和交差,没有任何效果 糊弄自己 欺骗老师家长。
先认真思考 然后搜索答案 再反馈思考 可以摆脱老师忙不过来 和家长帮不上的问题,但是老师和家长掌握不了学生的问题和弱点 不利于老师针对性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
网上提供答案就是一把刀 你是拿着去杀人 还是去打猎 取决于用的人的态度和动机。
一部分人不愿学或者学的态度不端正,你怎么弄都没用,禁止刀解决不了态度和动机问题。
有了刀,相当部分的人可以摆脱老师精力和家长能力不够的问题,能有效的自主学习,能更好的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学习的效果。
综上分析 我觉得还是保留搜题这把刀,由老师和家长进行引导和加强管理,比简单粗暴的禁止刀,让更多孩子家长失去打猎工具效果好。
做题的重点在于这个流程要完整,前面的分析 后边的总结 都是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思考的深度和质量对学习至关重要。
老师和家长一定得盯紧和引导这个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