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国防部长宣称「中俄盟友加起来还不到10个」?
中国不结盟,是中国人的智慧!
如果几个国家成为盟友,其中一个国家受到攻击,联盟中的其他盟友就会奋力保护被入侵的盟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人的做事风格。
中国人是极其务实的人。我曾经说过,为了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任何有用的方法都会被采用和推广。任何达不到目的的方法,中国人都会认为是无用的。
在中国,你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中国人同时在佛、神、真主面前祈祷。这是西方人根本无法接受的。要么你信上帝,要么你信真主。你怎么能同时拜两个神呢?是的,这在中国真的会经常出现。
因为在中国人眼里,所有的宗教和神都是平等的。中国人让神为人服务。西方和中东国家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是为上帝服务的。我无意得罪任何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如果有什么冒犯,我先在这里道歉。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中国人信这个神,只要他有用。如果没有用,中国人就不会相信。这种风格在中国各个领域都非常明显。
比如,今天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却采纳了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好的做法。如果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市场经济这么发达?所以,在西方人眼里,中国模式基本属于怪胎。但恰恰是这种怪胎,可以使中国不仅具有社会主义的干预和动员能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所以,这种制度对中国是非常有用的。中国人给这种奇特的制度起了一个名字,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今天,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都是中国实力的体现。
其次,中国如何在外交上体现这种务实主义?
根据中国人的特点,必要时,中国会结成联盟。现在中国没有结盟,但目前的形势决定了中国最好不要结盟。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灵活务实的。
有盟友不一定是好事,盟约对每个国家都是一种制约。盟友是一种助力,有时也是一种阻力。
在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大规模战争只持续了一个月,从1979年2月17日到3月16日。然而,中越之间的低烈度战争却持续了10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战争才彻底结束。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当时的国际环境是冷战结束,苏联的军事力量达到了顶峰。美国为了制衡苏联,与中国建交。中国的任务是遏制苏联。中苏大战只持续了一个月,目的是告诉越南,中国有能力打赢。随后,中国彻底撤军,告诉越南,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为了和平,而不是血仇。
但当时越南仍有相当数量的精锐部队驻扎在河内。越南仍然认为自己可以北上入侵。因此,对于中国来说,面对越南,首要目的是遏制越南。而不是彻底的征服。
如果中国继续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根本无法发展。而苏联甚至会在南方威胁中国。
所以,中国的方式是低烈度炮战。第一,越南始终处于战争状态;第二,中国可以安心发展;第三,越南会继续向苏联请求支援,因为是盟友,苏联会继续支持越南。但是,无论苏联怎么支持越南,越南都打不过中国。而这种支持会把苏联拉入不属于他的战争泥潭。
在这个过程中,苏联支持的越多,苏联的损失就越大。但既然已经是盟友,苏联不可能半途而废。在这种情况下,结盟给苏联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对中美两国都是非常有利的。这是一种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
美国需要如何维护其盟友?
盟友存在的前提是有共同的威胁。如果这个威胁不存在,那么结盟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北约出现的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对庞大的俄罗斯仍然感到不安。那么北约还是需要存在的。但是,冷战之后,大国之间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冲突,美国仍然需要维持这个巨大的联盟。原因很简单,美国本身处于西半球,亚欧大陆是世界的中心。为了巩固美国的霸权,美国必须在亚欧大陆有深度的干预能力。因此,美国必须需要盟友。
而维持盟友的成本是巨大的。盟友本身是一种政治和军事行为,不能直接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换句话说,即使美国有很多盟友,美国也不能完全阻止这些国家与中国的贸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美国盟友在外交场合对中国进行攻击,但他们仍然愿意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在这个国际体系下可以做生意,可以赚钱。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为了维持这个联盟,美国需要不断地消费。所以特朗普政府要求盟友为他的军费买单。因为这个开支太大。
今天盟友的意义重要吗?
盟友是否重要,要看国家当前的政治需要。比如,如果中国真的要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那么中国一定会掀起结盟运动,不仅会结成同盟,还会经常派兵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中国会在周围建立傀儡政府。但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样做。
目前,中国的目标是全力建设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结成同盟,将进一步刺激美国,使周边国家不安,使对抗成为外交的主流。如果盟友受到武装力量的干扰,中国就不得不出兵。这与中国目前的目标完全不一致。所以,中国人不会盲目结成同盟。
所以,当前中国的外交要求是与重要国家保持良好关系。比如,俄罗斯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但俄罗斯不会要求中国帮助他,中国也不会要求俄罗斯帮助中国。这不是因为两国关系不好,而是因为它会比较灵活。
================
更多内容请访问微信公众号 国外网民视角 力求客观准确,原文翻译国外网民对中国的看法。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