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石见银矿历史
根据《石见银山旧记》一书所载,早在1309年(延庆2年)时周防国大名大内弘幸往访石见国时,在参拜北斗妙见大菩萨之际便有采银的纪录,后来臣从于大内义兴的出云国田仪村铜山主人三岛清右卫门帮助大内家在1526年(大永6年)3月开掘出地下的银矿脉,其子大内义隆继位后在1533年(天文2年)透过博多的商人神谷寿贞招徕工匠,以从海外学习的精錬技术灰吹法大幅提升银的产量。当时日本极盛时银产量年约200吨,石见银矿极盛年生产38吨(百万两),价值约一万贯。
在石见银山产量上升后,四周大名大内义兴、大内义隆父子,尼子经久、尼子晴久祖孙以及毛利元就为争夺银山主导权爆发多起战争,直到1562年(永禄5年)时尼子家臣服于毛利元就,才以毛利家的胜利告终。后来元就之孙毛利辉元在1584年(天正12年)臣服丰臣秀吉,成为毛利家与丰臣家各派家臣担任奉行共管,与秀吉后来侵略朝鲜时的主要资金来源。后于1600年(庆长5年)毛利辉元在关原之战失败,被德川家康大幅减封,石见银山被江户幕府纳为直辖领,派驻银山奉行管理,第一任银山奉行就是有名的大久保长安,他以对矿山了解极深的安原传兵卫为助手,急速开发银山,提供幕府对外推动朱印船海外贸易的财源,在1602年(庆长7年)时仍有高达4~5千贯的产值,但此后产量逐渐下降。
明治维新后,石见银山曾交由民间团队经营,但效能不彰,最终在1943年(昭和18年),完全封山。银山在1969年(昭和44年)时成为日本国指定史迹。为使石见银山进一步注册世界遗产,当地居民组成了“银道振兴协议会”,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宣传活动,在2007年(平成19年)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此处罗汉寺的反桥被利入日本百名桥。
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E7%9F%B3%E8%A6%8B%E9%8A%80%E5%B1%B1%E9%81%BA%E8%B7%A1%E5%8F%8A%E5%85%B6%E6%96%87%E5%8C%96%E6%99%AF%E8%A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