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没有去盖些有美感的建筑?

为什么建筑大量用玻璃后,还不如土坯房保暖,反而冬冷夏热,且更消耗能源?是人类更虚荣还是科学倒退?

和平房取代了土坯房一样,因为科技进步了,而农民也不虚荣。

在我看来,农村在90年代兴起的平房,其实是多数农人的幸福。

我小时候,家里日不聊生,没有平房,一家人都住在颇有“乡土气息”的土坯房里。由于太过乡土,墙要有半米厚,只能留半米见方的小窗,否则那可怜的木质过梁根本无法承受窗上厚土的巨大压力。窗户是木楞的,没有玻璃。因为玻璃要花钱,所以都用薄如蝉翼的白纸。

白纸比破布光明,但也不是非常光明,屋里永远是黑洞洞的。有个40瓦的灯泡已属奢侈——很多人家用3瓦的。

3瓦的白炽灯发出极为昏黄的光亮,不比萤火虫的尾巴强多少,人就在半黑的情况下干活,结束昏暗的一天。

屋顶是房梁和檁子,上头是高粱杆,高粱杆上是泥巴和秸秆混成的夹层,再往上是瓦,瓦与瓦叠加,雨水顺着往下。由于年久失修,漏雨是常有的事,往往外面下大雨,里面泥石流。夹杂着泥土的水柱,蹿浠似地落在接水的饭缸和脸盆里,发出噗噗哒哒的声音。我只好缩在不漏雨的地方,点上油灯写作业。

农村的雨天往往停电。

一毛钱有一毛钱的工艺,但工艺和工艺也不相同。

同样是时价一天的东西,现在的工艺就比以前的可用性高,片瓦不如预制板,预制板不如现浇。

前些年的时候,学者群里一个朋友说出了他多年的疑惑:“为什么农村要盖土房,不用那种红砖?是不是有什么讲究?”

都猜土房冬暖夏凉。

我说,并不是,也没什么讲究,唯一的讲究,就是红砖要花钱。

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推举贫困生,孩子们的原则,就是谁家住砖房,谁就没有当贫困生的资格。可能现在人觉得难以理解:人家住砖房就不能贫穷了吗?

但是,一如你所在的城区选困难家庭进行救助,你也会反对把救济款划给拥有市中心两套一百二十平精装房的家庭。有人说,人家买了房,还得装修,装修后就没钱了,变穷了,当然符合贫穷的标准啊!那么你就信了吗?你不会信,你只会冷笑。

古今都是同样的道理。

听了我的话,做生意的朋友非常惊讶。在他的观念里,红砖是非常不值钱的东西,其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既然忽略不计,那怎么农村人不盖砖房,而盖土坯呢?所以才有这样的疑问。

事实上,砖不值钱,是工业社会后期的事情。农民盖不起砖房,只好延续身为贫农的祖先们的最佳的做法——打土坯。

做这个决策不容易,因为盖土房也要花不少钱,不是贫户能负担得起的。建国后,这个钱通常不是工钱,那时候的人工并不值钱,主要是请亲邻帮忙盖屋的饭钱。

参与盖屋的都是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为了吃顿好饭,从来不惜力。要是主家能管一顿带点肉的饭,还有白馍,那就拼了命干,从鸡鸣干到晚上。帮忙干活的有五六七八人,有的十多个,大家热火朝天地干,直至起完大梁,铺席盖瓦,全体完工。农家的土坯房,就是这样起来的。

为什么穷人更愿意相互帮助?就是因为只有相互,人才能在贫瘠的生活中活出希望。

有的人似乎没怎么调查土坯房的背景,没去做基本的研究,就说应当鼓励农民盖土坯房,土坯房有乡村田园的美感。

实际情况完全不是如此,住过土坯房的,没人再愿意住进去。那些口头说怀念的,只是怀念他们的过往,他们回不去的童年,那时候他们还是孩子,无忧无虑,不用为太多事情负责,相较于焦头烂额的现在,那时候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可真让他们去住土屋,他们才不会去住。

500

许多人认为,乡村里钢筋水泥的死板建筑没有任何审美可言,应当禁止,去盖些有美感的建筑。他们还拿徽派建筑举例说明乡村的古典美。

我无需掩藏我的想法,说白了,这其实还是一种居高临下不接地气的残酷的想法,根本就没有对农民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因专业所在,我对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都有了解。

如果你理智地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就会知道,自古以来,凡乡村有大建筑群,有雕梁画栋绣阁琼楼者,无不有成体系、成规模的富庶祖先。

徽派建筑是徽商的杰作,山西古宅是晋商的故里,如画的江南,凡稍微好看一些的建筑群,祠堂里头的牌位必定供着什么尚书,什么宰相,一门三进士,三代九举人。

古时村里的少部分人,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祖先,贫苦人家往往绝嗣。

古代和现代还有一个不同,那就是,古时候,在外头混发达的人,总是要荣归故里的。当他们辞官回乡,解甲归田,就带来大量的财富和完全不同于乡村野叟的审美。往往在他们居官的时候,诗情画意的住宅就已经兴起。

有心营造自家庭院的官员和商贾,往往花费上万两白银去造一进院子。我们所熟知的乔家大院,花费更是到了惊人的二百万两。

有人喜欢把200块钱和一两白银划等号,从80年用到90年,又从90年用到21世纪,殊不知这么算老大的不靠谱。我们还是应当用工作价值来计算,古时候,地方上的一个技术工人,马不停蹄地干,一个月的收入也才不到二两。而县城没技术含量的洒扫、端盘子等工作,月薪也就七钱。不说乔家大院,就算是一所稍微能看上眼的,有审美的砖瓦院,也要普通打工人工作几百年,中途不生病,才有可能造得起。

这些建筑是非常有本事的富庶祖造的,子孙后代当然可以继承。当他死后,就要看后代自己的造化了,前两代,漂亮的住房还是有的。有闲钱进行修葺,但也有的落魄到了卖祖宅的地步。有的不全卖,把一半卖出去,世世代代如此,直至全部卖光。不过,很多时候,这样的宅子卖不出去,因为光是修缮和维持就是很大一笔开销。

现在和古代最不一样的地方之一,便是发达了的人不会回故乡。混得越好,走得越远。家乡越穷,就越回不去。因此老宅荒芜,墙头长草。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

现下,钢筋水泥和玻璃门窗,改善了绝大多数农民的住房环境。不过,因财力所限,美感自然是不足的,只是贵在实用。

倘使真要像徽派建筑和苏州园林学习,创造出新时代的美丽建筑,就必须招引足够富庶、足够机巧的人回流,可是办不到。

现在的情况是,虽说物料贱了,但是人工又开始贵了。当下的农村,盖一套最普通、最简陋的平房,至少也要7万块钱——土坯房更贵,因为没市场,也没人愿意下这样的苦力。如果真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家家户户“石榻云屏,雕梁画栋”“纷红骇绿,美不胜收”,非要出个100万元不可。

对很多家庭来说,这根本不可能。一下能拿出两三万,就已经到了多数农村人的极限。

什么是人文关怀?

我认为,考虑到最广大人民的温饱、安全、幸福,才是一切人文关怀的基础。

至于说玻璃不如土坯隔温,光做实验拿数据是不行的,会落入空想者的圈套——我比梅西个子高→头球我更容易进→所以我的球技比他好→五大联赛都不用我,他们的脑子让驴踢了。

同理,土坯房单项数据可能更好一点,但其他简直一无是处,这是住了很久土坯房的人的论断。不信这个论断,也倒简单,你让夸土坯的人进去住几年,看看他愿意不。他要是口头表示愿意,就搞清楚他是想三天两头上房揭瓦做防水?还是想大白天开着白炽灯?是喜欢密闭而又窒息的感觉?还是喜欢同虫豸与老鼠共舞?

搞清楚了,再推荐他去一院还是四院,就比较有的放矢了。

(部分内容摘自我正在写的新书《半农主义》。)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