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需要云游戏吗?

云游戏一直被认为将成为游戏的「第四极」甚至是终极形态。

 

包括腾讯、网易、阿里、华为等互联网巨头均开始在云服务领域布局。希望可以强势进军相对空白的市场迅速占领先机。毕竟,只要有网,在手机上、平板上、用了好几年的办公电脑上就能畅玩3A大作,谁能不说一句“真香”?

500

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目前的云游戏体验效果,还远不能实现想象中的丰满,排队、延迟、卡顿……要强势取代移动游戏、PC游戏、主机游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01

 

在讨论云游戏的意义之前,不妨先来看一下云服务的定义:

 

云游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设立云端服务器,代替玩家本地硬件运行游戏,再将渲染完毕后的游戏画面传回玩家本地硬件,玩家的本地硬件在游玩过程中只需要承担播放视频(游戏画面)和上传操作指令的功能,对算力和性能的要求大幅降低。

 

简单来说,就是降低玩家游戏体验的成本,这便是云游戏魅力的最直观体现。

 

次时代游戏质量上升,对硬件配置要求水涨船高,但因为虚拟货币爆火、厂商产能不足等原因,显卡供不应求,使得“低配”玩家群体迅速壮大。但游戏研发并不会因为硬件市场的“拉胯”放缓脚步,云游戏未来的发展空间似乎不言而喻。

 

500

但这个说法,似乎对现阶段的云游戏抱有太多的信心。

 

延迟高,是目前云游戏不能满足市场的最大原因。

 

在实际测试中,游戏的高延迟会造成操作指令和画面反映不同步,比如你操作角色移动,但由于延迟高,线下角色移动距离和方向与云端不匹配。对于动作、竞技类游戏是致命的短板,稍有延迟都有可能会让你输掉比赛,就别说那种高延迟对于游戏体验的影响。

 

而且,其实很多游戏玩家并不是唯性能论。

 

对于他们来说,是首先有了玩游戏的需求,才有了换设备的理由。对于并不追求去游戏里“数毛”的玩家来说,只要手里的机器跑得还不错,即使显卡价格大涨,内心也是毫无波动。

 

云游戏至今还处于试水阶段,众多功能和体验远不能及线下操作。在部分云游戏的社交账号上,随处可见玩家们对于云游戏卡顿的抱怨。一位游戏主播曾经表示,虽然5G网络的速度的确很快,但考虑到网络稳定情况,以及云游戏音视频编码技术尚有较大进步空间的情况,5G网络最终也只能是改善云游戏的卡顿情况,而不能将其彻底根除。

 

此外,许多云游戏平台所使用的主力显卡还是1080ti,虽然还能应付一下此前市面上的大部分3A游戏,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游戏产品开始加入DLSS、光追等技术,云游戏平台所持有的显卡也很难再支撑下去。

02

 

根据云游戏的定义,「云」可以助力玩家在没有足够的内存,没有高端的显卡和处理器的前提下,畅玩对配置要求极为苛刻的3A大作,但整体体验下来,仍然存在“概念炫酷,实际体验拉胯”的情况。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法玩。

 

从客观上来看,云游戏虽然对玩家的硬件设备没有了硬性的要求,将处理、运算都放在云端进行,本地只需要进行图像的处理和显示。

 

但当云游戏遇到3A精品大作,也对用户的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00

(Google Stadia云游戏平台)

与视频、直播传输不同,云游戏是双向传输过程,玩家将控制请求传输到云端服务器,服务器在渲染处理完毕后还要将画面传输到本地,这就要求了双倍的运算传输能力。如果云端服务器的性能不佳,应该没有游戏玩家可以接收在游戏途中突然被暂停几秒。

 

即使抛去网速不提,3A精品游戏也对云服务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营云游戏平台同样需要依赖成本昂贵的云端服务器。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更加“烧钱”的行业,能否找到配置性能良好的云端服务器成为了涉足这一领域游戏厂商们的首要任务。但想要完美实现线下游戏同样的效果,还依然有些天方夜谭。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中小型企业被拒之门外,即使勉强入局,也是以牺牲用户体验和画面质量为代价。

 

在云游戏行业,也不乏无法负担服务器成本而最终黯然离场的案例,云游戏平台的鼻祖OnLive就是如此。据相关人士透露,OnLive最终破产解散的原因之一,便是服务器成本过高,当时OnLive拥有数万台服务器,每个月的运营成本高达500万,而OnLive的用户数量却并不多,实在难以回本,所以公司也就无法继续经营下去。

 

理想中,云游戏是解决硬件配置和游戏冲突的解药,但似乎现在来看,不论是对于游戏厂商、云游戏供应商还是用户而言,还更像一个“花瓶”。

 

500

Xbox云游戏官网

 

除了体验感方面的落差之外,云游戏带给玩家的满足感和归属感也远不如实体游戏。

 

云游戏的定位目前来说,依然很尴尬。对于无法负担高端电脑硬件设备的用户而言,云游戏却对网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他们而言,主机游玩游戏不但几乎没有卡顿问题,而且对于那些玩腻了的游戏,玩家还可以通过出售光盘的形式进行“回血”。无论是从游戏体验的角度,还是从经济实惠的角度,游戏主机都要比云游戏平台的优先级更高。

 

对于那些硬核的“游戏核心玩家”而言,他们往往负担得起硬件设备的成本开销,也愿意承担高速的网络通信费,但与虚拟的、储存在云端的游戏相比,他们更愿意有更加方便、直观的线下游戏。

 

毕竟,对于真正的核心玩家而言,真实可触碰的,才能为他们带来归属感。

 

目前的云游戏平台,无论是在网络质量还是游戏阵容上的体验,明显比不上本地客户端。

 

03

 

我们不否定云游戏的存在,也必须承认整个行业存在的意义。但实际上,发展云游戏的原因,从来就不是取代游戏,而是丰富游戏。

 

当我们对眼下云游戏的发展陷入迷茫是,可以想象一下这些场景——

 

作为游戏重度玩家,在外无法随身体验大型游戏;

 

作为没有太多预算的普通玩家,只有一台办公用的笔记本电脑,但也想体验大型游戏;

 

作为偶尔体验游戏的佛系玩家,游戏频率与硬件设备购置成本远不匹配……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也是云游戏发展至今的意义,我们不能否认。

 

云游戏承担的,是这些场景中部分玩家的需求,但势必还有一批玩家的需求,是由移动游戏、PC游戏、主机游戏来满足的。云游戏发展不是排除异己的选择题,应该是全用户群体的兼顾,云游戏、本地化游戏同步发展。

 

而不是盲目追求技术进步抛下某部分用户群体,这也是不能为游戏行业所接受的。

 

现在的云游戏急需的,是处在生态上游的原生游戏开发商和云服务提供商。只有拿到原生游戏,扩展自身独一无二的优势,并搭建更为友好的云游戏体验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玩家为其掏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真正将它推向自己在游戏市场中应得的位置。

 

需要承认的是,在未来云游戏一定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游戏形式,但想要一枝独秀,成为游戏的唯一载体和终极形态,还有漫漫长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