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很少听说哪个篮球员聘有专门的个人训练团队:科比除了自身勤奋外,还有团队
【本文来自《虎扑青训工作者谈为何cba球员投篮与罚球命中率下降,是基本功问题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本人对篮球认识不深,说一下业余看法,篮球罚球是一个基本功的问题,作为一名职业篮球员,罚球不可能太差,如果不是有太突出的身体素质,罚球差而没改进早就会在层层筛选中被淘汰,而能否保持高罚球命中率在于平时训练,职业球员都有一个固定的训练时间。
例如每天训练8小时,在这个训练时间里教练组会安排各种训练项目,例如基本战术打法,针对下一场对手的打法演练等,但留给每个球员针对自身技术训练的时间会很少,例如罚球、三分球、个人突破进攻、背身拿球转身脚步等训练,这些都是要靠在训练以外的时间进行加练。
我们都知道科比有句名言是四点钟的洛杉矶夜色,除去说明科比勤奋以外,还有一个重点是科比有一个专业的个人训练团队,每天的深夜四点钟都会集体出动对科比进行个人技术的针对性加练。
这种个人团队在国外很普遍,每天做个人技术分析和加练安排,但在国内很少会听说那个篮球员聘有专门的个人训练团队,球会的教练组会对个人技术提出些意见,但很少会说让球员加练罚球,因为教练组更重视的是整体配合和防守补位,所以个人技术加练要看球员自身的积极性,但球员首先加训的肯定是个人特长。
例如后卫会加训的是个人突破能力,然后是三分球,中锋加训的是背身拿球、蓝底抢身位,然后是中距离投射,前锋加练的除了个人得分能力外,还要加练错位防守,所以留给加练提升罚球命中率的时间会排得很后,因为70%的罚球命中率和80%的高命中率,或许在一场比赛中作用不是决定性的,因为罚球命中率能左右比赛胜负时,前提在于两支球队的水平在不相伯仲间。
例如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的罚球命中率都是比较高的,但是中国经常能赢日本和韩国,因为中国的得分能力在韩国和日本面前较多和轻松,根本不需要通过犯规来阻止日韩球员的进攻压力,让日韩获得罚球机会更多的是中国球员自身处理失误,所以实力不对等时,罚球在比赛的关键性较低。
而中国篮球如今面对欧美拉强队的实力差距,很大在于个人实力的缺失,这就好比是木桶原理,决定水平的是最短的那块半,就像如今杜峰带的中国队,虽然说都是年轻球员,但中锋在世界强队面前明显是个短板,杜峰不得不用五小鬼战术,通过快速运动战消耗对方体力,后卫错位突破尽量造成对方中锋犯规,这种打法实力差距不太悬殊时可以一博,但欧美的中锋如今都是技术型的,个人技术和速度甚至不比国内的后卫差,这就会造成自身体能消耗过大但效果不佳,后期自身中远程命中率下降,对方可通过身体素质碾压来进行蓝底得分。
而造成如今中国男蓝中锋断层,有一部分原因是联赛中各球会都会优先请外援中锋,中国本土中锋的生存空间小,中国队有时要拿4号位当5号位用。
除了限制外援上场时间来补救外,这就关符到中国篮球人才的储备问题,校园篮球很好,扩展了人才的选拔渠道,但本人认为草根篮球或许是同样值得关注的点,草根篮球是最底层的那些热爱篮球的人,他们或许是农村里留守家庭的孩子,或许是贫困地区里只有破旧篮球自娱自乐的大山娃,但他们的天赋更应该被发掘和利用,但是这些最草根的底层并没有渠道和财力去打篮球,让联赛中的商业球会去做扶贫篮球是不实际的,因为他们都是以利益为目的。
就算是校园篮球也有一定的阶级限制,在校园里能同时兼顾学业和篮球训练的,家庭衣食和照顾应该是没问题的,能上清华北大打篮球的农村小孩毕竟是很少数,所以中国蓝联虽然说要搞商业化,但是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底层草根篮球小孩才是中国篮球未来的星星之火,能把重心和更多资源用在发掘和帮扶这些草根蓝孩进入中国篮球的发展渠道才是中国篮球的燎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