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青训工作者谈为何cba球员投篮与罚球命中率下降,是基本功问题吗?

【声明:倘若阁下对中国篮球的任何事情毫无兴趣,只想谩骂挑事,而非理性讨论。敬请马上关闭这个帖子。对我对你都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因为我只愿意把这些分享给对中国篮球仍有情怀的人。谢谢】

近来,关于中国篮球球员的基本功问题随着中国五人制男篮无缘奥运会,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什么不努力训练”等骂声又此起彼伏,抨击男篮队员的理由不外乎“投篮命中率”低,“罚球命中率”低等等。

不过有一位虎扑的青训工作者谈及这一点,却有以下看法。

500

我特意查了查cba有外援以来的历史数据,发现这位仁兄所说的不无道理。毕竟数据不会骗人。

首先,1995年成立之初的cba联赛竞争强度激烈吗?

确切地讲,竞争水平非常低,比现在的cba联赛低了不止一个档次。由于当时球队引进的外援都是混迹于菲律宾联赛、前苏联地区联赛,只要身体素质还可以,立马能成为联赛得分高手。

比如萨利乌斯、斯蒂兰德、积臣,别说nba的门槛了,他们是连nba发展联盟估计都看不上眼的球员。所以,胡卫东、刘玉栋、马健、巴特尔在这种竞争环境中就是大bug。现在的赵睿、吴前、胡明轩、郭艾伦、王哲林如果生在那个年代那都是超巨一样的存在。

在这种竞争强度下,国内球员两分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超过五六成者比比皆是,而且当时比赛也不过22场。咬咬牙几个星期就打完了,很多球队根本不需要轮换,屡次出现五个人加一名替补便坚持打完整场比赛的情况。比赛质量如何可想而知。

500

500

说到罚球,以96-97赛季为例,罚球最多的球员是逍遥王巩晓彬,他的罚球命中率也不过是75%,这个命中率跟如今国内中锋希望之星沈梓捷基本一致。而且这还是比赛只有22场,外援质量差的环境中出现的。

而当时的外援罚球命中率却没几个达到60%,甚至低至40%的都有。而当时还是“小王”的王治郅能达到82%已经是非常高了。

500

所以,这就能理解为何当时八一队、广东队能接连实现n连冠,因为他们拥有全国天赋最好的本土球星,能轻易地依靠天赋碾压对手,且不需要花大力气防守对方外援。在这种竞争强度下,命中率和得分当然有保证了。

到了2021年,此时的联赛数据榜已被众多外援所占据。此时,比赛场次已经扩大到56场。而外援质量已普遍升级到准nba水平,面对这种级别的外援,本来身体素质处于劣势的本土球员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出手吗?不可能了!

看看数据都知道,这些外援的超高得分是建立在接近20次的出手之上的。而如果对比昔日处于低强度环境下的本土巨星,实际上他们的命中率基本是差不多。

500

500

那么,无法拥有无限开火权的本土球员都致力于什么工作了?

一、组织,上赛季随着外援四节四人次的实施,本土球员尤其是后卫开始担负起球队组织者的责任,郭艾伦、吴前、陈盈骏、袁堂文、西热力江、曾令旭、高诗岩等控卫助攻数字均创下职业生涯新高。

如果换成过去几个赛季小外援控球的比赛中,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分球的任务只会交到外援手中。

500

二、防守,尤其是防守对方主力外援和重点球员。

虽然亚洲杯预选赛后一直有人诟病赵继伟、赵岩昊,但从数据说话,他们已经是去年联赛抢断王和第三名了。

至于盖帽方面,沈梓捷和周琦位列前两名,他们的盖帽数量甚至比外援们还要多上一个。

500

500

这个跟本土球员罚球命中率有何关系?

试想一下,在竞争强度不激烈,外援只是近乎业余水平,比赛场次只有现在一半的情况下,联赛中有天赋的球员自然是有充足的体力去投篮,命中率自然高得多。尤其是王治郅、姚明、易建联这种能打上nba轮换阵容的球员,他们的体能超乎常人,命中率自然高得多。

可现在cba已扩展到50场,而且本土球员需要承担很繁重的防守和组织任务,站在对面的还是准cba级别的球员,不是昔日业余水平的外援。黄种人的基因已经决定了cba球员们的体能根本不可能像巩晓彬、胡卫东那个年代进攻防守一把抓了。防守和组织必然导致球员体力大量流失,而且比赛密度加强也导致了伤病和疲倦激增。而篮球命中率是跟体能挂钩的,但黄种人的体能是有限的,除非你是姚明、王治郅、易建联能经受nba高强度训练与比赛的“天才”,否则随着比赛时间推进,体力下降和对方防守强度的提升,命中率下降自然是无可避免的。

过去,由于我们有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等一帮能达到nba竞争强度的天才,掩盖了黄种人固有的体能缺陷,使中国男篮在他们三位尚处巅峰期的时候还可以争取跟欧美强队掰掰手腕。

但随着他们或退役或退居二线,加上欧美强队和同洲强敌伊朗的发展,国内球员体能不足的劣势就此表露无遗。

所以,如果考虑在cba联赛竞争强度集体加强的大背景下考虑,是否突然觉得在准nba外援遍地的环境下,在没有前面那些不世出的天才球员加持的情况下,郭艾伦、吴前、胡明轩、赵睿、王哲林、周琦、沈梓捷们还能拿上20+的得分,甚至还要担负组织进攻,防守中枢责任,是不是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因此,这就是我为何说在“天才”球员被发现之前,中国篮球必须走基层普及,校园篮球路线,加强年轻球员的内卷,把那些真正喜爱篮球的人提上顶层联赛,把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人逐年淘汰掉。这样,哪怕没有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等现象级球员涌现,多培养几个郭艾伦、周琦、赵睿、吴前、王哲林,总比只有一个这样的球员好。所以,姚明的改革路子是正确的,无论是完善基层校园赛事,和小篮球推广,目的无非就是要将那些走向衰落的青训出品“混子”球员逼走。达到年年更新换代,加强人员流动的目的。

近年来,吉林通过选秀摘走新的本土核心姜宇星,北控抢得北大内线支柱王少杰,四川夺得厦大杜兰特朱松玮,新疆签约最强高中生齐麟,江苏收获名将之子郑祺龙,辽宁迎来海归张镇麟,还有日后肯定会回到国内征战的王泉泽、曾繁博,以及即将告别cuba的当红球星黎璋霖、黎伊扬等人。他们的涌现势必会让这场国内新人“内卷”更加激烈。

如果男篮运气好的话,也许会更早地遇到下一个姚明、王治郅、易建联,从而重新向欧美球队靠拢。假如运气不好,多几个郭艾伦、赵睿、吴前、胡明轩这种达到准外援级别的球员,继续保持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亚洲头把交椅位置,也是中国队的下限目标。

毕竟中国的本土还有接近准nba球员级别的球星,不致于像国足那般人才严重断档。如果还要奢望与欧美强队掰掰手腕,那就只能静心等待下一个划时代“天才”的到来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