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英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我们一家在80年代的经历

【本文来自《《你好,李焕英》即将全球上映,它会在国外大火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李焕英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我们一家在80年代的经历。父母所在单位是位于咸阳市下辖某县的一个化肥厂,与李焕英的单位很相似的是这个厂也有很多东北人,准确的说是大连人。关中方言与大连话在这里水乳交融的共存着,一点都不觉得突兀。在这种国企老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温暖的,我们家与对门大连口音的于爷爷一家如同亲戚一般,经常串门,互赠老家带来的土特产。一栋住宅楼的孩子们就组成一个孩子帮,学龄前一起游戏,上学后结伴上放学……

厂里的大连气息很浓,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但我上中学之前竟是一口的大连话,原因是我的小学班主任是大连人,同班同学也有大连人,甚至有满族人。家属院的一个酱菜店里曾经有一种很辣很香的腌萝卜,随父母调动工作离开这个厂之后再也没有吃到过。多年后在万能的淘宝帮助下我才知道这种腌萝卜原来也是东北的特产--辣花萝卜。

后来听父亲说,这个厂的大连人都是上世纪70年代从大连化工厂调过来的,目的是援助当时刚刚起步的西北化工行业。而这个大连化工厂的身世并不简单,它是赫赫有名的大连建新公司在解放后拆分组建而成的。建新公司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为人民军队的胜利做出多大的贡献,这是一个并不难回答的问题。

贾玲父母所在的那个湖北某化肥厂的东北人估计也是这样在异地扎根生存下来的。曾经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是建国初期全国工业发展的摇篮。

80年代的老厂,破旧、温馨,又充满变革前夜的悸动与希望。小而全又相对封闭的内部环境与周围的街道、农村既格格不入又相互影响,这曾经是这些为控制污染而特意安排在中小城市的化工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当然今天是再也看不到了。

反应80年代老厂的电影佳作除了《你好,李焕英》以外,还有一部比较小众的影片《八月》。在这部剧情散漫而舒缓,为了营造怀旧氛围而刻意采用黑白画面的电影的一幕幕场景中,我分明看到了童年时代的自己。相信有着类似成长经历的80后们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也会产生熟悉而陌生的亲切感……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