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地图上不标注的俄罗斯地名

500

NO.310 作者/oA墨仓

 1998年,美国以区区1500万美元,便获得了与保密行政区中与核技术有关的城市的合作权。如此例子,数不胜数。

制图/听风者 漫画/傲慢的上校 配图/大尾巴熊

在俄罗斯,有一批城市,不会在地图上有所标记,本国人也对他们知之甚少。它们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但又确确实实真实的存在。它们曾经支撑起了苏联和俄罗斯强大的国家科技。它们就是“保密行政区”。

提出的背景

“保密行政区”,于斯大林时期被提出,作为配合苏联核武器和原子能开发的一项配套行政设施。作为欧洲工业产量第一,世界工业产量第二的大国来说,核计划早已被提上了日程。可随着苏德战争的爆发,苏联不得不暂时放弃核武器的研究。将有限的人口和资源调到战场上。

虽然打到柏林,可苏德战争的惨烈与美国

用原子弹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还相差很远

500

随着德国东线战场的节节败退,苏联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于是重新开展了核武器的研究。直到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时,苏联高层才意识到自己的研究进程已经落后很远了。作为有心参加竞争世界霸主地位的苏联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随后,苏联政府下令在苏联各地设立实验室和浓缩铀提取工厂。

苏联还掳走了一些德国核物理学家、7吨金属铀

和近300吨的铀化合物。这些资源无疑对苏联核研究非常重要

500

这些实验室和工厂及其配套生活设施,便是最早的“保密行政区”。首个保密行政区是下诺夫哥罗德州的萨罗夫,建立于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是苏联实验物理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苏联的原子弹和氢弹均诞生于此,为苏联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像这样的单位还有很多。为了掩人耳目,苏联在地图上抹去了他们的存在,城市也没有专门的名字,统一用附近的大城市加数字代码来命名

曾经是东正教圣地,随后变成科学圣地

500

与世隔绝下的完美生活

迁入这些城市的人,大部分都是核单位的职工和科学家。一旦进入这座城市,他们便与外界断绝了联系。但作为在暗处为国家发光发热的人,苏联竭尽所能为其提供了最好的照顾。在这里的人,没有经历过物资短缺,也没有经历过外面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他们从出生到死亡,都由国家包办

包吃住

500

有泳池

500

少数进入这些城市的人,基本上都是里面职工的近亲,他们也不是随意进入。在进入前,必须提出申请,在苏联内政部拿到许可文件和经历严格的政治审查后,他们才能进入。离开后也必须严格保密,禁止对外人提起。

比如为确保萨罗夫的安全和保密,苏联

军队在232平方英里的地区周围建造了一个监控,内部

也有层层岗哨来防止陌生人进入

500

无论什么时候,对这些城市的供给仍然是最优先的。当苏联进入了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日子时,这里的人们,却仍拥有着这个国家里最好的待遇。由于这些城市不允许外人随意出入,居住的基本都是相认识的人,犯罪率基本为零,加上充足的物资供应。这里真正实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完美生活。

琳琅满目的货架

500

冰箱、烤炉一应俱全

500

保密行政区的推广

1949年8月,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苏联核计划顺利结束。“保密行政区”这种封闭管理模式,被视为一种成功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许多国家级机密单位,也被列入了保密行政区的范围。

苏联范围内现存和曾经存在过

“保密行政区”的省级行政区(深蓝)

500

RDS-1爆炸

500

这种模式,发挥了惊人的创造力。由于无须担心生活上的琐事,这里面的居民能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洲际导弹,人造卫星等一系列彰显着苏联雄厚国力的产品,上面都凝结着这些人的辛勤汗水。

伊戈尔·库尔恰托夫的科研团队在随后也发挥重要作用

500

这种模式的成功,让许多落后国家看到了希望,纷纷学习。苏联也对外大力输出这种模式。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由苏联人援建的中国核城404,(对外统称甘肃矿区)等其他西北项目。在这里,诞生过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里面的行政管理经验,也都是学习苏联的。这种模式,让许多落后国家,看到了军事科学技术赶超老牌强国的希望

500

核城404

500

风雨飘摇的保密行政区

1991年12月25日,随着镰刀锤子旗从克里姆林宫落下时,庞大的红色帝国,顷刻瓦解。作为特殊时代的产物,保密行政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500

作为前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俄罗斯联邦来说,这些靠国家输血的保密行政区,如同手指上的倒刺,非常难以处理。

裁撤的话,这么庞大一笔遗产,俄罗斯联邦根本无法处理。里面不是普普通通的民用产品,而是国之重器。把里面的核潜艇,导弹等重工业产品的全面私有化,对新生的俄罗斯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很容易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

不裁撤的话,首先是国家财政难以支撑这些地方的运转。其次,在亲西方的领导人,“休克疗法”最大的推崇者叶利钦看来,裁撤这些行政区标榜着与苏联的决裂,更容易获得西方的援助。

于是,叶利钦做出了他认为最正确的决定——保密行政区可以少交税或不交税,但必须自己从外界获得财政收入。换言之,就是国家可以给予优惠政策,但保密行政区必须去外界寻求合作以维持整个行政区的运转。

按照叶利钦的想法,这些保密行政区可以与西方合作,用自己擅长的技术为西方工作,从中获得盈利。这样不仅不用俄罗斯联邦政府掏钱补贴,还能从中大赚一笔。叶利钦的算盘,真是打的啪啪响。

对西方要合作,要大赚一笔

500

这消息一出,最高兴的就是美国——当初绞尽脑汁都无法得到的苏联军事工业技术,现在如同白菜般贱卖。1998年,美国以区区1500万美元,便获得了与保密行政区中与核技术有关的城市的合作权。如此例子,数不胜数。

克林顿笑得这么开心与背后俄罗斯科学家

的面无表情形成鲜明对比

500

在外界飞速变化之下,里面居民的生活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该对保密行政区最拥有话语权的群体——当地居民的声音却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在激进私有化的浪潮下,他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曾为之付出了一生心血的产品被政府卖掉,默默承受着心里的痛苦以及越来越少的物资供给。

食物也供给不上

500

只能选择为外国服务,或者忍受贫穷

500

后来,为了提振这些地区的经济,俄罗斯修改了保密行政区法,给予这些行政区税收优惠,以吸引大量投资。

但从后面的结果来看,情况恰恰与俄罗斯联邦政府的愿望背道而驰——大量的国内寡头和国外资本在这些地方设立一个皮包公司。在这里只需要雇佣一个当地居民,便可以开设公司,享受这里的税收优惠,达到合理避税和逃税的效果。其中流失了多少税收,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了多大的损失,恐怕政府高层根本不知道或者不在意。甚至有部分政府高官,自己就是开设这些空壳公司中的一员。

恐怕清楚,但不在乎

500

图源.shutterstock

前苏联的遗产,被这样践踏和贱卖。前苏联的领导人要是知道他们的接班人把他们国家引以为傲的技术这样糟蹋,估计都会被气活过来。这些举措,让保密行政区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被西方榨干了利用价值的的保密行政区,也随之被抛弃。这时的保密行政区,如同风雨中的浮萍,随时可能倾覆

保密行政区的未来

上述乱象,直到普京上台才有所好转。

首先,普京取消了保密行政区的税收优惠地位。随之,普京又提出把它们重新归于联邦政府的领导之下,由联邦政府提供财政拨款,继续供养这些保密行政区,以让里面的科学家和职工继续从事重工业技术的研发。

重拳出击

500

图源.shutterstock

看起来,这番愿景十分美好。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又是困难重重。俄罗斯的经济产业结构本来就严重不平衡,经济产值非常低,本身财政形势就不容乐观。再加上要把大量资金投入无底洞般的保密行政区,却不能产出任何对经济有所提振的产品。无论是谁,都会觉得压力非常大。

再加上俄罗斯经济的增长速度,完全比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加上油价的下跌,使俄罗斯联邦政府收入锐减,这无疑是给俄罗斯政府的当头一棒。北约东扩带来的军事威胁,又迫使俄罗斯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军队中。

种种困境,让财政压力本就非常大的俄罗斯政府,更加难以提供大量资金维持这些保密行政区的运转了。

财政压力大,军事压力也大

500

图源.shutterstock

据有俄罗斯联邦机构统计,里面居民的平均收入,与俄罗斯整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差不多。里面居住的,都是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等高端人才。曾经苏联时期的天之骄子,现在却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其境地令世人唏嘘。

尽管如此,里面的居民却不愿意离开。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早已与这里融为了一体。辉煌早已不在,留在这里的,只有曾经的断壁残垣和这些老人了。留在这里,则是他们面对命运的最后一丝倔强和无奈

俄罗斯老人在阅兵后痛哭

500

不知道里面居住的居民,会不会在深夜时回想起那个曾经强大的国家,回想起曾经的辉煌。

参考资料 l 俄罗斯联邦统计局;维基百科:保密行政区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