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投资中“慢”就是“快”?

500

投资中有一句话叫:“慢”就是“快”。

这里的“慢”,不是真的慢,而是指每年的复利盈利为12%~20%。其实这个复合增速已经是“超级速度”了,只是大部分投资者都理解不了。

即使是每年很微小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拉长,差距也会呈指数级扩大。

林奇 何天峰 | 作者

身边的经济学 | 来源

01

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我认为,复利应该是投资者在做投资之前需要深刻理解的一个概念,但理解复利又比较困难。

首先,大家需要理解什么是复利。

复利是把过去的盈利叠加到本金里,继续去滚动盈利。

比如,一开始我们有10万元的本金,第一年赚了20%,第二年本金就变成12万元,第二年又赚了20%,第三年本金就变成14.4万元。

这样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往上滚动,就是巴菲特说的“滚雪球”。有些人算账的方式是,计算这次赚了多少钱或亏了多少钱,并且是按照金额计算的,这是错误的。

按照金额计算的话,以10万元本金每年赚2万元向上滚动,很容易计算出未来能赚到的钱:10年能赚20万元,20年能赚40万元,50年能赚100万元。

但是,按照复利的方式计算就比较复杂了。

我给大家看一张复利计算图,如图1-1所示。

如果按照每年盈利20%的复利向上滚动,100万元的本金在10年后变成了619万元,在30年后变成了2.37亿元,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夸张并且匪夷所思的数字?

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不怕慢而怕亏,因为一旦出现巨额亏损,再想重新往上积累盈利会很难。要知道,如果亏了50%,需要盈利100%才能回本。

500

02

“慢”就是“快”

投资中有一句话叫:“慢”就是“快”。

这里的“慢”,不是真的慢,而是指每年的复利盈利为12%~20%。其实这个复合增速已经是“超级速度”了,只是大部分投资者都理解不了。

大部分投资者追求的是本金每年翻几番,我认为这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追求过高的收益,结果很可能是稳定亏损。

如果投资者能理解复利的“威力”,并且能够理解获取稳定盈利的艰难,那么我相信大家的年化收益率预期自然会降到12%~20%。

巴菲特管理的基金这么多年的年化收益率才在20%左右。

我曾经分析过中国全部私募基金公司的历史年化收益率,结果发现,能够连续10年做到年化收益率在15%以上的已经是凤毛麟角,应该不超过10家。

最后,投资者还需要了解,复利发挥威力靠的是时间。

即使是每年很微小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拉长,差距也会呈指数级扩大。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差距,都是一样的道理。比如,人与人之间虽然一开始只有细微的差距,但叠加上时间后,“复利”会发挥威力,让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所以,每天努力一点点、成长一点点,三年后就能见成效,10年后大概率会出现“奇迹”。这是我自己努力了10年后慢慢出现“奇迹”的切身体会。

500

03

几种常见的投资心理

“马后炮”和“后视镜”是常见的投资者心理误区

一些投资者在聊股票的时候,总是看着公司股价过去的K线走势图讨论。他们往往会指着过去的K线走势图说:“我要是在某某股票的最低点买入,在最高点卖出,这样操作几万个来回,不就是宇宙首富了吗?”

我认为,做二级市场投资,投的是公司的未来。正确的方式是去研究和讨论一家公司未来的业绩会怎么样,以及未来出现各种情况时应该怎么应对。

投资者永远要站在当下看未来,而不是站在当下说过去。

1、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人对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总觉得好。

很多投资者对于自己手里的股票,只要短期一跌就怎么看都不顺眼;而看着别人手里上涨的股票,怎么看怎么好。

我认为,做投资还是需要脱离涨跌去分析公司。首先要看懂公司的基本面,看懂公司到底好还是不好,然后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看K线走势,利用好市场情绪。

2、屁股决定脑袋

一些投资者一旦买了一家公司的股票,就容不得别人说半点这家公司的不好。他们生怕这家公司的股价会被人说下来。他们选择性地忽视公司不好的地方和利空的地方,而只看好的一面并只相信好的一面。

其实,公司好则好,不好则不好,一家公司并不会因为某个人指出它的问题而股价大跌。

我认为,成熟的投资者反倒会喜欢倾听别人讲自己持仓股的不足之处,然后仔细研究思考,判断对方说的是不是正确,自己是不是需要调仓换股。

3、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一个营销中经常使用的心理现象。

比如,一个商品的生产成本是10元,合理的市场售价是50元,有些厂商定价为500元,然后常年打一折促销。这样大部分消费者就会觉得这本来是500元的东西,现在居然只卖50元,如果购买就占了大便宜,然后就有很强的冲动掏钱购买。

这里的500元是商家锚定的价格,让消费者感觉这个商品值500元。

在股市里,锚定价格很常见。比如,一只成长股的股价持续上涨,原来是5元/股,投资者总觉得它就值5元/股;后来公司的业绩增长了,假设业绩翻倍而估值不变,那么股价应该翻倍到10元/股。但这时候你总觉得它贵了,一定要等股价回到5元/股左右才买。

我认为,这就是投资者心理上被“锚定”了,忽视了公司业绩的增长。这也是大多数投资者一直不敢买贵州茅台股票的原因。

4、厌恶亏损

1万元的亏损所带来的心理痛苦,是1万元的盈利所带来的喜悦的两倍。

投资者一旦有了这个心理根源,就会开始厌恶亏损,看到账户里的股票是亏损状态会异常难受,反倒是在“割肉”卖掉后觉得轻松了,转头就“选择性遗忘”了。

为了躲避亏损,投资者想出了一个办法,美其名曰“止损”,其实是亏损后卖出。反复“止损”的结果却是产生了更大的亏损。

我认为,在买入股票后不要整天盯着涨跌和账户,要多看看公司的基本面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公司持续稳定成长,不断在赚钱,那么股价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5、消息冲击和羊群效应

我认为,股市短期的走势主要是受消息面的影响。出了好消息大家一起买,出了坏消息大家一起比赛“割肉”。

其实,人群的某些行为和羊群很像。如果投资者明白了这点,就能够利用“羊群效应”反向交易,那么有很大概率会赚钱。

6、心理账户

我的微信公众号后台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留言,有不少类似于“你好,请帮我看看××股票应该怎么操作,成本价是××元/股”这样的内容。

我认为,其实投资者买入股票的成本,跟公司本身的价值没什么关系。另外,能问出这种问题的投资者,基本上都不太知道所买的股票背后的公司是做什么的。

关于作者:林奇,上海聆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何天峰,上海聆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投资总监。

本文整理自《一本书看透价值投资》,经出版方授权“身边的经济学”原创首发。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