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闽浙总督满保给康熙送芒果
也谈闽浙总督满保给康熙送芒果
文丨刘臻
近日,网上的《皇帝看了要崩溃:清代垃圾奏折集锦》一文刷了屏,后有张宏杰先生的《清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垃圾奏折》,亦甚可观,其中重点提到了闽浙总督满保向康熙送台湾芒果一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找到了多份相关的清代原始档案材料,阅后认为其中还有些曲折,现亦来谈谈,只就事论事。
一. 闽浙总督满保和福建巡抚吕犹龙给康熙的三份原始奏折
1. 康熙58年3月28日 《闽浙总督满保奏进台湾番子及土产折》
(《康熙朝满文硃批奏摺全译》p1380 注:第二段与本文主题无关,我已删去)
说明:奏折中的“番酸树”就是(台湾)芒果,同时进贡了番茉莉和亚蕉等物,张先生慧眼如炬,已在他的文章中明确指出了“这次满保送的是芒果树苗,而不是芒果。因为这个时候芒果还没有成熟,他的奏折中明确说,等成熟后再送给皇上亲口尝尝。”
然而这恐怕还不是这份奏折的全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宫中档”中有一份满保进贡物品的清单(编号“411000486”),上面也有康熙御批。
目前使用台北故宫博物的数据库看“完整影像”要付费,但我在庄吉发先生的《故宫档案与台湾史研究》一文中找到了此份清单的“全文”。
(《近代台湾的社会发展与民族意识》p42)
说明:这里的“番檨秧”应该就是前面的“番酸树”,也就是芒果树,显示当时是桶装连土运输移植的,四桶大概就是四株。重要的这些是“秧”,只是芒果小树的幼苗。康熙把满保进贡的这些个热带植物种在北京和热河(承德避暑山庄),长的还不错(“出的好”),但是北京和承德毕竟是较寒冷的北方,想芒果产果恐怕实在不易。
多说一句,这个清单看着让人联想到《红楼梦》中贾府过年黑山庄的乌庄头来缴租的那份清单。
2. 康熙58年4月29日 《闽浙总督满保奏进台湾产番酸茶叶等物折》
(《康熙朝满文硃批奏摺全译》p1386)
说明:“番酸”就是芒果,这时芒果成熟了,满保知道芒果不可保鲜,他大概是用了三种办法(“谨造数样”)进贡给康熙。一,腌制的“似可久存”。 二,“削皮凉晒”,比较原味。这两种放入小罐,运输进京。另外满保还准备了一些新鲜芒果,让家人护送到京城,新鲜的芒果满保没有把握到京时不坏,所以他不敢在奏折中写明具体数量,到京后还剩几个好的就贡几个。这里反映出的是满保头脑灵活办事仔细(三种办法),稳当实在(不先写数量)。
康熙的朱批说明他曾对芒果好奇,曾想看看,现在看后(有可能鲜芒果全坏了)认为是“无用之物”,下令“不必再进”。
3. 康熙58年4月29日《福建巡抚吕犹龙奏进番檨武夷茶并报雨水粮价折》
(《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8》p463-465)
(《台湾史》p86)
说明:“番檨”就是芒果,吕犹龙和满保上面的奏折内容基本差不多,都是进贡台湾芒果和武夷茶。日期也都是4月29日。但满保用的是“小罐”,吕犹龙用的是“小瓶”。
张宏杰先生《清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垃圾奏折》文中引用的“奴才于四月二十八日购到新鲜者,味甘微觉带酸,其蜜浸与盐浸者,俱不及本来滋味。切条晒干者,微存原味,奴才亲加检看,装贮小瓶,敬呈御览。”其实并不是满保的奏折,而是福建巡抚吕犹龙的奏折。
怎么吃芒果,吕犹龙奏折中也写了三种办法。“蜜浸与盐浸”,“切条晒干”,“新鲜番檨”,他也是不先填具体数字,到京后好的剩几个就贡几个。
康熙朱批和给满保4月29日的差不多,也是“番檨”我从来没见过,“故要看看”,今天看到了“乃无用之物再不必进”。
二. 康熙如何处理满保与吕犹龙争宠?
闽浙总督满保和福建巡抚吕犹龙争着给康熙进贡台湾芒果比较有意思,同样的东西,都在同一天,办法也都差不多,都是派了家人小心护送到京。我认为这里讲白了其实有大臣争宠之意。那么满保与吕犹龙的背景各是什么,康熙又是怎样处理的?
满保姓觉罗,又叫觉罗满保,正黄旗满人,他是康熙三十三年进士,也就是正规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出身。康熙五十年任福建巡抚,康熙五十四年,擢闽浙总督。满保是康熙的心腹大臣,康熙曾给他朱谕“朕向来甚爱于尔”,秘赐过宫内烧制的珐琅。
(《康熙朝满文硃批奏摺全译》p1368)
吕犹龙则是汉军正红旗,是监生,他实际是“包衣”(曹雪芹家是正白旗包衣)。康熙57年才任福建巡抚。
对于争宠,康熙又是怎样处理的?可从4月29日同日满保的另一个请安奏折上的康熙朱批看出些端倪。
(《康熙朝满文硃批奏摺全译》p1386)
说明:这里康熙重点指明满保“尔为进士”(吕犹龙只是监生),故赐御书字等。吕犹龙大概同时也有另一份请安奏折,康熙就不在吕的奏折上重复批了。“着尔等一齐看”,你们俩一起看。
康熙偏向那位大臣不言而喻。
■ 2018年7月12日
【欢迎大家关注“柔日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