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更决定人生的成就

近来有文章说,北大清华的学生成为外国名牌大学的“附中”,说的是两校毕业生大量出国留学,造成中国顶级人才流失,并列举了一些中国重要的国防事业没有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做为主导设计师。

优秀的学生如何选择自己学业经历与未来的职业是他个人的自由,但是所做的选择决定职业的前景与人生发展的高度。在人的一生中物质生活水平的确很重要,但事业的成就对人精神的愉悦与人生评价也是重要影响,这些就是自我实现的具体表现。

同一专业的学生,不同排名的学校水平的确有差异,但同一水平的学校差异更小,甚至差异往往是学生个体差异造成,学生的职业未来发展与能否取得成就是由机会或事业的平台决定的。能争取到的机会源于个人能力与人脉;有些行业对能力要求比较严格,如“STEM”,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等自然科学类,这些学科对个人专业能力要求比较严格,机会要凭个人能力来争取。而那些对专业能力要求并不是很严格的行业,尤其是服务行业,除了能力就要靠人脉了,人脉通常包括同学、同事、亲友、家人等朋友圈,而血亲是最亲密的人脉,也就是通常说的“拼爹”。靠拼爹虽然能在人生起点与物质生活方面获得便利,所达到的社会阶层高度却很有限或人生评价不高。例如商人虽然很有钱,但社会评价不能与袁隆平、钱学森这样的人相提并论,因此所处的平台往往决定了事业的前景与人生的社会评价。

既然事业的成就与平台及人脉关系密切,出国留学的人员也是如此,他们在国外建立“同学会”“校友会”这样的组织来构建人脉资源。在任何社会体系中,人脉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那些习惯黑中国的人不必强调“中国是人情社会”了,好像人的成长都要靠人情来主导,高考就是比较公平争取社会资源的评价体系,也是决定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通道。现实社会中越是经济不发达,社会竞争不充分或社会资源有限的地区,人脉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层次与物质生活水平,这种情况在三四线城市比较明显,这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的必然现象,也是社会管理需要关注的情况。

如果优秀的中国人在国外不能争取到更高的发展平台,就难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尤其是存在严重种族歧视的西方社会,职业发展中的“玻璃天花板”成为很多中国人无法跨域的障碍,而把华人当间谍防的美国更是给留学的中国人设置了额外的发展障碍;很多人即便很优秀,难免平庸一生,而在中国即便能力起点不如他们的人,因为机会多或平台广,往往能在事业上取得更多成就;有需求的地方平台会越多、舞台也越广。近些年留学生回国比例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国社会需求的状态。

中国培养的高端人才如果不能为几所用,的确有些惋惜,如果一个有能力的人所学只是为追求物质财富或享乐,却不能做到“自我实现”,遗憾的应该是他自己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