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卢雄鸡啄瞎潘帕斯雄鹰!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巨星的崛起
小组赛的硝烟刚刚散尽,16进8的比赛在休息一天之后,今晚打响。由于各种机缘巧合,淘汰赛的揭幕战没想到就是绝对的重头戏,一场较为奇异的遭遇战——法国vs阿根廷。
为何说奇异呢?因为这是两只看起来应该双方无比熟悉,却又陌生的超重量级球队的对抗。法国队历来和阿根廷渊源颇深。作为南美白人移民的大本营,阿根廷从不缺少法国血统的族群(虽然不如意大利裔多)。比如,曾经在意甲大杀四方的法国前锋特雷泽盖,青年时代一直代表阿根廷出战,但最终选择了法国队作为他的成年队的母队。
但本场比赛,是这两个队在世界杯淘汰赛历史上首次交手,而且过去30年,两队哪怕友谊赛交手的次数都寥寥,所以说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球队之战。
小组赛,阿根廷毫无疑问贡献了比法国几倍的话题量,主要是因为他们大难不死,最后对阵尼日利亚杀出了一条血路。有著名球评家预言,小组赛跌跌撞撞的,淘汰赛会突然爆发,所以不看好法国。笔者还记得2006年法国队哀兵姿态出战,淘汰赛第一场就灭掉风头一时无两的西班牙队,貌似可以佐证这个说法。
但德国队的遭遇告诉你,某一场大难不死,可能接下来死得更难看。各个层面上看,法国赛前绝对占优势,尤其是体能。最后一场大保健和对手握手言和,是剥了一层皮的阿根廷不能比的。
不过,赛前法国队传出右后卫帕瓦尔受伤的消息,赛前还好及时复出了。
双方的首发阵容,基本都在笔者的意料之内。尤其是法国队,首发11人和阵型毫无悬念。
而阿根廷队,逐渐确立了中场巴内加+马斯切拉诺的双后腰组合,后防线回归四后卫阵形,门将卡巴列罗被彻底打入冷宫,被阿尔玛尼代替。
比赛开始的十几分钟内,最有趣的发现是头号球星梅西基本不往禁区内站,而是频繁活动在法国队禁区的左侧,也就是阿根廷攻击的右侧,迪马利亚抱边踢左侧,小将帕文居右。
这几乎是个无锋阵。
整个上半场,梅西和帕文巴内加三人形成了一个攻击群,给法国队左侧的埃尔南德斯不小的压力,所以统观整个上半场,埃尔南德斯极少过半场。
和阿根廷一样,法国队上半场也频繁攻击阿根廷的左路。
比赛第7分钟,姆巴佩就让阿根廷领教了他的厉害,必须要三四个人夹防
由于双方在中场布阵针尖儿对麦芒,一环扣一环,这时候改变比赛节奏的球员就极为重要了。
此时,法国队真正的大杀器姆巴佩成为法国队最耀眼的球星,他每一次拿球摆脱都能让贴身防守的阿根廷球员极为难受。
阿根廷左路形成攻击群
不到10分钟,法国队格里兹曼的任意球击中横梁,就是姆巴佩的突破。
长途奔袭连过数人,是他在法甲联赛的常规操作了。这个点球看起来姆巴佩首立奇功,更深层次的根源是法国一开始摆出了一个示弱的架势,让阿根廷攻了出来,角球数就是证明。
但一个反击就是致命的。
这加速……
除了犯规毫无办法
格里兹曼罚进了姆巴佩创造的点球。虽然德国战车已经打道回府,但日耳曼人没有全部告别世界杯,格里兹曼就是法国队队中的日耳曼人,看名字就知道。
一球在手的法国队继续坚决贯彻防守反击的打法,绞肉机坎特和清道夫马杜伊迪黑风双煞,尤其是前者贴着梅西游走。所以整个上半场,看起来阿根廷右路很热闹,但真正有威胁的机会并不多。
进球前阿根廷还是死打右路
什么叫于无声处听惊雷?重兵右路的阿根廷毫无作为,打开局面的恰恰是左路。突然左路的一个拉扯,迪马丽亚换位出现在了禁区弧顶,打乱了法国队的轮转换位,让绰号面条的迪马丽亚有打出穿云箭的机会。
这个球,马杜伊迪要负主要责任。
带这一比一的比分,阿根廷仍有不小的困难需要克服——三张黄牌,分别是塔格里菲科,罗霍和马斯切拉诺。
笔者认为,上半场阿根廷最佳是巴内加。
所以下半场一开始,另一名中卫法奇奥取代了罗霍,注意,法奇奥是在热刺都打不上替补而被甩卖的。
谁也没想到下半场风云突变。
越战越勇的迪马利亚在左路突破了小将帕瓦尔,这个前场任意球让梅尔卡多戏剧性进球。
法国队自本届世界杯开赛以来,首次出现落后局面。
下半场前15分钟,我们看到,阿根廷好像调整了主攻方向,左路的文章明显增多,和迪马利亚的关系很大。
如果在五年前,笔者会感觉高卢鸡很可能要凉凉了,因为在德尚之下,这只法国队给人的感觉是抗压能力差。
但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法国队,这次遇到的是平均年龄超过30岁的阿根廷。
有一句话叫拳怕少壮。
1:2落后的情况下法国队整体没有看出任何慌张杂乱的现象,稳住阵脚之后,小将帕瓦尔站了出来!
还记得图拉姆吗?此刻,帕瓦尔就是白色的图拉姆。
笔者在世界杯开赛前撰述十大最值得期待年轻球员中,特别介绍了这位在斯图加特踢球的小伙,他是德尚的一大发现。
他进球之后,双方传球次数仍然是阿根廷326vs法国192,一开始示弱的法国却有着绵绵不断的内力。
2:2之后,胜利的天平朝着法国队倾斜。在帕瓦尔扳平之前,法奇奥和门将配合失误,差点酿下大祸,为第三个失球埋下了伏笔。
法齐奥表现相当糟糕
笨拙的法奇奥根本跟不住姆巴佩,丢了第三个球。
在此,笔者非常同意央视解说员徐阳的判断,如果仅仅是因为罗霍的黄牌,就把他换下,是个非常糟糕的败笔。
老迈的阿根廷在耗尽体力之前试图压上,却给了法国队更多空间——反击只用了五脚球。高卢人的第四个进球,集中体现了潘帕斯雄鹰已经飞不起来跟不住了。
从比赛的第70分钟开始,进入到20分钟多的垃圾时间。这个时候,比赛事实上已经结束了,因为很明显,阿根廷球员的步伐越来越沉重,而法国越来越放松。
这就是为什么阿圭罗替补上场之后,10多分钟内完全消失,因为没有球员在给他输送炮弹。活跃的迪马利亚更多在单打独斗,这两个人都无法和梅西形成很好的串联。
尽管如此,kun最后时刻的安慰球,也足以告慰止步16强的阿根廷。
在行文结束之前,笔者不得不提出一个长久以来困扰广大球迷的一个谜题:为何阿根廷一直无法解决中锋和梅西兼容的问题?
这个问题部分可以还原为:为什么梅西在国家队不得不踢前腰或者更靠后的位置?他的位置其实也是不得已为之。不少球迷说可以让他顶在最前面,问题是,煤老板戳在禁区内,会导致阿根廷中场完全“工兵化”,一群铁匠在绣花,空看一身所谓的技术好而已。所以串联工作是梅西来做。
煤球王最后拼了老命在突破射门,他尽力了
另一大问题是,桑保利没有带伊卡尔迪,没有带迪巴拉,这两大意甲神器目前只能在电视机前看球。伊瓜因枯坐板凳90分钟,难道阿根廷真的牛逼到中锋如此富裕的地步了吗?这就好比你手下有关羽张飞马超赵云,这几个留守后防,让张彝廖化攻城拔寨。
平均年龄过30的阿根廷要更新换代了。滑稽的是,在各大联赛呼风唤雨的猛将,连换代都是看客。
全场最佳姆巴佩。
观察者网的高滚滚之前曾水过一篇姆巴佩的新闻,而且有兴趣的球迷可以找找他平时接受采访时的谈话,相当有外交官风采,展示了他极高的智商和情商。没错,大家正在见证一个超级巨星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