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发文,香港所谓本土意识觉醒与“幕后黑手”
《自然》杂志10月8日的一篇正儿八经的学术文章(不是新闻也不是评论),nature确实可以能发文科研究类的,说明笔者之前对nature确实不太了解。
文章作者是英国约克大学的一个人妹子叫Sarah Olive,剑桥大学文学博士,并且拿到过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基金会的奖学金,目前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莎士比亚戏剧史。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节——是外部势力还是香港拥抱本土自我意识?”
文章以中国大学的莎士比亚戏剧节作为切片研究,看一看这个始于200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主打的戏剧节,是如何影响大中华圈(文中的一个概念,greater China)的。
一直以来,香港这个意向就带着“新殖民主义”的色彩。文章先借用了香港岭南大学英文系副教授米高•安甘(Michael Ingham)的看法,认为香港的本土意识或明或暗显现出来,有时候会以一种比较极端的暴力形式(sometimes overt, sometimes implicit)。
作为一个主要研究莎士比亚的文学系的学者,作者砸香港调研了三年,发现这个香港中文大学戏剧节初衷就是“promote Shakespeare in the Chinese world”,向中文世界传播莎士比亚,带有鲜明的新文化殖民色彩。
而且这个口号是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系主任Simon Haines说的,把promote打成了promot,有错别字,可能他当时创立戏剧节的时候太激动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岸三地参与戏剧节的大学越来越多,受众越来越广,这个戏剧节的政治因素变得复杂化了。
在戏剧节(CUSF)五周年的时候,主办者承认原本的初衷就不是要把它办成一个全民娱乐狂欢性质的活动,还有一点,香港一个靠钱说话的地方,谁有钱谁的嗓门就大。
那么CUSF背后的金主是谁呢?
在英国,类似这样的计划都有在政府挂靠的某些学会和基金会。作者查到,为了避嫌,CUSF拒绝了海外的现金,选择了“本土”。其实这个本土也不是香港的本土,主要来自台湾。是台湾的诸如Shun Hing Education and Charity Fund,还有美国的台湾裔如Chang-Lin Tien花了不少钱赞助这个戏剧节,所以台湾大学的学生参与人数在2010年前后爆棚式的增长。
戏剧节现场
这个戏剧节的一大作用就是传播英语文学和戏剧的影响力,入围的门槛就是中国内地大学的参赛队都要通过流利的口语测试,哪怕表演的节目是京剧或者昆曲之类的:
The aims of the festival make abundantly clear that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s valued by the organisers.
CUSF的评审嘉宾Benjamin W. Wah在问及这是不是在搞文化殖民主义(linguistic imperialism)而闪烁其词,而是宣称:“我们为根植于中国这个大文化圈而自豪,倡导文化多元主义”。
在两岸三地排出来的莎士比亚戏剧内涵的时候,还出现了以英帝国文化抗衡所谓美式资本主义文化思潮的倾向,以英御美也是赛事组委会的一个想法。而且2009年岭南大学参赛队直接说:“我们搞的莎士比亚是香港版的莎士比亚,和内地学生对莎士比亚的理解不一样。”(The Hong Kong teams’ ‘own style’ being productions using predominantly modern)
由于CUSF接受了大量来自台湾的资助,所以本戏剧节成了不少台湾大学生宣扬“本土意识”的舞台,如麦克白版的陈水扁,主题是东亚模式的自由民主,还有妈祖代替上帝等等意项。
总之,CUSF其实看做一个香港后殖民主义文化向大陆和台湾展现情况的一个范例,即英国殖民主义文化残余的不断被稀释和受到双重冲击,文章最后结论:恐怕不是英国主动充当文化输出的“幕后黑手”,而且香港所谓本土精神在萎缩状态下的一种异化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