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这几百亿,把阿里的战斗力烧回来了

  三季度,阿里的外卖烧了多少钱?与电商的协同效应如何?云计算业务进展如何?

  昨日,阿里发布的 2026 财年二季度财报( 对应 2025 年自然年 7-9 月 ),给出了一个阶段性答案。

  整体来看,阿里本季度收入为 2478 亿元,同比增长 4.8%,如果扣除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影响( 阿里在 24 年底和 25 年初卖出高鑫零售和银泰业务 ),收入增长了 15% 。

  经营利润则从 24 年同期的 352 亿减少到本季度的 53 亿,少了约 300 亿。这是整体层面的数据,因为不同业务口径有变化,只能看个大概作为参考。下面我们对不同业务拆开来分析。

  首先是中国电商业务,包括淘天集团、飞猪和饿了么。中国电商业务收入为 1326 亿元,同比增长 16% 。

  其中,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 10% 至 789 亿元,主要得益于 “ 全站推广 ” 的渗透率提升以及去年 9 月新增了基础软件服务费,导致抽成率提升。

  直营( 天猫超市 )、物流及其他收入为 240 亿元,相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5%。

  批发业务( 1688 )收入 67 亿元,同比增长 13% 。

  即时零售业务也就是淘宝闪购,收入从 143 亿元增长到了 229 亿元,同比增长 60% 。

500

  利润方面,中国电商的经调整 EBITA 从去年同期的 443 亿元减少到本季度的 105 亿元,因为闪购减少了约 338 亿元。而今年二季度阿里刚参加外卖大战时,中国电商的经调整 EBITA 减少了 104 亿元,可以看出三季度阿里在外卖上确实是饱和式投入。

500

  不过,据管理层在电话会中透露的信息,“ 10 月份以来,闪购的单位经济亏损已经较七八月份降低一半。” 并且,阿里管理层预计下个季度,对闪购的投入将显著收缩。

  这主要是客单价提高和单均配送成本下降同时生效的结果。

  “ 过去两个月,平台的高客单价订单占比提升。按照最新数据,非茶饮订单已上涨到 75% 以上。闪购的最新客单价环比 8 月份也增长了超过两位数。客单价的提升也带动了淘宝闪购整体商品交易总额份额的增长。”

  “ 随着订单份额的扩大,淘宝闪购的物流规模效应正在凸显,体现在我们的配送时效优于去年同期,单均物流成本显著降低。我们每单的物流成本已经明显低于淘宝闪购大规模投入以前的水平。在以上两点共同作用下,我们已完成短期内将每单亏损对比七八月份降低一半的既定目标。同时我们看到,在收窄亏损的过程中,用户的留存率和购买频次也优于预期。”

  “ 除了餐饮外卖,我们也看到闪购在零售品类的快速发展。闪购已显著带动相关品类和业务的增长,尤其是在食品、健康、超市等实物电商品类上。例如,盒马、猫超的闪购订单环比 8 月上涨 30% 。这几个月我们也在积极推动品牌商家加入淘宝闪购。后续我们会加速相关业务品类和闪购的协同与整合。”

  这部分品类的客单价更高、时效性要求相比午饭、晚饭的时效性更弱,利润也会更高。

  财报提到,截至 2025年 10 月 31 日,已经有约 3500 个天猫品牌将其线下门店接入即时零售业务。

  此外,本季度,即时零售业务也推动了淘宝 App 的月活跃消费者同比快速提升,同时带动客户管理收入的增长。未来消费者可以在淘宝上购物等待快递次日达,也可以在闪购上购物,半小时或者半日达。零售讲究 “ 多、快、好、省 ”,淘宝满足了 “ 多 ” 的需求,天猫满足了 “ 好 ” 的需求,闪购可以满足 “ 快 ” 的需求。

  阿里闪购的业务,之前持续小亏很多年,这次高举高打之下,终于见到了成效。

  管理层表示,闪购是淘天平台升级的核心战略之一,目标是三年后为平台带来万亿级的成交额。

  云计算业务方面,本季度收入为 398 亿元。同比增长加速至 34%( 上季度同比增长 26% ),如果剔除阿里巴巴内部使用,收入同比增长 29% 。

  这一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公共云收入增长,包括 AI 相关产品采用率的提高。AI 相关产品收入继续以三位数速度增长( 也就是 100% 以上的增速 )。本季度AI相关产品收入占外部客户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 20%,并且其贡献度持续增加。

  同时,云计算业务的经调整 EBITA 同比增长 35%,利润率保持在 9%,相对稳定。

  管理层表示,“ 在中国的AI云市场,阿里是明确的领导者,市场份额大于第二至第四大供应商的总和。”

  并且,管理层对于云计算未来的增长也十分看好。

  “ 客户需求还是非常旺盛。阿里云的 AI 服务器上架节奏,实际上严重跟不上客户订单的增长速度,我们在手的积压订单数量还在持续扩大。所以从当前的数据需求来看,未来的增长潜力仍在持续加速过程中。”

  “ 无论是企业进行模型训练还是推理,甚至是他们的终端客户开始使用他们开发的 AI 产品,这些都会用到云端算力。因此,我们看到企业客户实实在在的付费需求,潜力仍然很大,并且处于增长过程中。所以我们对于 AI 未来的需求抱有较大信心。”

  起码从现在来看,在三年之内,AI 的需求还是一个非常确定的事情,在未来三年内,所谓的 AI 泡沫应该是不存在的。

  国际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0% 至 348 亿元,经调整 EBITA 盈利人民币 1.62 亿元。目前阿里的业务重心在于闪购和云计算,国际电商的战略以稳定发展、减少亏损为主,在这一点上做出了和京东相反的选择。

  所有其他分部,收入下降 25%,主要是因为高鑫零售和银泰业务的剥离。经调整 EBITA 为亏损 34 亿元,主要由于对技术的投资增加,包括几个战略性的 AI 驱动技术基础设施和业务,基础模型和 AI 应用,相比闪购的亏损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另外,9 月份阿里推出了高德扫街榜。10 月,高德扫街平均日活跃用户超过 7000 万,平均每日用户评论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显示出强大的未来增长潜力。10 月 1 日,高德地图的日活跃用户数达到 3.6 亿的历史新高。这会对美团的到店业务产生分流,可以从侧翼辅助淘宝闪购实现扭亏为盈。

  一句话总结,阿里的战斗力回来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