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现金储备已超阿里
来源:公众号 卓哥投研笔记
如下图,截至2025年3季度末,拼多多现金储备4238亿元,首次超过阿里。阿里目前在即时零售和AI云资本支出两面战场都在做比较大的投入,对现金流消耗较大。

注:为了统一口径,两家公司的现金储备均不包括受限制资金,只考虑短期高流动性的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卓:短期能快速拿出来用的钱),采用最常用口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短期投资。
如截至2025年3季度末,多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24亿元+短期投资3314亿元=4238亿元。

多多财报第3页
阿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351亿元+短期投资1932亿元+流动资产中的股权证券及其他投资453亿元=3736亿元。

阿里财报第32页
去年4季度阿里虽然加大了云计算基础建设的投入,但单季自由现金流还是+390亿元。2025年2季度卷入外卖大战之后,自由现金流开始转负,2/3季度自由现金流分别为 -188亿元/ -218亿元。阿里自由现金流上一次为负还是在2022年1季度,当时是因为缴纳反垄断罚款导致的自由现金流为负,除开罚款影响,当季自由现金流还是正的。所以,背靠淘天电商每年近2000亿元的EBITA利润,阿里自由现金流为负是比较罕见的。相比之下,多多不搞AI也不参与外卖补贴大战,电商赚的钱都存着,现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另外,我认为“净现金”比现金储备更能反映资产负债表强弱。净现金=现金 + 短期投资 - 有息负债。
阿里的有息负债包括银行借款899亿元以及优先票据1208亿元,净现金为3736-2104=1632亿元。多多没有一毛钱有息负债,全是不用支付利息的经营性占款,所以多多净现金=现金储备=4238亿元。多多的净现金是阿里2.6倍。
其实阿里现金流已经开始吃紧:
1.目前看来,即时零售+AI投入合计一年要投2000亿以上。按照之前阿里preview,3季度即时零售投入360-400亿元,加上2季度投入,500亿回馈消费者计划已经用完了,昨天业绩会上说,按照现在算力租赁旺盛需求,3年3800亿的AI投入可能说少了。
2.回购金额越来越小了。2024年2月,阿里新批250亿美元的回购额度,明确未来3个财年仍有353亿美元的回购额度,CFO徐宏在财报会议中提及,每年回购120亿美元是较为合适的规模,那么每个季度得回购30亿美元,但今年2/3季度分别只回购了8.15/2.41亿美元,手笔越来越小,当前回购力度怕是很难完成去年制定的回购计划。
3.开始出售资产变现。首先是今年多次减持圆通股份,持股比例从20.62%降至18.62%,回笼8.47亿元资金,然后是公告减持红星美凯龙不超过3%的股份、两度减持中金公司H股套现超17亿港币、出售高鑫零售所有股份回笼百亿港币、以及11月刚公告的减持三江购物不超过3%的股份。
4.寻求融资。2025年3季度,阿里发了两笔债,一笔是7月3日公告发行的120亿港币可交债,一笔是9月10日公告发行的32亿美金可转换优先票据,这两笔融资虽然不需要支付利息,但有可能稀释原有股东股份。
电商才是阿里主业,即时零售投入的目的也是为了给主站电商带来“协同作用”,从财报电话会的回答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数据能体现“外卖对电商”协同的效果。
现在多多短期高流动性的现金储备已经强于阿里了,并且每个季度都在稳定增长,这个威慑力还是不小的,建议阿里减小在即时零售的投入,多储备资金防范多多偷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