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ini 3 Pro实测:文科生确实能自己做网页了
这次,真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文|陈梅希
编|园长
Gemini 3 Pro发布后,市场充斥着欢呼声。最引入瞩目的,是其“Vibe Coding”能力,即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就能指挥AI牛马,写出自己的代码。
但最近两年,AI圈的“炸裂”时刻实在太多了,论数量可能仅少于电影圈,狼炸多了总显得面目可疑。比起Crusor、Trae等市面上已有的Vibe Coding产品,Gemini 3 Pro到底有何新变化?
刺猬公社决定派出一位文科生作为代表,实测毫无编码基础的普通用户,能用Gemini 3 Pro做些什么。
实测1:生成一个牛马时钟


牛马时钟是本次实测中需求最简单的一个案例。交互层面,用户只需要选择计划退休时间、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剩下的都是计算和前端显示。没有经过任何调试,最终效果几乎挑不出毛病来。
唯一值得讨论的问题,是页面右下角电量消耗进度条使用了绿色而不是灰色。但由于电量消耗到100%,用户就能迎来下班,状态确实比上班更快乐,所以你也不好说这到底是一个Bug还是一个Feature。
在做这样简单的前端需求时,Gemini 3 Pro相对其他Vibe Coding产品的优势体现得比较明显:
1)对产品需求指令的要求更低,能从自然语言里读出用户的核心需求,无需结构化指令。
2)能根据产品需求,自己整理好交互逻辑和展示层级。
3)能根据产品特征,匹配合适的UI和文案风格。

从思考过程看,这位AI牛马非常认真地思考了交互和UI方案,甚至还创作了一套在底部随机刷新的“牛马语录”,这些都是提示词里没有给出的需求。
在制作这类简单网页时,Gemini 3 Pro的进化之处相当于配备了更好的交互设计师和UI设计师,可以把用户的一句话需求升级成完整可用的交互方案,再交付设计图,搞定技术方案完成开发。从我输入一句话需求,到最后的网页交付,耗时总计81秒。
依此类推,像Day Master这类倒计时类产品,普通人已经完全可以给自己和朋友定制。比如,如果你的朋友喜欢五月天,完全可以给他定制一个五月天风格的倒计时工具。


我问Gemini怎么把它变成一个可以分享给其他人使用的网页,按照它详细的分步骤指引,我注册了Github账号,并部署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网页。它在手机端打开后的使用效果是这样的:

实测2:生成勾股定理证明演示网页
成功做出第一类工具网页后,我开始思考,Gemini 3能否做一些用于教育场景的小应用,例如给小学生演示勾股定理的证明。

因为设定受众是小学生,G老师最终给我做了一个分成四个页面的网站,先复习边长和面积公式,再通过图形的移动完成证明。因为我在提示词中要求它“注意引导性和可交互性”,所以G老师设计了几处需要小学生自己点击鼠标的操作。
实测3:个人照片处理工具
如果嫌弃现有的照片处理软件不够好用,又或者喜欢的功能需要付费,花两分钟给自己定制一个照片处理工具也完全没问题。

92秒后,一个定制版照片处理网页诞生了:

我还加了颗粒感的功能,导出后的照片是这样的:

也可以让G老师新增一些功能,例如给照片添加留言,支持自己设定日期。

实测4:生成一个婚礼电子请柬制作网页
另一个可应用的场景是婚礼电子请柬。尽管现有的婚恋APP支持用户免费制作电子请柬,但很难实现定制效果,还要忍受请柬上出现婚恋APP的水印。用Gemini能否自己做一个电子请柬的制作网页呢?

跟前几个需求相比,请柬制作器新增了第三方地图的调用,实测下来本地展示和跳转没有任何问题。

但真正的请柬是要分享给他人的。支持用户上传照片,同时被分享者可以直接打开链接加载出用户所上传的照片,无法仅靠简单的前端代码实现,也超出了本文科生的技术边界。
如果只是为了实用,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办法:写死!写死!通通写死在代码里!与其做一个功能复杂的请柬生成器,再用它生成一张电子请柬,不如直接把信息告诉G老师,让它直接写一个可分享的请柬网页。于是提示词修改如下:

几次调试后,一个可分享的定制请柬诞生了。G老师疑似最近被《路过人间》洗脑,几次想把歌词塞进请柬中,直到我第二遍提醒它《路过人间》不是林宥嘉的歌,它才作罢。事已至此,《声生不息·华流记》能不能让林宥嘉翻唱一下《路过人间》,把G老师的Bug变成Feature。(此处没有广告,百分百私心。)

总之,大约10分钟的调试后,我成功获得了一个可以直接分享给宾客的定制婚礼请柬。

实测5:生成一个24点发牌&计分器
在工具和教学场景外,Gemini 3 Pro已经可以生成实用的游戏工具,例如,为线下聚会定制一款算24点发牌和计分器。提示词共计102个字,从思考到完成代码耗时共计124秒。

测试了一遍,主流程完全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在线下聚会场景使用。依此类推,很多找不到趁手工具的线下小游戏,都可以用Gemini 3 Pro定制一套专项玩法工具。


实测Gemini 3 Pro两天后,作为一个0代码能力的文科生,除了感叹一句“G老师强大”之外,还有一些小小的感悟值得分享。
1.需求越抽象,交付越完整
跟其他Vibe Coding产品相比,Gemini 3 Pro理解“需求”的能力异常强大。这里的需求,不是产品经理交付的那种,需要定义清楚各种功能边界和异常值处理的需求文档,而是最核心的:我想做什么,想达成什么。剩下的交互逻辑和实现细节,乃至设计风格,它都能帮你补齐。
现实生活中,交互和研发最讨厌产品经理提“一句话需求”,或是“我有一个想法”,但这位AI牛马最擅长执行这样的抽象需求。而它尤其不喜欢用户“教它做事”,即便让它做出调整,更有效的指定也是描述哪些需求当前没有被满足,而不是教它在哪个具体的页面补充一个具体的按钮。
2.Bug还是会越修越多
但也不必神话Gemini 3 Pro,例如说“前端从此不存在了”之类的断言。Gemini 3 Pro对精确指令的理解和执行,仍存在一定困难,典型的状况就是BUG越修越多。
你只要微微提一点debug或是细节调整指令,它就可能会嘎巴一下死给你看。比如,在勾股定理证明演示的案例中,第一个版本的图形移动后出现了位置偏移,在我提出“第二页正方形中的三角形不要叠在一起,图形边界更明确一点”的调整需求后,它一口气又写了110秒的代码,交付如下图:

而且一旦它“噶”了,再怎么下回滚指令,它都活不过来,新增的bug只会顽强地活在它的尸体上。Debug这种活,还是得靠会写代码的用户手动调整,至于像我这样的文科生用户,解决办法只能是另起炉灶,让它写一个新的。
3.人人都是前端程序员?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Gemini 3 Pro问世后,除了自己捣腾小网页,我还分别向一位现役前端程序员和一位产品经理询问了他们的使用体验。
现役前端程序员让G老师做了一款卡牌游戏。测试完游戏主流程后,他发来一个企鹅流汗的表情包,把提示词和游戏页面截图转到群里,评价道:“行啦,失业。”但从更严肃的视角,他说:“开发最难的部分是能听懂产品和交互在讲什么,并进行反驳。”
产品经理花两分钟给自己写了个五子棋人机对战网页,和机器人苦战20分钟,并最终失利。


又过了1个小时,她前来报喜,说她终于赢了。
而作为普通用户,一个最可喜的感受是:工具类产品可能将逐步走向“私人应用”时代,这一次,人人真的都可以是产品经理了,哪怕这个产品只服务于一个人。
过去,工具类产品常常受限于商业变现,只有用户规模够大或需求够强烈,才能靠广告收入或用户付费养活一个产品。
相对应的,一些受众少、体量小的需求,往往很难被百分百满足,或者一边满足,一边要看狗皮膏药一样的广告。例如此刻在浏览器搜索在线五子棋,点进第一个链接,广告页面比棋盘还大。

而搜索“日期倒计时”,点进前排的在线网页,界面展示毫无设计可言,底部的广告贴条却格外醒目。

当用户借助AI工具,拥有为自己搭建简单网页的能力,工具产品的最后一公里,就可以靠用户自己走完。
它不再等同于丑陋的页面、无处不在的广告、容易误触的链接,而是一项与创意画等号的生产,像生产一行文字、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样的内容生产,一项真正根植于C端的大众能力。
所以,不管过去是否有代码能力,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大胆体验。不管看过多少测评,真正写下第一行prompt,打开自己第一个网页的那刻,我们才能清楚地感知到自己身处于怎样的时代。



刺猬公社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