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陈勤:赴美就业年薪154万,失业后从高楼跳下
来源:微博/桂哥猎手VIP777
高考状元陈勤:赴美就业年薪154万,失业后从高楼跳下
澄澈缤纷
2025-11-23 01:11
2019年9月19日,美国加州门洛帕克Facebook总部大楼里,38岁的华裔员工陈勤从楼顶一跃而下,现场身亡。
这位曾被称为“寒门贵子”的福建高考状元,生前月薪高达154万元人民币,可惜因被解雇,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陈勤,1981年出生于福建农村地区,1999年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浙江大学电气工程系,后来转到计算机专业。
2012年他拿到南加州大学的全额奖学金,飞奔美国继续深造,花了三年时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成了计算机科学的博士。
2015年,他加入了Facebook的广告技术团队,年薪高达22万美元。
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背后,实际上却埋藏着越发沉重的压力。
他有工作签证,一旦失业,60天之内找不到新工作就得走人美国,加上在加州买的两套房子和车贷,压力可真不小。
Facebook的绩效考核制度,最终成了压垮他的那根稻草。
公司实行紧的PIP(绩效改进计划),要是员工连续几个季度表现不达标,就可能面临辞退。
那位印度裔的上司,经常把难搞的项目交给他,但到了评审环节,却总是故意打低分。
2019年9月,陈勤因为负责的广告系统出现了重大问题,被列入PIP名单,虽然故障的原因是需求文档模糊不清,但责任却被归咎到他身上。
领导曾口头答应帮他调岗,可到了关键时刻,却推辞不签字,结果让他失去了内部换岗的机会。
那天,陈勤跟上司闹得挺凶,吵得挺厉害。
监控里可以看到,他一脸苍白地冲出办公室,过了一小时,又出现在了顶楼。
警方在他的座位上找到了写着“不公平”的笔记,电脑屏幕还停留在一封未发出的邮件草稿:“爸妈,我让你们失望了。”
就在他跳楼前几分钟,公司系统竟然自动发出了一封解雇通知的邮件,原来HR早就安排好了他的离职流程,这种冷冰冰的自动操作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Facebook自己说坚持多元包容,可是在华人员工那儿,似乎总遇到“竹子天花板”,技术再厉害,也很难爬得更高,升职不易。
据2018年内部统计,华人在技术岗位占比是15%,但到高层管理层,比例却不到2%。
陈勤曾跟同事说过,他花了很多夜晚优化的算法,结果被印度裔组长当成“团队成果”报上去。等他拿数据质问,反而被贴上“不善合作”的标签。
这种系统性的排挤,让不少华人精英不得不困在“高薪牢笼”里,外表看起来风光无限,实际上真的缺少话语权。
拿着H-1B工作签证的他,一旦失业,得在60天之内找着新工作,不然就得被遣送回国。
Facebook的竞业协议规定,离职半年内不能去干同样的活,这让他想快点重新加入行业变得挺不容易的。
他在硅谷的两套房子还背着百万美元的贷款,一旦断供,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破产。这种“签证绑定+高杠杆消费”的做法,让不少海外华人都觉得像踩在刀尖上,战战兢兢。
陈勤事件揭开了硅谷“精英天堂”的面纱,事情曝光后,Facebook的华人工人自发举行追悼会,在总部草坪摆放了38朵白菊,象征他的年龄,牌子上写着“他输给了系统,而非能力”。
不过公司只回复说“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同事”这类话,没有提到考核制度方面的问题。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那年Facebook拿了“最佳雇主”的奖,可实际上,凭借PIP制度,已经有超过300名员工不想走都被逼走了。
这件事也让人开始重新思考那些所谓的精英教育,说白了,陈勤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过,这连续不断的成功经历,让他缺少了面对挫折的韧劲。
朋友回忆,他生前总说不愿接受“平庸的生活方式”,甚至拒绝了西雅图某家公司降薪50%的工作机会,原因是觉得“状元回国做普通工程师是一种耻辱”。
把自己的价值完全绑在世俗成功的标签上,这种心态让人很难在遇到困难时灵活调整自己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陈勤的经历可不止她一个人的事儿。
到2021年,亚马逊的华裔工程师张一因为面对绩效压力选择了自我了断,到了2023年,谷歌的印度裔员工苏雷什也遭遇了类似的不幸。
这些事情其实都折射出高科技圈子里的残酷竞争规则,企业拿高薪换取员工的全部时间和精力,一旦个人表现出现起伏,就毫不留情地把人踢出去。
移民群体更容易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因为他们常常因为身份上的焦虑而不得不做出过度让步。
陈勤离世之后,他的父母将Facebook起诉到法院,控诉他们“放任职场欺凌行为”。
可是,这案件因为“证据不够充分”被法院打了回票,之后公司拿出200万美元赔偿金,和解了,但条件是家属得签个保密协议。
这种用钱来买沉默的办法,实际上就是把那些系统里的根本矛盾变成个人的悲剧。
陈勤从福建的偏远山村走到硅谷的著名公司,花了20年时间挺过了阶层的鸿沟,可最后的瞬间却只用3秒就结束了所有。
他的经历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就,不在于攀登了多少层楼,而在于知道在哪个平台该停下来转身。
对于无数梦想着“美国梦”的年轻人来说,也许更应该学会在闪亮的星光和脚下的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毕竟,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总是冲到最高峰,而在于拥有安全退场的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