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转移资金到西部,以及西部托底东部发展,这两个角度的论述本质上属于对抗论
说东部转移资金到西部,以及西部托底东部发展,这两个角度的论述,都是不对的,且是有害的。
本质上属于对抗论。
先说说为什么不对。
由于中国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东部的一部分税收,是被中央拿走了(不是西部),且中央不仅拿走东部的税收,也会用同样的规则,拿走西部的一部分税收。规则是一样的,没有双标,只不过因为东部这边的税收多一些,用同样的规则和比例,能够拿走更多而已。
中央在拿到这些税收后,大概有几个用途:
一是用在中央层面的用途,比如国防建设。
我们这两天在跟小日本叫板,我看很多人群情激奋,一点都不怕,请问这个底气从哪儿来的?
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我们现在还能叫板吗?
这部分资金,没有转移。不要想着好像中央拿了一部分税收后,都用来做转移了,这是不对的。
二是用在全国性的项目建设上。
中央向地方拨款,主要是按照项目维度进行拨款的。
不是说,我看你最近有点穷,给你10个亿,拿去随便花吧。
不是这样的。
是按照项目维度进行的拨款。
比如,西部的某个贫困山区,要建一所小学,但是钱不太够,怎么办?看看能否从中央要点资金援助。
修路、修高铁、修机场、修学校、给最困难群体适当的补助,等等,都是按照项目维度进行拨款的。
修完路后,东部人士跑到那儿去玩的话,也可以用这条路哈。修完学校后,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教育素养,对包括东部在内的所有人,都有好处。对最困难群体提供适当的补助,属于最基本的民生事项。
不是说,中央把这部分钱,给西部白花了,而是按照项目维度去进行的建设。
用财政转移支付这句话来描述的话,有些片面,因为让人感觉好像白给人钱一样,但其实不是这样。本质上是,在分税制下,中央用自己的税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建设。这些项目建完后,包括东部人士在内的所有人,都可以获得好处。
东部也不要觉得,这部分税费被中央拿走后,亏了。
在任何一个国家,中央都要拿税的。哪怕在美国的联邦制下,联邦政府也要从各个州拿走联邦税,一样的。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哪怕东部省份最后自己组建国家,东部省份自己组建的这个国家的中央政府,照样要拿走中央税。而且,到了那种情况下,可能要拿走更多。因为国家变小了,国防压力上来了,仅是最烧钱的军费一项,便可能把你耗干。
所有的男青年,到了18岁,都要被拉去当兵,在兵营里先跌打滚爬待两年。
看看隔壁的韩国,就知道了。
到时候,哪有什么小资、咖啡、情调、旅游啥的,在兵营里待着呢。哪怕兵役期届满,出来了,周边一有风吹草动,马上便被召回去。
东部的民众,不要觉得自己亏了。大家聚在一起,你的成本是下降的。
西部的民众,也不要应激反应,反过来说我才是托底全国发展的那个。
讲这个没意义。
没人嫌你穷。
大家都在一个国家,有什么穷不穷、富不富的。
西部之所以发展慢,不是因为被东部给吸走了,而是因为地理位置决定的。
中国最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引擎之一,是外贸。
东部就在海边,船进船出,跟老外做生意方便哈,人来人往也方便。西部在内陆,离得远,外贸上的优势便没有那么明显了。失去了外贸这个引擎优势,发展自然慢一些。
像之前那篇文章,为了论证西部才是托底全国发展的那个,举的增值税、所得税这些例子,几乎全是错的。
事实上,东部省份没有太多税收优惠,而西部才有国家级的税收等政策优惠。
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已经有很多很多很多年,且配套给了一个西部产业优惠政策,即只要是国家扶持的产业,企业所得税直接按15%执行。
其他地方是25%,包括东部省份的企业,都是25%。
但如果你到西部去设立企业,只要产业进入了西部地区的鼓励产业目录,企业所得税直接降到15%。
中间差10个点。
很多企业的净利润,都没有10个点,但国家直接给符合产业目录的西部企业,让了10个点的税。
这个产业目录,非常多,非常长。在2025年的最新版本中,可以享受15%税率优惠的产业,有53页之多,包括中西部12个省份。
不是因为东部把税都给吸走了,导致西部发展慢。
这是错误的。
国家直接给西部的很多产业企业,让了10个点的税。仅从税收角度来讲,西部企业是有优势的。
西部之所以发展的相对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西部省份偏内陆地区,离出海口比较远,导致在外贸端发力比较弱一些。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早期几乎都是靠外贸哈。
由于西部在外贸上发力远,于是便跟东部差了一截。
国家在东部发展起家后,给了西部很多配套税收等政策优惠,吸引东部企业前往西部设立公司,带动西部发展。
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组合拳。
从逻辑角度出发,先是东部赚了老外的钱,然后国家给了西部一个税收等配套大礼包,吸引东部企业前往西部设厂建设,带动西部发展。
不存在谁吸谁的血的问题。
网上出现的东西部之间情绪性对抗的论述,从逻辑角度来讲,几乎都是错的。
作为老百姓来讲,核心不是看东西部之间是否有财政资金转移,然后大家产生对抗情绪,因为中央政府主要是从项目维度进行的拨款建设,从宏观角度来讲,这些项目建完后,对整个国家都是有利的。
核心是看,这些钱有没有都花在刀刃上。
比如,不能被浪费,不能被贪污了,等等。
如果当年没花完,是不是可以像澳门政府一样,还给老百姓。
如果能够做到,公共资金的使用,公开、透明、科学、合理,每分钱都用到了刀刃上,并把当年没花完的额度,返还给老百姓,我觉得开篇话题的讨论,几乎没有意义。
最后讲讲,为什么这两个角度的论述,是有害的。
这样的争论持续下去,最后便是彼此之间不断产生情绪对抗。
对抗到一定程度,结果是什么?
难道中国分成两个国家,互相打一架吗?
反华媒体鼓吹了多少年的疆独、藏独、港独等,都没能分裂中国,结果我们自己却在毫无逻辑根据的情绪性对抗下,分成两派,互相打一架?
这不是搞笑么?



知名法律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