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地方戏曲已经面临非常危险可能都会消失的局面
【本文来自《安徽争夺黄梅戏起源的历史轨迹》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多说几句。
现在地方戏曲已经面临非常危险可能都会消失的局面。不论是黄梅戏,还是越剧等等,甚至包括国粹京剧。甚至包括相声等一些曲艺。
不是政府不给钱养着它们,而是观众流失,戏没人看了。这才是最要紧的命根子。
现在还在努力补救。安庆有黄梅剧团,戏曲群众基础也比较浓厚;绩溪有徽剧团,也招收不少年龄很小的演员。但是观众流失是客观存在的。安徽的京剧团与徽剧团早就合并了,基本上演京剧。一次春节义演,附带还贴出了招收京剧爱好辅导班广告,我差点晕了。
地方戏曲的根基在地方,成长出名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还要有相对应数量的观众,现在很难的。这里说个例外,苏州评弹表演形式非常简单,一把三弦,琵琶,一男一女一间房就开场了。我猜想,就这种形式也许比戏曲寿命会长很多,即使观众面也很小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