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仍存在继续走强基础 回调带来增持良机
上周A股遭遇较大幅度波动,进入11月最后一个交易周,市场行情将如何演绎?
大部分券商认为,虽然近期海外环境出现较多扰动,带动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市场波动,但随着市场风险已大幅释放,也带来了增持的良机,后续A股指数仍存在继续走强的基础。适当的估值修正也是一种纾解风险的方式,对需要增配权益的投资者而言,当下风险的提前释放给了年末重新增配A股、布局2026年的契机。
随着市场风险已大幅释放,中国股市进入击球区。机会总在恐慌中出现,中国股市将逐步企稳与展开跨年攻势,上升的空间还很大,眼下是增持的良机。后续伴随着海外流动性预期改善、国内资金压力减弱、市场情绪进一步消化,行情走势环境或更加健康。当前市场估值接近“合理”中枢,若超调则可适度提升仓位。

操作层面,浙商证券建议投资者,择时方面,切勿盲目跟风杀跌,持仓静待调整结束,以目前回调至年线上方且具有爆发力的券商板块作为“信号弹”,待券商启动时再度进行增配操作。“同时,行业配置和个股方面应区分处理,对于近期刚刚破位的高位标的不宜恋战,但对于相对低位板块(如券商、消费、地产、中字头基建等)和年线上方的低位滞涨个股则予以保留。”此外,浙商证券进一步提醒投资者,“考虑权重指数‘刚刚’跌破趋势线,且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尚未平息,短期或仍有惯性调整、逐步收敛的需要。”
全球风险资产的波动表面是流动性问题,本质是风险资产对于AI单一叙事过于依赖,当产业发展速度(尤其是商业化)跟不上二级市场的节奏时,适当的估值修正也是一种纾解风险的方式。上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公布以及年内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下修,触发了高位资产估值的修正,市场对于北美AI基础设施可持续性的焦虑也因降息推后的预期而放大。AI拓宽商业化场景、成本端硬件让利、金融稳定风险上升迫使美联储提前降息都可能会打破当前僵局。
在此之前,对A股而言,稳健回报导向的绝对收益资金持续入市在增强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在增量资金越来越多的以左侧稳健型资金为主的资金生态下,A股/港股未来可能更多地像美股一样出现“急跌慢涨”,对需要增配权益的投资者而言,当下风险的提前释放给了年末重新增配A股/港股、布局2026年的契机。
配置上看,资源/传统制造业定价权的重估、企业出海仍是核心增配方向,而高切低的策略因为预期过于一致,未来轮动择时的难度反而会明显加大。
展望后市,随着市场风险已大幅释放,中国股市进入击球区。近期A股快速走弱,并出现单日恐慌式抛售,市场悲观情绪弥漫。原因在于:临近年末部分投资人保收益和降仓位动机较高,FED降息预期的降温、美股波动加剧与内部政策缺位交织助推了交易波动和信心走弱,加之权益产品备案放缓市场增量供给不足,客观上股市微观结构受到负面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