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牧业可持续发展步履不停:算出中国牧业首笔社会价值账,塑造企业社会价值新标杆

500

来源 | 九号观察作者 | 胖虎

11月21日,现代牧业联合当代社会服务研究院发布《现代牧业社会价值货币化测算与战略价值评估报告(2024)》,这份中国畜牧业首份系统化、货币化的社会价值评估成果,以33.23亿元的社会价值总量(占营业收入25.3%),远超农业上市公司15%-20%的平均水平,为行业可持续发展价值量化树立了新标杆。

现代牧业作为牧业唯一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社价值实验室的试点单位,该公司依托“三维九项”评估模型,从经济、环境、社会三大维度,勾勒出中国农业企业从“单一财务价值”向“综合社会价值”转型的清晰路径。

作为国内奶牛养殖行业的领军者,现代牧业以“FRESH”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核心,涵盖气候变化、可持续运营、资源循环、生态协同、社会责任等核心发展方向,构建了全产业链绿色循环体系。

500

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现代牧业的粪污能源项目升级后年沼气发电量超1亿度,碳减排强度达40%,蚌埠牧场更以67%的绿电覆盖率获评国内首家“低碳牧场创新示范基地”。2025年,公司首批20台新能源电动装载机投入使用,进一步推动养殖环节的能源结构低碳化。

从ESG报告数据来看,现代牧业连续四年通过ISO14064温室气体排放认证,成为行业首家完成范围三排放核查的企业,并获GHG Protocol认证,在CDP气候、水、森林三大领域均获B级评级,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实践不仅让现代牧业的低碳养殖模式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权威认可,更使其入选《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优秀案例。

数智化创新也是现代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公司打造的“爱养牛”“云养牛”双数智平台,融合AI与智慧供应链技术,实现节能40%及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通过精益管理体系与数智化平台赋能,现代牧业为中小牧场及上下游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与资源对接,2024年通过爱养牛平台发放金融放款21亿元,有效缓解了产业链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这种产业链协同模式,正是其社会价值中“经济间接贡献”的核心体现,也让现代牧业在2025年5月获得MSCI ESG等级A级评级,成为中国牧业首位获此评级的企业。

在社会价值创造层面,现代牧业以“六位一体”模式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年收购青贮饲料400余万吨,年发放饲草料贷款4.6亿元。沼肥还田推动的循环农业模式,不仅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更通过订单农业让农户享受到产业发展红利。

此外,现代牧业在产学研融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实践,也让其连续两年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并荣登彭博绿金ESG 50环境榜单。

值得欣喜的是,现代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已获得多方认可。2024年,其作为唯一养殖业企业入选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名单,并获网易新能量乳制品行业「年度 ESG 先锋企业」称号。2025年,除了MSCI ESG等级上调至A级以外,现代牧业还获得“可持续发展引领企业奖”,标普全球CSA评估分数提升30%,跻身行业前8%等等这些荣誉的背后,是现代牧业对“企业价值不止于利润”的深刻践行。

500

现代牧业在发布会现场表示,此次社会价值报告的发布,是对企业二十年可持续发展成果的总结,更是对农业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的完善。它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

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利润与税收,更在于其对社会、产业链协同的综合价值,致力于构建和谐、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事实上,公司通过“FRESH”战略构建的社会价值传导机制,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范本:从沼肥还田的循环农业,到订单农业的助农模式,再到数智化平台的产业链赋能,现代牧业证明了农业企业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

面向未来,现代牧业提出将进一步推动社会价值核算在信息披露、政策制定等领域的实践。这一规划不仅将为中国畜牧业的绿色转型注入动力,更将推动整个农业行业重新定义“企业价值的内涵”——在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财务报表上,更在于其对产业链、社会与环境的综合贡献。而现代牧业的探索,正为中国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标注出清晰的方向。

—END—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