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沛执掌留旧患,杨大勇接任无良方:长安启源深陷Lumin困局
【文/深度评车&财经三剑客】在2025年9月的销量榜单上,长安启源虽以41205辆的月销量和79%的同比增幅吸引了外界的目光,但这看似辉煌的数据背后,实则隐藏着品牌难以言说的痛楚与深重的危机。

长安启源的销量“盛宴”,实则是一场由低端车型Lumin独挑大梁的独角戏。Lumin以23188辆的销量,占据了品牌总销量的半壁江山,比例超过56%。而被寄予厚望的中型SUV启源Q07,虽然销量达到了10192辆,却不足Lumin的一半。启源A07(5184辆)、Q05经典(1895辆)等车型更是形成了明显的销量断层,而高端车型启源E07在2024年10月上市后,当月仅售出23辆,占比仅0.1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畸形的销量结构,不仅暴露了品牌对低端市场的过度依赖,更凸显了其在高端市场的无力与挣扎。
回溯长安启源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其高端化之路充满了坎坷与挫败。叶沛主导启源初期,曾试图通过多品类、宽价格带的产品布局来快速搭建品牌矩阵,并明确提出了冲击高端市场的战略。然而,这一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却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启源Q07与长安深蓝S07在轴距、核心配置上的高度雷同,形成了内部资源的严重消耗。而作为高端旗舰的启源E07,虽然以19.99万元-31.99万元的售价区间切入中高端市场,并宣称具备SUV与皮卡形态切换、空气悬架+CDC系统等亮点配置,却因产品定位模糊、核心竞争力不足而遭遇市场冷遇。自上市以来,其销量便持续低迷,2025年2月终端销量仅7辆,到9月也仅售出23辆,月销量排名在中大型SUV品类中跌至第61位,与同期Lumin的销量形成了天壤之别。
面对销量与高端化的双重困境,新任营销负责人杨大勇在成都车展上抛出了“对标理想、问界”的豪言壮语,杨大勇称:“长安启源的制造工艺和驾乘体验,完全能够与理想、问界等高端品牌一较高下。”据杨大勇介绍,到2026年,引力与启源双品牌要实现120万辆销量,其中启源国内销量50万辆;2027年更是要冲击200万辆的全球目标。为达成目标,他明确提出“大单品战略”,直言“年销20万辆以上的车型才算大单品种”,并透露未来两年启源至少有2款车型有望达成这一标准。
然而,这些振奋人心的规划并未能转化为破解困局的实际动作。杨大勇接任以来,既未针对产品差异化不足的问题进行改款优化,也未整合冗余产品线,导致启源Q07与深蓝S07的内部竞争仍在持续。对于上市近一年、销量持续低迷的启源E07,他更是未采取任何有效的补救措施,任由其在30万级市场被理想L7、问界M7等竞品全面压制。即便在2025年8月推出焕新版本、调整售价并新增配置,也未能扭转其销量颓势。这种“光说不练”的营销方式,不仅未能提振市场信心,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品牌的困境。
长安启源的品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又一重大障碍。车质网投诉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长安启源的投诉量呈爆发式增长,核心问题集中在虚假宣传、配置缩水与品控缺陷上。启源Q07成为投诉的重灾区,有车主投诉刚提车便遇改款车型上市,新增功能仅比老款顶配高5000元,老车主却未获任何补偿。另有多名车主反馈,厂家宣称的“CDC智能魔毯悬架”实际体验与宣传差距显著。这种“宣传与实际不符”的问题,与启源E07当初“功能噱头大于实用”的症结如出一辙。甚至有车主反馈其无感泊车功能引发了撞车事故,这无疑进一步透支了消费者对启源品牌的信任。
在竞品林立的新能源市场中,长安启源的性价比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方程豹钛3以13.98万元起售,标配501公里纯电续航与高阶智驾功能;而启源Q07入门版售价12.98万元,却不仅无智驾功能,选装核心配置后价格更是飙升至15万元以上。这种巨大的性价比差距,使得启源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而在高端市场上,理想L7、问界M7等车型凭借清晰的家庭定位与稳定的产品力占据了主流地位。启源E07的惨淡表现,已经让品牌错失了高端市场的窗口期。如果杨大勇不能迅速拿出差异化的高端产品,后续的高端化尝试恐怕将重蹈覆辙。
杨大勇寄予厚望的“大单品战略”,在现实中却显得遥不可及。9月销量最高的启源Q07仅10192辆,距离“年销20万辆”的大单品标准相去甚远。而Lumin虽然销量高达23188辆,却因其低端定位难以支撑品牌向上发展。启源E07的持续低迷,更让高端大单品的出现变得遥遥无期。如果后续新品仍无法突破这一瓶颈,2026年50万辆的销量目标或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长安启源,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品牌,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从销量结构的失衡到高端化的屡战屡败,从营销豪言的难以兑现到品控危机的信任透支,再到竞品冲击下的性价比优势丧失和大单品战略的遥不可及,长安启源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如果不能尽快拿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长安启源或许能在短期内靠着Lumin维持一时的销量好看,但终将在新能源市场的存量竞争中错失真正的破局机遇,走向衰败的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