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对手:美国是如何成为超级农业大国的?

工农业犹如任督二脉,二脉打通,方能傲视群雄。

英国算是最早打通二脉的国家。不过,英国农产品主要是通过海外殖民地来保障的(北美、南美、印度、南非、澳洲、新西兰……),一旦进入英国的海上通道被切断,英国粮食安全就岌岌可危。

500

美国是真正打通二脉的国家,苏联到了赫鲁晓夫时代还在向美国学习玉米种植技术。

农业对于大国,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它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1919年7月,一位刚刚回到湖南的北大图书管理员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上写道: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

这次中美“关税战”,中国使用了“大豆牌”,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

其实,中国的大豆产量并不少,排在全球第四位(前面是美国、巴西、阿根廷),但还是远远赶不上国民日益提升的需求量。

以前总说中国人饭菜里没有油水,现在谁家烧菜会为了用油而发愁?

不想在家做饭,外面的火锅店、烤串店遍地都是。油水充足,是因为国家有源源不断的大豆进口。

大豆,属于经济作物,通过全球贸易体系来维持供应,买来都是用来榨油的,或当作饲料,以满足社会对肉蛋奶的需求。

只有国产大豆是用来食用的,比如豆腐、豆浆、豆制品。

大豆供应保障,属于粮食安全的一部分,粮食安全概念有两种:

一、自给自足,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二、粮食的可获得性,是1974年罗马世界粮食大会提出的。

前者是国家的硬性政策,后者是国际市场的贸易行为。

以前有一些亲西方知识分子,劝说将中国的粮食安全寄托在国际市场上。

幸好我们没被忽悠,如果中国粮食来源依赖于别国,说白就是美国, 我们还敢跟人家站着说话吗?

500

那么,美国这个农业超级大国是如何炼成的?

国家意志

北美这片土地曾属于印第安人,白人通过杀戮和驱离,占领了这里。美国诞生时只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农业国。

1820年,美国众议院设立了农业委员会。1825年,参议院跟上。

这是为了统一规划美国农业生产,为政府出台农业政策提供各项建议。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除了祈求风调雨顺之外,美国农田离不开优质肥料。但那时候哪里有大量化肥可以使用,于是,鸟粪就成了宝贝。

鸟粪并不在美国,而是在小岛上,国家就得想办法把鸟粪及时弄到手,来晚了就没了。

1856年8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鸟粪法案》,规定任何美国公民都有权以国家的名义占有无人居住的小岛,有权将岛上鸟粪运往美国。

短短24年,美国人就占有了70多个小岛或岛群,绝大多数岛上都有大量的鸟粪。

为了鸟粪,美国经常跟别国产生纠纷,比如南岛(Marcus)要跟日本吵,洛沃斯群岛要跟秘鲁吵,阿弗斯岛要跟委内瑞拉吵……有的国家之间还有鸟粪战争。

鸟粪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500

南北战争后,奴隶制结束,有利于铁路建设和工业发展,但美国农业遭到了重创,不仅劳动力锐减,而且海外小岛上的鸟粪也被挖干净了,美国人天天蹲在地里拉,也满足不了对肥料的需求。

为了解决农业问题,1862年,林肯设立农业部,很快就得到国会批准。

以前,种植园主什么赚钱就种什么,棉花、甘蔗、甜菜、烟草……不想受到国家干预。

而战争不仅维护了美国统一,并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所以,农业部顺利成立。

同时林肯签署了《宅地法》,鼓励21岁以上的美国人向西部迁移,每户可免费获得1000英亩土地。

美国还出台了《莫里尔法》--规定每个州必须拨出至少三万英亩的公地创办农学院,组织农民学习农业基础知识。

农学院成为了技术权威,有经验的老农“传、帮、带”,凡是有好的技术,就向全国推广,推广经费由联邦、州、县三级负担。

各县市的农民,加入各种专业委员会,进行产业细化,比如农艺、畜牧、加工等,“科技小能手”、“种田小能手”、“养猪小能手”不断涌现。

美国政府在马里兰州建立了贝蒂斯维勒农业研究中心,分支机构在全国有六百多个,还有四个研究所专门研究加工、包装、附加值等。

贝蒂斯维勒农业研究中心就是今天的美国农业研究服务局(ARS,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分支机构早已设到海外了。

1867年,美国开始生产磷肥,通过联邦统一调配,基本能满足全国的需求。1893年,有了氮肥;一战期间有了钾肥;二战后,新型混合化肥普及,美国农业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化肥是工业发展的成果,它与农业相互促进。

没有大量化肥生产能力的农业国是很悲催的,比如印度,现在中国暂停多种关键化肥对印出口,它的冬季播种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1887年,美国出台《孵化法案》,奠定了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

该法案规定各州必须建立农业试验站,州政府每年拨款15000美元用以扶持,1906年提高到30000美元。

1902年,出台《开垦法案》,建立了美国灌溉体系。

1916年,《宅地法》修正案通过,美国农场面积大大扩张,农业进入腾飞时代。

美国每一步都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行动。

农民最需要的是什么?知识和技术。

如果没有国家去引导,农民自觉性是相当低的。美国农户看到只是自己那块地的收成,但政治精英看到的是国家的未来。

500

 1914年,美国成立了联邦农业合作社,在各州设立办事处,美国农业向“集约化、高效化、大型化”进军。

农业合作社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一,农业研究成果可以及时运用到实践当中。

二、全面提高防治病虫害能力。

三、科技研究经费得到长期保障。

500

在鼓励农民大干快上之时,美国出现了滥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

这还是得由国家来解决,通过法律和法规来惩罚这种行为。

农业划区

要让1500多万美国农业人口(直接和间接的从业者数量 ,虽然有人喜欢将这数字说得很少),养活美国3亿多人口,并在全球贸易市场占有明显优势,没有科学的农业划区是无法想象的。

划区是计划经济,不是市场经济,如果仅仅信靠哈耶克的“那只无形的手”,美国农业一定会乱套。

九大区:

政府通过农业普查,按照专业化程度和气候条件来划区的。

一,新英格兰区

缅因、新罕布什尔、佛蒙特、马萨诸塞、罗得岛、康涅迪格六州。

这里气候寒冷,农作物生长期不足半年,土质较差,但雨量充足,适种牧草。

所以这里以乳牛、蔬菜、家禽为主,以牧草、燕麦等作为饲料。

二,中部大西洋区

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纽约三州。

条件与新格兰区差不多,规划为乳业、水果。

三,中央东北区

俄亥俄、威斯康星、密歇根、印地安纳、伊利诺斯五州。

密和威两州气候较冷,以乳业为主。其它三州是牛、猪养殖区,也是玉米和大豆产区。

四,中央西北区

明尼苏达、爱荷华、密苏里、北达科他、南达科他、内布拉斯、堪萨斯七州。

这里春夏空气潮湿,既是大豆产区、又是肉食产区。

五,南部大西洋区

特拉华、马里兰、弗吉尼亚、西弗吉尼亚、南卡、北卡、佐治亚、佛罗里达八州。

这里属亚热带气候,无霜期200天以上,农业分三块:烟草,棉花,综合。

六,中央东南区

肯塔基、田纳西、亚拉巴马、密西西比四州

这里是专业化的烟草和棉花产区,还养牛。

七,中央西南区

美国西南,是主要的水稻产区、小麦产区及亚热带作物产区。

八,西部山区

蒙大拿、爱达荷、怀俄明、科罗拉多、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犹他、内华达八州。

这里多山,多沙漠,偏重畜牧业。

九,太平洋区

华盛顿、俄勒冈、加州、阿拉斯加、夏威夷。前三州是美国主要灌溉区,加州是农产品产值最高的农业州,资本最集中,大农场最多,以水果,蔬菜,畜禽为主。

其它是小麦产区,阿拉斯加就算了,夏威夷以甘蔗和水果为主。

还有一种划分是七个区,就不说了,反正我知道大家也看累了。

农业很枯燥,要写美国色情业分布区,那可读性就很强了。

但我们必须多少了解一下这个我们长期的对手。

专业化

美国农场大约为220万个,规模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

有两种因素造成这种局面,一是国家计划,二是市场竞争。

500

美国已过了自给自足阶段,大农场从事的是商品化生产。

美国农场的特点是:大吃小。小农场很难生存,唯一出路就是被合并。

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始时,全国共有681万个农场。

1959年,为371万个。

2017年到今天,大约只有220万个农场。

从681万减到220万,农场减少意味着什么?土地集中、劳力集中、生产集中。

有人跑美国拍两张照片,就说家庭小农场有多么自在逍遥,但再过些年你看小农场能不能存在?

小农场通常都会被银行、保险公司、地产公司以及农业资本家所并吞,无非是时间问题。除了经济效益问题之外,还有就是家庭农场的下一代不想务农,会变卖农场,前往城市。

美国农业经历近两百年的发展,才确立了优势。新中国从完成土改到今天,也只是七十多年时间。

中国粮食作物能保证自给自足,但中国是14亿人口,是美国4倍多。

500

美国耕地宁可轮休,也不允许变成商业用地,那些劝中国放弃耕地红线的人,不是脑子被驴踢了,就是良心被狗吃了。

中国经济发展了,我们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吧?但有些人不这么认为。

2010年4月,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记者奥布莱恩采访奥巴马时,奥巴马说:

如果中国采取美国当前的高耗能生活生产模式,那地球就承担不了!

这是奥巴马的原话。

500

还有:“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雨林里就冒出了一股烟”,《纽约时报》怎么不说它家祖坟冒烟?

难道美国人可以高消费、可以胡吃海塞。中国人就得徘徊在温饱线,连肉也不能吃?

我们不会像美国人存在那种惊人的浪费,但我们也有权利敞开吃,敞开喝,冷气、暖气都要有。

500

前几天我去了湖南,参观了袁隆平老爷子工作和生活过37年的安江农校。

身临其境,对袁老的深切怀念,更增添了许多。

中国不偷不抢不搞侵略,一切胜利果实都是我们用智慧和汗水获得的。

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才是唯一正确选择,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去借鉴和学习美国。

借鉴和学习,必须是有用的东西,而不是那些连美国都不存在的“自由、民主、人权”。

了解对手,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等到我们完全打通任督二脉,美国就可以彻底安静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