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说迫不及待想看天安门升旗:“这是此次大陆行非常重要的行程”
10月30日,“馆长”透露他会在10月31日下午从沈阳返回北京,因为想要在11月1日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这是此次大陆行非常重要的行程”。
“馆长”在直播提到,10月31日的时候他们会到沈阳去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之后就会立刻回北京,因为想要在11月1日到天安门广场去参观升旗仪式。

这里也稍微科普一下,据介绍,自2018年1月1日起,原武警国旗护卫队转隶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编制调整让仪式规格再获提升。队伍规模根据场景优化,平日升旗为66人,每月第一天则增至96人,分为海陆空三队仪仗阵容,搭配领队、擎旗手和护旗手,气势更为威武雄壮。
转隶后的护卫队延续了严苛的训练标准,每个动作、每步距离都精确到厘米,同时保留了奏国歌、同步日出等核心要素,在传承历史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国家仪式的庄重感与神圣感,成为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除此之外,新调整的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主要呈现七大变化:
一、每月第一天升国旗增加号手和礼兵的迎旗环节。新创作《升旗号角》音乐,由军乐团8名礼号手在天安门城楼演奏,象征奏响新时代的奋进强音。仪仗队礼兵在金水桥南侧列队,强化庄重威严的气氛。
二、增加护旗队人数。每月第一天升国旗护旗队员由过去36名增加至96名,平日升国旗护旗队员由过去36名增加至66名,更好体现威武雄壮的气势和阵容。
三、调整升旗时长。原升国旗时演奏国歌3遍,时长2分7秒,与太阳经过地平线的时长对应。现护旗队行进至国旗杆基座位置,到国旗升至旗杆顶端的时长仍保持2分7秒。国歌完整演奏一遍,升旗时长为46秒。
四、调整军乐团出场和演奏位置。军乐团由过去跟随护旗队执行演奏和返回,改为提前从广场西侧进场,在旗杆基座南侧区域演奏,护旗队出场和返回更加整齐划一。
五、调整《歌唱祖国》演奏时机。每月第一天升国旗,将《歌唱祖国》从护旗队出场行进间演奏,改为升旗后返回时演奏,护旗队出场时不演奏音乐,全场安静,凸显护旗队员的整齐脚步声,更好体现仪式的肃穆庄严。
六、调整护旗队动作。护旗队进场正步行进时由肩枪改为端枪,升旗时增加3名分队长下达“向国旗——敬礼”口令、行举刀礼,增强威武气势。
七、调整升旗人员。升旗组由原来的4人调整为3人,分别着陆海空军礼服,代表全军官兵。着陆军礼服的升旗手执行展旗任务,另外2名着海军空军礼服的护旗兵握枪行注目礼。
所以“馆长”在直播中也很激动的表示,这是这次大陆行中非常重要的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