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100分钟的会晤,或影响未来10年的世界格局

昨天(10月30日),中美元首在釜山举行会晤。
在这之前,《经济学人》就发表文章说,这是今年最重要的政治会晤(没有之一)。

韩国釜山
这场会晤只有1小时40分,却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已经有不少文章分析了这次会晤。
但我想站在未来的角度,简要谈几点看法。
这次会晤,对中国为什么重要?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有句古话: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在这次重要外交活动前,我们国内刚刚结束一场重要的会议,其中,最振奋人心的一个点是:
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有测算结论是,未来10年,我们还要保持4.5%以上的增长。
经济建设还是中心工作。
搞好经济建设,必须要有有利的外部环境。这也就是大会上提出,我们要“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塑造外部环境的诸多有利因素”。
从更现实的角度来看,美国市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完全取代的。
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货物出口目的地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从美国进口分别占当年中国出口和进口总额的14.7%和6.3%。
而且,客观地说,美国在科技、教育等领域在全球都有优势,我们要去交流学习。
再过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最核心的战略目标。
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
而且,中国和西方国家关系也直接或者间接受中美关系凉热的影响。
拉长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40多年来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

这次会晤,对美国为什么重要?
美方显得格外高兴。
有人问特朗普给这次会晤打多少分。他回答,打12分(满分10分)。
美国搞的是选举政治,导致政治人物没有动力,也很难形成长期的战略目标。
但特朗普觉得解了“稀土之渴”。在其他问题上,和中国也谈得不错。
但关键还在于,美国同样需要中国。
正像中国领导说的,今年前三季度我们的增长率达5.2%,对全球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4%。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规模、韧性、潜力都比较大。
而且,中国还在不断扩大制度型开放。
这样广阔的市场,美国显然也没法舍弃。
中国是美国大豆、棉花的第一大出口市场,集成电路、煤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医疗器械、石油气、汽车的第三大出口市场。根据联合国数据,2024年,美国出口中51.7%的大豆、29.7%的棉花等产品,买家都是中国。
英伟达黄仁勋好几次说,美国对华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措施是“失败的”。因为,禁运只会激发中国更快进行自主创新。
而且,中国这么大市场,美国人不来,自然有日本人、韩国人以及欧洲人来。
实际上,中美在贸易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如果没有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通胀高企下的美国人日子会更难过。
互惠互利是中美贸易乃至中美关系的本质。
我们领导人说,“中国的发展振兴同特朗普总统要实现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是并行不悖的,中美两国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
相信不只是特朗普,所有美国人都会被点醒。

这次会晤,对世界为什么重要?
中美早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
从2018年以来,不管是特朗普还是拜登,贸易战还是“小院高墙”,7年下来,事实证明“脱钩”对哪一方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指出,“很多人认为中美难免发生冲突。如果真有这么一天,对中美和世界来说都是灾难性的。所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设法规避‘修昔底德陷阱’。”
放到一个更高层面。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一直是个对华强硬派。但前几天,他也承认,“美中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将决定世界的未来。”
中美GDP之和占到全球的43%。
所以,我们国家领导人在会晤中就说,要落实好解决经贸问题共识,“给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吃下一颗‘定心丸’。”
更重要的是,非法移民、电信诈骗、反洗钱、人工智能、应对传染疾病以及地区、全球很多难题也需要中美合作。
这也就是我们国家领导人说的,中美要“携手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
这才是大国担当。

根据消息,特朗普明年4月将访问中国。
中国领导人也将回访美国。
历经波折,这次元首会晤把中美关系重新拉回正轨。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
中美关系稳,是中美两国之福,更是全世界之福。


 
						
 正解局官方账号
正解局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