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骑手交社保,东哥开了个头,美团系统性收尾
今年2月,一场外卖大战将骑手的保障问题推到了台前。京东高调宣布要为骑手缴纳社保,限定全职骑手。
然而,全国骑手有1000多万,其中绝大部分为兼职众包,他们的保障也很重要。东哥开了个头,但怎么收尾,变成了个棘手的事。
终于,经过大半年的调研、试点和优化,10月27日,美团宣布:骑手养老保险补贴正式覆盖全国,向全部骑手开放。同时,大病关怀等进阶保障,也早已向全行业骑手及其家人开放。
这意味着行业首个能够切实惠及数百万骑手、兼具公平性与普适性的成熟方案已经落地。
几百万外卖骑手,终于也有保障了
近年来,外卖行业蓬勃发展,但如何提高外卖骑手们的保障水平,吸引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而这背后是一种结构性的矛盾。大多数骑手与平台之间,并非传统的劳动合同关系,而是通过“众包”等灵活模式接单,队伍中有大量兼职或短期过渡的从业者。较高的流动性以及多元化的需求,使社保的缴纳、转移和接续变得尤为复杂。
同时,作为一种“多劳多得”的职业,骑手收入普遍存在波动。对于很多肩负家庭经济重担的骑手而言,拿到实实在在的收入,远比未来的保障更迫切。
在这一背景下,如果简单地套用传统社保模式,不仅难以适配骑手的工作特征,每月的固定扣费还会给他们增加额外的压力。
这也解释了为何当平台宣布交社保时,竟有不少骑手表示反对——他们并非真的不想要保障。只是对他们而言,之所以选择送外卖,主要就是因为这份工作灵活、自由、结钱快。因此,他们真正渴望的是“有选择的保障”:既不想失去工作的灵活性,又能更好地为未来兜底。
为了真正解决这一结构性难题,美团没有选择“一刀切”的捷径,而是走上了一条更艰难、却更贴近骑手真实需求的道路。
今年4月,美团开始在福建泉州、江苏南通两地启动骑手养老保险补贴试点。消息传开后,就有不少骑手发出疑问。
“众包也可以补吗?”“短期兼职能补吗?”“在老家参保给补吗?”
而他们得到的回答也很清晰:“只要你正常跑单,想保就能补。”
从公布的方案来看,美团这套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足够灵活自主,且几乎无门槛。拿美团方面的话来说,就是“无前置资格限制、无参保地点限制、无时长单量限制、无跑单类型限制”。
具体而言,无论骑手是全职还是兼职,是专送还是众包,只要过去6个月中有3个月达到当地社保缴纳基数下限,就可以获得平台发放的50%养老保险补贴。
36岁的石光超是一名众包骑手。为了照顾才3岁的孩子,他选择了这份能自主安排时间的工作。而在收到美团的社保补贴后,他由衷地感慨,这套方案最大的优点就是“门槛不高,像我这种一个月赚6000,不是很拼的众包骑手都能拿到。”
更为人性化的是,骑手还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参保的时间和地点。
众所周知,外卖行业存在明显的淡旺季,骑手收入并不稳定。而很多外卖骑手面临养家压力,往往难以保证每个月都连续缴费。
为此,美团允许骑手根据自身资金情况,灵活选择按月、季度、半年甚至年度缴纳养老保险,然后美团再给予一半金额的补贴。
这种“先缴后补”的方式,也方便了很多只想短期过渡的骑手。数据显示,美团平台上近一半骑手的全年接单天数都不足30天。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把现金补贴打到骑手的账户,显然比传统的代扣代缴更加灵活。
此外,数据显示,40%骑手为跨省份流动就业,70%骑手为跨城市流动就业,外来务工人员占比为81.6%。考虑到外来务工骑手们大多都有“来大城市打工,回家乡养老”的需求,美团在缴纳地点上也放开限制,允许骑手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是把社保交在户籍地还是就业地。
骑手戚叶军正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尽管他在大城市打拼,但家人都在老家,未来也计划返乡生活。在了解到社保政策后,他立即提交了异地参保材料,并很快就通过审核,跟本地骑手一样顺利拿到了社保补贴。
总体来看,美团的方案之所以切实可行,就在于它不是简单地照搬传统社保模式,而是真正深入骑手的生活,在洞察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系统性的创新。
从小范围试点到全国上线,美团始终保持着与骑手的深度对话,在各地召开骑手、专家恳谈会超过500次,收集了上万条建议并逐条改进。
这种持续优化的努力,也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团的社保补贴方案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实现全国落地,且每一个设计都紧扣骑手的真实痛点,一些细节更是尤为贴心。
例如,美团联动社保部门缩短了骑手社保补贴到账流程,骑手月底缴费,最快次月首周就可以拿到补贴款。
又如,考虑到不少骑手对社保政策了解有限,平台专门开通了7×24小时社保专线与智能客服,随时解答骑手的疑问。
这些看似细微的改进汇聚在一起,为骑手构建了一个更加友好便捷的参保环境,也将美团的诚意展露无遗。
除了社保,外卖骑手还有哪些保障?
虽然有不少舆论认为,是京东带来的“鲶鱼效应”推动了骑手社保的发展。但如果说在京东入局前,美团和饿了么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也确实冤枉了它们。
任何重大成果的落地,从来不是突如其来的破局,而是长期蓄力后的水到渠成。保障几万十几万骑手容易,保障数百万骑手则是个大难题。
其实早在2021年,美团就开始在人社部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探索。作为行业的龙头玩家,美团先行先试,闷声下苦功,默默为行业蹚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事实上,在解决骑手的“养老保险”问题之前,美团就已经率先试点解决了骑手的“工伤保险”问题,推出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美团已为此缴费超过20亿元,累计覆盖骑手约1300万人。
这次的养老保险补贴,也是美团第一个将覆盖面扩展至全国,覆盖所有类型的骑手。还有超时免罚、大病关怀、交通安全奖……多项由美团首创的关怀措施,正逐步沉淀为行业的标准与共识。
而随着多年来的不断探索,以及官方政策指引的不断深化,美团历经四年摸索的福利保障体系终于在今年全面落地。
这是一张覆盖“职业风险、家庭关怀、日常需求” 的多层次保障网,不仅面向全体美团骑手,更打破了平台壁垒,向着全行业的骑手开放。
图源:网经社
第一层是基础保障。它以“养老保险+职业伤害保障+意外险”为支柱,直面骑手“老无所依、伤无所赔”的核心痛点,为全国骑手构筑起职业安全的底线。特别是职业伤害保障的试点与推广,为骑手化解了跑单途中最现实的风险。
第二层是进阶保障。它突破了传统保障“只保个人” 的局限,设立大病关怀金、子女教育基金等,并首创性地面向全行业骑手及其家人开放申请。此外,美团还设立了职业转型教育基金,支持骑手提升技能和学历,为未来的长远发展铺平道路,体现出平台对骑手的真诚关切。
第三层是多元化的工作福利,聚焦于骑手跑单中的实际痛点,提供各种接地气的生活支持。从餐饮补贴、家庭旅游补贴、生活消费补贴,到覆盖广泛的年度免费体检、女性骑手两癌筛查及特殊关怀,再到全国数以万计的“骑手之家”……美团正在努力满足骑手们的各种需求。
显然,这些环环相扣的举措,并非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营销,而是一项瞄准痛点、务实推进的系统工程。
2025年以来,美团持续对保障体系进行优化,就是为了在贴合灵活就业特质的前提下,为骑手构建一个“有选择、有温度、有未来”的保障环境。
更加可贵的是,美团的这套体系试图把全行业骑手纳入进来。大病关怀等保障向其他平台骑手敞开,“骑手之家”也面向京东、饿了么的骑手开放。这种跨越平台界限的设计,标志着美团的视野已经从企业竞争升维至行业建设——作为外卖行业的先行者与领跑者,它并不局限于为自家骑手谋福利,而是为推动整个外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心力。
行业迈向“以人为本”
更多关怀正在路上
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从“送餐饮”向“送万物”升级。骑手的数量分布和响应速度,日益影响着平台的整体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如何让骑手跑得安心、留得长久,也逐渐成为各大平台在竞争中的“必答题”。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曾在“717骑士节”上承诺:“美团骑手的收入水平将永远站稳蓝领第一梯队,让大家跑得带劲儿,日子有奔头。”
这并非一句空话。《2024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显示,外卖员月收入已跻身蓝领前三,平均突破7000元,年涨幅超过10%,显著高于蓝领平均水平。
在此基础上,随着骑手福利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骑手逐渐成为一份有保障的“正规职业”,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部分在传统认知中更为光鲜的白领岗位。这一转变带来的不只是物质层面的改善,更是心理层面的认同。
有骑手直言:“收到这笔钱后,最大的感受是社会对我们有认可了。”还有骑手表示,拿到社保补贴后,第一时间就告诉了家人,“他们终于不再觉得我是在打零工。”
而当数百万骑手不再为养老忧虑、不再因工伤无助、不再让家人担忧时,这已不仅是外卖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蝶变时刻”,更为2.4亿灵活就业群体的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当下,仍有网约车司机、快递员、保安、保洁等众多灵活就业人员,普遍面临着保障缺失的困境。在外卖骑手的保障日渐完善之后,如何将这些群体也保障起来,是接下来各行业需要回答的问题。
作者 | 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