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三季度关店104家,12月或出经营利润

文 | 商观

500

永辉超市今日晚间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该季度,永辉实现营收124.86亿元,同比下降25.55%;归母净利-4.69亿元,同比减少1.16亿元;扣非净利-6.99亿元,同比减少0.08亿元。

第三季度,永辉营收及利润承压的一大主要因素是:关店调整。

整个三季度,永辉关店104家(刨除该季度永辉新开2家店后的总数),使得至第三季度末,永辉的开业门店数下降到450家。而根据永辉超市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关闭104家超市门店”的议案显示,第三季度,永辉关闭处置门店所产生的损失金额为6.1亿元。

至于永辉此轮关店调整期何时能结束的问题,有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预计永辉11月底将可能结束这轮闭店调整,随后一段时间,永辉总店数可能会维持在410家-420家左右。”

永辉自2024年开启大规模关店调整,在2024年关了200家左右门店后,2025年来关店加速——上半年永辉关了227家店,2025年第三季度则关了104家店。

而随着这轮关店调整即将进入到尾声,叠加年底实体超市销售旺季的到来,有市场人士也对《商业观察家》预判称:“12月永辉经营利润就有了,单月全国盈利。”

500

总体来说,对于第三季度业绩承压,永辉也给出了三点解释:1、行业竞争激烈,部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消费者对购物体验、商品品质等要求更高,(导致)公司客流、客单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2、公司主动进行门店优化调改,在对潜力门店进行关店改造的同时淘汰关闭了部分尾部门店,导致门店销售及门店数量下滑。

3、利润下滑主要受营收和毛利率下滑影响。三季度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公司门店调改过程中主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在淘汰旧品、引入新品过程中,主动推动裸价和控后台策略,属于转型中的短期影响。

《商业观察家》则认为,当下,制约实体超市业绩表现,以及制约永辉业绩表现的因素,可能还有四点内容。

1、宏观经济层面,CPI低位“运行”、消费理性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挤泡沫”调整,这个“挤泡沫”周期还将持续多长时间,目前还不好判断。

2、夏季市场是外卖即时零售的传统旺季市场,由此,为了流量,互联网平台纷纷选择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夏季旺季市场,打外卖即时零售大战。这对整个线上线下利润表现都带来了一定冲击。大型互联网平台第三季度的利润表现也都不好。

3、超市业进入到存量市场阶段后,竞争加剧,这个阶段,市场并不缺超市,而是缺有差异化、高运营效率、有特点的超市。

这个阶段,超市业能否盈利也将可能会取决于两大主要因素:规模效应(降本提效),与品质提升(差异化提振毛利及用户心智粘性)。

永辉目前在做商品品质提升,这需要时间周期。

4、船大调头难。永辉是一家全国性布局的企业,调改、品质提升、转型的难度要比区域性超市公司,难得多。好处则是:如果转过来的话,后续相对也可能会更容易出规模效应。

500

点击【商业观察家】阅读更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