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最近五年买车的车主而言,不管是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其实都是受益者

【本文来自《新能源车主们,你们不要狂不要跳,收钱是必然的,而且每公里可能不会低于3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油混用户,不过按现在的标准,其实也算是油车用户。

国产新能源的发展,对于最近五年买车的车主而言,不管是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其实都是受益者。

即便是那些“爱国上脑”的人也不能否认,在油车时代,中国车企是一个能打得都木有(其实到现在,国产油车能上桌的也不多),要想省心,那你只能选择合资或者进口,如果钱不多,那你只能选择国产的工业垃圾,比如我在北京上学时,随处可见的“神车”夏利。

进口/合资车那时真的不便宜:2008年前后,一辆小飞度都需要十几万才能落地你敢信?那时我还在北京上学,当时北京的最低工资标准好像在1000块左右。

甚至在国产新能源车崛起之前,新能源车也不便宜:丰田最早的插混车型卡罗拉双擎E+,早期这破玩意儿落地价大概在20w上下,妥妥地中级车的售价,彼时国产新能源还停留在某汽纯电150KM续航是否能满足日常需求的争论的时代。

不过很快国产新能源车起飞,这个起飞不管你将其归结为政策影响也好,技术突破也好,起飞的直接结果是合资与进口的油车价格基本腰斩,双擎E+直接停产。

是的,到现在已经是“人均过万”的时代,合资/进口车甚至比十几年前还要便宜许多,这一点,你不能不归功于国产新能源的崛起。

所以算下来,二者其实都占了不少便宜,所不同的是,电车从一开始就占了政策的便宜,而油车则是占了新能源车参与市场竞争后油车市场定价的便宜。

当然,买燃油车较早的用户肯定是没占便宜,甚至还亏了不少。

不过,某些地方国道开始收费我的确有些不开心,这意味着我们油车用户交了双份的钱,如果一定要收,蓝牌免费才合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