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收入七八千却无家可归,八旬老人把女儿告上法庭,要求支付80万赡养费

来源:新闻晨报-2025-10/3007:04

上海一退休老人

每月退休金七八千

本该安享晚年

却落得无家可归的境地

老人将女儿告上法庭

这场闹剧的背后

隐藏着什么样的家庭矛盾?

87岁的刘老伯是一名退休工程师。2025年4月,刘老伯将女儿刘女士告到虹口区人民法院,要求对方弥补过去10多年的赡养费,以每月 5000 元计算,共计 80 万元。

500

父女失联3年

女儿和外孙女产生分歧

500

2018 年,刘老伯女儿刘女士移居海外。远在海外的刘女士和自己的女儿小陈因为外公腰部骨折的治疗方案产生了巨大分歧:刘女士主张保守治疗,而小陈却坚持要手术治疗。

这场关于 “如何照顾老人” 的分歧,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小陈带着做完手术的外公去了外地生活,这一去就是两三年。

刘女士在法庭上委屈表示,“他搬到郑州去,我根本不知道,跟我们完全断绝联系了。”

面对母亲的指责,小陈回怼:“你都已经几个月没联系过我们了,还在乎我们搬不搬出去吗?”

父亲和女儿搬走后,刘女士将原本供父亲居住的两套房子陆续出租。

500

外地归家已无房可住

亲子关系破裂

随着母女间的隔阂越来越深,而刘老伯的处境也随之变得艰难。刘老伯从外地回到上海,才发现这座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城市,已经没有他可以落脚的地方了 ,他只辗转借住。法庭上,刘老伯无奈表示:“有一点办法都不会去外地,毕竟住在人家地方,受人家管辖。”

其实,刘老伯并非只有刘女士一个子女。他和妻子还有一个儿子,可小儿子在多年前就因为房产处置问题,与他产生嫌隙,20 多年来再未联系。儿子认为老人把卖房款给了姐姐刘女士,而刘女士却矢口否认,坚称房款给了弟弟,这场各执一词的争执,让父子关系彻底破裂。

500

如今,刘老伯年事已高,又因颈动脉堵塞导致瘫痪,生活无法自理,只能依靠保姆照料。虽然每月有不少退休金,但租金、保姆费、医疗费叠加在一起,这笔钱早已无法支撑所有开销。走投无路之下,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赡养。

经过调解,刘女士承诺会为父亲租一套房子,再聘请全天护工,负责他的养老送终,刘老伯也认可了女儿的方案。

500

但在刘女士按约定租好房子后,意外发生了。刘女士找到父亲要求撤诉,却与女儿小陈再次爆发激烈冲突。“她骂我不要脸,冲上来就打我,我这里被她踢了一脚。” 刘女士说,冲突发生后,她第二天就离开了国内,原本的赡养承诺也不了了之。

从租房承诺到养老院转折

2025 年 8 月 28 日下午,保姆将刘老伯用轮椅推至法院门口,随后竟擅自离开,将老人独自留在了法院。保姆说欠了好几个月工资,老人的医疗费也没人支付。

法院紧急联系刘女士,刘女士提出了新的方案:不再租房,而是送父亲去养老院,刘女士表态:“再贵的养老院我也花钱让他进”,可刘老伯却对养老院十分抵触。

500

刘老伯去实地看过养老院环境后,情况才出现转机。位于市中心这家养老院干净整洁,环境舒适,每月费用高达一万多元。当被问及是否愿意留下时,他爽快地答应了:“可以的。”

原来,刘老伯对养老院的抵触,源于此前一段不好的经历。刘老伯的妈妈生前最后也住养老院,是刘老伯联系的,当时条件有限,养老院的设施服务远不如现在。 得知父亲满意养老院的环境,远在国外的刘女士也松了口气。

养老院庭审

父女和解

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刘老伯,2025 年 9 月 12 日,虹口法院将庭审现场搬到了养老院。法庭上,刘女士道出了多年的委屈,原来女儿小陈从小由刘老伯带大,跟外公感情特别深,而跟刘女士却一说话就吵架。

刘女士还回忆起过去与女儿相处的温馨时光:“以前在国外,她做好饼怕凉了,揣在怀里跑到我公司门口给我,我想念以前的女儿。”

而刘老伯始终记挂着“有家可住”。庭审中,他多次提及害怕被曾经照顾他的一个亲戚带走。女儿定居国外,刘老伯曾被亲戚马某某带走照料,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刘老伯颈动脉栓塞瘫痪了。“十个马某某来,我也不去”,老人坚定地说出这个要求,女儿连忙给他吃定心丸,“我们哪也不去,就住在这里”。

500

一切说开了后,老人表示不再起诉女儿。最终,法院准予刘老伯撤诉,父女二人在和解协议上签字。协议明确,刘女士每年至少回国探望父亲两次,日常也要通过视频与父亲联系。

同时,法院向刘女士下达《家庭赡养指导令》,每年至少探望2次,另每月至少微信视频一次。

500

从海军士兵到工程师,从养大自己的一双儿女到带大第三代,刘老伯操劳大半生,却在晚年遭遇无房可住,养老困难的难题,不禁让人唏嘘!希望刘老伯能在养老院安享晚年,如果失联的儿子能看到相关信息,也希望他能去养老院探望。

500

来源 | 案件聚焦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