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歼50隐身战斗机,将会赢得非常残忍“---不接受反驳!
先说一下歼-20为啥不能上舰
在军迷中一直有种朴素的想法,就是希望有重型隐身舰载机,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全世界都没有重型隐身舰载机,那么我们的航母编队就有了足够优势,整个海军作战力量就会提升一个档次,所以以前就有人希望歼-20出现舰载版,但从工程上来说,该机是属于无尾翼布局,虽然也有鸭翼提升了俯仰操纵能力,但在着舰阶段采用的是反区操纵模式,

CG图作者喜欢老飞机的TOMCAT粉
常规陆基战斗机发现速度过快,就是控制油门减速,但舰载机着舰时候,发现了速度过快时,不是控制油门减速,而是拉杆抬头增加阻力减速,这样操作原因是航母在海面上航行不是固定不动,在航行过程中受到风浪影响,存在横摇,纵摇,升沉等姿态,处于不停地变化状态,而通过油门控制,响应速度太慢,着舰点的位置和高度每秒都在变。飞行员需通过反区操纵调整姿态,才能让飞机“追着” 移动的甲板走,一旦判断滞后就会偏离跑道。
在接近航母舰尾的时候,还要面对公鸡尾乱流,舰载机进入这个区域时,可能突然出现抬头、低头或侧倾的情况,高度偏差可能达数米。反区操纵修正速度快,能及时修正!
而歼-20无水平尾翼,无法通过尾翼舵面快速调整俯仰姿态,在紊流中难以保持稳定的俯仰和偏航控制,侧向突风等会干扰鸭翼 + 无尾翼舰载机的飞行路径,偏离预定下滑道。左舷风时,尾流影响范围更大,垂直气流以下沉为主,舰载机需对抗持续下压力;右舷风时,着舰前100多 内会出现剧烈气流波动,且以上升气流为主导,易导致飞机“跳舰”。

如果强行压杆那么,那么容易造成机头或机翼前缘擦撞甲板,造成机体结构损伤。所以无尾翼布局只能提高着舰速度对抗紊流,那么也就意味着更高进场速度,更加猛烈地砸甲板,而歼-20内部的大型弹舱空腔结构也扛不住,结构要做很多调整,等于重新设计一架,关键也未必好用,很多人拿阵风战斗机做案例,但要考虑一下二者体量大小。当然解决无尾翼布局战斗机着舰问题办法也是有的,就是矢量推进发动机,在歼50上就用了,所以重型舰载机和中型舰载机技术难度根本不是一回事情,到了重型隐身舰载机技术难度再提高一个等级。发展重型舰载隐身战斗机非常不容易,要一步步来!

而对于大家来说只要有重型舰载机就好,没有必要纠结啥个型号,不管谁家造的还不是东大自己家的吗?
从体型上来说,歼15和歼50二者相当,能运作福建可以运作歼15T,那么完全可以运作歼50战斗机,未来的12万吨级别航母更没有问题,根据福建体量可以携带30余架歼50舰载型号,10余架歼15T和5架空警600和歼15TD版本,作为对标的西大核动力航母,装备的F/A18E/F,F35C实在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
首先歼50具备2500公里作战半径,保守一点也是2000公里,这样福建舰一直处于对方舰载机战斗机作战范围之外,如果要进攻这么远目标需要组织大量随队加油机保障,还需要大量护航战斗机,编队规模巨大,行动缓慢,最后突击力量还没有多少,攻击力量不足,很容易被歼50依次拦截。

如果是即便有E2D预警机条件下,也很难拦截具备超音速巡航,超音速战斗机的冲击,而且这些战斗机可以引导055去驱逐舰发射大量的高超导弹实施远程打击,从现在看装备歼50战斗机福建舰能够对抗两艘核动力航母。

完全可以说赢得十分残忍,绝对不接受反驳!
随着歼50一直在试飞,快的话5年后定型小批量生产,再过5年后可以大批量装备,现在西大连新一代舰载机PPT都没有,现在是有钱修白宫,没有钱发军饷,这新舰载机10年后能试飞都是奇迹了!



军事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