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宫,宗馥莉凭什么重返娃哈哈?

500

宗馥莉重返娃哈哈了。这已经是她“三进宫”了。

第一次是,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接手,成为娃哈哈董事长。可宗馥莉一上来呢,就想把“娃哈哈”商标转移到自己的“宏胜集团”。这引起了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心,也遭到杭州上城文商旅与职工持股会的反对。因转移“娃哈哈”商标失败,宗馥莉以退为进,选择了第一次辞职。

500

可宗馥莉一走,娃哈哈这边就扛不住了。为什么呢?因为娃哈哈的生产线都掌握在宗馥莉手里。没有宏胜集团的代工支持,娃哈哈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这第一回合较量中,宗馥莉小胜一局,娃哈哈集团被迫把她请了回来。

这次回归,却只保持了一年多。到今年9月底,宗馥莉又辞职了。准确地说,她是被赶走的。因为双方再次爆发控制权之争。宗馥莉还是想强行控制娃哈哈集团,可国资却不愿意被宗馥莉拿捏了。于是,宗馥莉再次以退为进,递交辞职信,娃哈哈集团呢?没有任何挽留,就批准了。

500

离职以后,宗馥莉也迅速选择单干,推出了“娃小宗”、“宗小哈”等新锐品牌。眼看着双方就要分家之际,事情却又一次反转了。宗馥莉再次回归娃哈哈了,这就是她的“三进宫”了。

但与上一次不同的是,宗馥莉没有娃哈哈的职位了,她是以宏胜集团董事长的职位,重返娃哈哈的。也就是说,这一次,她是娃哈哈的代工方了,而不是娃哈哈的实控人了。她也不属于娃哈哈了,只是过来娃哈哈上班,配合娃哈哈的日常经营罢了。

500

那既然要分家,为什么宗馥莉又回来了呢?既然不在娃哈哈任职了,为什么她还要来娃哈哈上班呢?核心就在于两大原因:

一是,宗馥莉离不开娃哈哈。她主推的“娃小宗”,根本没有人愿意买单。一个饮料新品牌,想走进千家万户,首先就要搞定经销商。可经销商是要拿钱囤货的,你这个“娃小宗”到底行不行?能不能做起来?经销商凭什么要跟着宗馥莉豪赌一把?要知道,娃哈哈的背后,毕竟站着国资。

而“娃小宗”呢?完全是宗馥莉个人资产。宏胜集团与娃哈哈特殊的利益输送关系,也给宗馥莉的职业生涯,埋下了一颗重磅级炸弹。在这种形势下,没有哪个经销商愿意脱离娃哈哈,转向“娃小宗”。

500

而且,“娃小宗”在品牌命名上,存在“山寨”的嫌疑。它跟娃哈哈存在紧密联系,有主动引诱娃哈哈用户的意图。这个商标能合法使用吗?她的叔叔宗泽后,也搞了一个“娃小智”。要是“娃小宗”、“娃小智”都能干,那娃哈哈的私生子就真的要一大堆了。显然,这些商品都存在对娃哈哈的侵权行为,很容易被定义为“山寨品牌”。

当经销商拒绝“娃小宗”时,就算宗馥莉想要单干,她也是孤家一人。不说是成功率没有,而是成功率极低。

二是,娃哈哈集团也确实离不开宗馥莉。毕竟,娃哈哈集团是一个空壳公司,它大部分产能都被宏胜集团控制了。没有宗馥莉配合,娃哈哈集团也很难维持日常经营。娃哈哈这个品牌做起来,也非常不容易。要是因为双方控制权之争,把这个品牌搞砸了,那就是双输的格局。

500

最好的选择就是,双方握手言和,回到合作共赢的道路上来。宗馥莉还是要寄生在娃哈哈这棵大树之下。而娃哈哈呢?也可以接纳宏胜公司的产能供应。终究是那句话:只有和气,才能生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