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标志性事件出现:统一台湾,已在路上!
战友们常问:“统一台湾还远吗?”在占豪看来,历史的指针正在加速,那一天已清晰可望!最新的明证便是:从2025年开始,10月25日将被正式定为“台湾光复纪念日”。这一重大举措,将历史的荣光、现实的决心与未来的愿景,汇聚成一声嘹亮的号角——这,就是祖国统一事业最激昂的冲锋号!
其实,老战友们应该还记得,占豪早在2017年的时候就给出了关于统一的一个分析结论,那就是我们的统一进程已经开始了。事实上,我们很多准备工作应该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从2017年到2025年,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年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的背景下,我们做了长时间而充分的准备后,现实中已经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大势。
一、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精神遗产的历史共振,是统一台湾稳步推进的重大里程碑
在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大会上,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明确指出,“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是全民族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共同的伟大荣光”。这一表述将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提升到全民族共同荣光的高度。

将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提升到全民族共同荣光的高度,此举非同寻常,其中的深刻内涵,值得战友们细细品味。祖国统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大势所趋。国家为此进行了长期而充分的准备,但在过去,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战略层面的深远布局、耐心和定力。一个最显著的例证就是:当解放军的台海演训已完全常态化,我们却鲜少看到相关新闻——这正说明,工作重心已从“展示决心”转向了“专注落实”。
如今,专门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在占豪看来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意味着,推动统一已从战略准备阶段,进入系统性构建社会共识的新时期。其深层政治意涵,正是要将统一从历史的“大势”转化为当下现实的“明势”,在两岸全社会的范围内,奠定不可逆转的民意基础。
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历史,深深镌刻在民族的集体记忆中,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磨灭的见证。王沪宁主席的讲话深刻阐明,台湾同胞的命运始终与祖国母亲同频共振、血脉相连。
自2025年起,两岸同胞共同纪念台湾光复,已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从历史深处汲取力量,向着统一的未来坚定前行。这一行动凝聚着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民意,深刻昭示:台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两岸完全统一,民族复兴就不完整。

因此,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远不止于一场纪念活动。它是向世界作出的庄严宣告:中国人民捍卫领土完整的意志坚不可摧,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坚定不移。这一举措既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明确警示,也是统一进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的重要标志。
二、塑造“必然统一”的大势,必然在两岸社会同步展开
今年3月12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新时代以来,祖国大陆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稳步提升,经济实力、科技能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更雄厚、能力更强大,有力塑造了祖国必然统一的大势。陈斌华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

不知战友们是否从这段话中品出了其厚重的战略内涵?在占豪看来,其核心内涵可以这么概括:台湾问题的终极决定权,毫无争议地掌握在祖国大陆这一边!进入新时代,我们的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从未如此坚实,能力已全面完备。统一大势不仅已悄然塑成,更进入了持续加速的轨道。这正是接下来强调“祖国必须统一、必然统一”的根本底气——它既是民族复兴的必然环节,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绝对无法阻挡的历史进程!说得更直白些,这是对一切势力的严正警示:面对统一洪流,顺应者昌,逆流者亡!
因此,“台湾光复纪念日”的设立,如同一声响亮的动员令,旨在唤起两岸同胞同心协力,共同加速塑造统一的历史大势。接下来,我们将共同见证并参与这一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谱写的伟大统一和民族复兴进程。
三、统一路径已明确清晰,深化融合与坚决反“独”并行
在光复台湾80周年纪念大会上,王沪宁主席明确表示,两岸同胞要共同担负起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历史责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这一表述构建了清晰的两岸统一进程的推进框架。它系统性地界定了统一事业的精神根基、现实路径与终极目标,将民族情感、家园认同、发展动力与复兴愿景紧密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
这一框架的核心,在于将“统一”从政治主张深化为全民族共同践行的历史实践。 弘扬爱国主义是凝聚认同的精神纽带,守护共同家园是捍卫领土的根本立场,推动和平发展是构建互信的现实路径,而实现民族复兴则是所有责任的最终归宿。四者环环相扣,既回应了历史,更指向未来。
在此框架下,统一的进程被赋予了全面而深厚的驱动力。 它不仅是政策的推进,更是精神的回归、利益的交融与命运的共创。王沪宁主席的论述表明,祖国统一已超越单纯的政治议程,正全面融入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成为不可阻挡的大势。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明白,统一台湾的路径已然明朗:即在持续深化两岸融合与坚决反对“台独”分裂的双轨并行中,稳步迈向最终统一。
“深化融合”,本质上是不断夯实“和平统一”的社会基础与物质条件;而“坚决反‘独’”,则不完全局限于和平手段。正如《反分裂国家法》所明确赋予的权责,在“台独”分裂势力挑战红线、突破底线的最危急时刻,人民解放军将依法采取断然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很显然,解放军已经准备好了。
当然,从整体策略来看,反“独”工作仍主要聚焦于政治较量、舆论斗争和社会推动,旨在持续压缩“台独”势力的生存空间,削弱其社会基础。这一清晰的路径选择,既展现了我们追求和平统一的最大诚意,也亮明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底线。
五、“十五五”规划,将为统一大业注入强劲战略动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根本规律,在国家统一进程中体现得尤为深刻。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跃升,正为解决台湾问题构筑起日益坚实的根基与更为强大的能力保障。下面,我们就从五个方面来阐释这一点:
1、科技自立自强,铸就统一之盾
“十五五”期间,以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将迎来突破性发展。这不仅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更是从根本重塑两岸实力对比格局。当我们在芯片、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实现自立自强,外部势力的“科技讹诈”将彻底失灵,这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不受制于人的战略基石。当美国无法用芯片卡我们脖子,而我们反用稀土卡了对方脖子的时候,美国还能依靠什么来阻挡中国统一的步伐呢?
2.、金融开放与安全,强化战略韧性
规划将深入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扩大数字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并筑牢金融安全防线。一个更加开放、稳健的金融体系,不仅能有效抵御外部金融风险的冲击,更能通过深化两岸经济融合,将彼此的利益纽带编织得更为紧密,增强我们在统一进程中的战略定力与韧性。试想,当人民币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结算的大势,两岸的贸易还能例外吗?

3、新质战斗力,奠定终极保障
强大的综合国力必然转化为强大的国防实力。“十五五”规划所驱动的科技革命,将直接加速军事现代化的质变。从第六代战机到电磁弹射航母,从全域作战体系到太空网络能力,解放军捍卫国家统一的“能力工具箱”将更加丰富、更具威慑,为应对最坏情况、粉碎任何分裂图谋提供终极保障。试想,当我们军事科技全面超越美国之时,美国将彻底失去与我们摊牌的基本实力,统一也就落地了。
4、融合发展,构建命运共同体
统一不仅是领土的回归,更是心灵与利益的契合。规划将继续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台商、台青、台胞融入大陆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这旨在构建休戚与共的两岸命运共同体,让“统一有利、‘台独’绝路”成为岛内民众的切身感受和理性选择。
“十五五”不仅是一张经济发展蓝图,更是一份系统性的统一战略路线图。 它通过科技、金融、军事与社会的全方位推进,正在将“我们必须统一”的民族意志,夯实为“我们能够统一”的雄厚实力,最终转化为“我们实现统一”的历史必然。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阶段的内外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过去,“台独”分裂势力尚未坐大,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并非迫在眉睫的统“独”对决,因而我们得以将重心置于和平发展与经济融合。但近年来,“台独”势力与外部干预势力、岛内特定资本深度勾连,推动“台独”的步伐不断加快,形势日趋复杂严峻。

在这一新的历史关口,我们绝不会坐视“台独”势力挑战红线。 国家必然将采取一系列坚定有力的综合措施,在持续推进融合发展、争取和平统一前景的同时,坚决运用法治、军事、外交等一切必要手段,严厉打击分裂行径,有效管控外部干预风险,牢牢掌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大家应该注意到,国家已经开始通缉那些为虎作伥的“台独”爪牙,既然搞网络渗透、做间谍活动的爪牙可以被通缉,那些支持“台独”势力的资本爪牙当然也已经上了名单。支持“台独”势力的相关人等如果再不收手,与之相关资本与企业必然会被采取法律措施。相反,那些支持统一的资本与企业,则将成为国家大力支持的对象,他们未来将是台湾经济的真正支撑,这一点相信也必然会在“十五五”规划中有所体现。
当然,国际格局的变化也为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这一进程有效压制了外部干预势力,为最终实现统一营造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在此过程中,“十五五”规划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人类和平注入强大“正能量”,这也必然会成为加速统一的正能量。
从经济融合到文化连结,从国际支持到军事保障,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各项条件正加速完备、渐臻成熟。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国家长期主义战略布局的必然结果。
回顾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早已为推进统一擘画了清晰的战略蓝图。过去几年的所有实践,无不是对这一顶层设计的扎实贯彻与生动回应。

正如讲话中那段铿锵有力的宣告:
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篡改: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血脉与民族认同不容割裂: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统一与复兴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既是七十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定论,也是民族复兴进程中不可动摇的必然要求。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牢记这份使命,共担民族大义,共促统一伟业。
来源|占豪



占豪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