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策略是出其不意
作者:董涵英
很难想象,在安保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城中心热闹的巴黎卢浮宫内,有盗贼能在正常参展的时段闯入,光天化日之下,用他们携带的角磨机割开展柜,盗走价值连城的珠宝,然后逃之夭夭。整个作案过程只有7分钟,速战速决,干净利落,迅捷得令人乍舌,匪夷所思。
据报道,在案发时,展厅及相邻区域有5名工作人员启动了安全程序。而留在现场的嫌犯作案工具说明,盗贼得手撤离的时候并不是从容不迫,而是有些慌乱的。因此遗落在现场的2件珠宝被“追回”,其中的欧也妮皇冠破损。这并不像有的报道说的那样,案件已经告破。只能说匆忙中盗贼来不及拿走全部的盗窃物而已。
案件发生在2025年10月19日上午9时30分(开馆30分钟后),被盗珠宝一共8件(有的报道说是9件),包括项链、胸针、皇冠等。个个承载着法国的历史,极其珍贵。
官方消息说,作案嫌犯共有4人,其中2人身穿工人装和黄色反光背心,利用升降吊篮从外部进入卢浮宫,另2人驾驶摩托车在外接应。从报道的细节来看,案犯作案的手法并不高级,没有像电视剧或者电影里那样使用什么高科技手段,没有断电,没有破坏摄像头,没有电子干扰警报器。当然,我们不知道卢浮宫里的安保设备究竟能先进到什么程度,想来应该是十分严密的。总之,盗贼使用的却是最原始的破坏性方法,冒充维修工人乘坐外部升降机进入展馆,冒险切割展柜,用手暴力拉扯标的,珠宝落袋转身就跑。门外有摩托车接应,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样的盗窃,其实就是抢劫。作案中肯定留下了不少痕迹,也许破案只是时间问题。但盗贼能够成功实施了他们的计划,至少对官方是一个莫大的嘲笑抑或是侮辱。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天就听取了案件进展情况,并将事件定性为“对国家历史记忆的侵犯”,可以想见有多么的气恼。
西方人比较开明的一点是,不怕露丑,当天晚上就公布了失窃藏品的清单,公布了它们的照片。说实在话,这些珠宝都可以称得上是璀璨夺目、精美绝伦、价值连城。丢了真是太可惜了。
当下,亡羊补牢的帖文不少,有说卢浮宫安保人员不足的,有讲物防技防滞后的,有的则强调管理上的疏漏,都很有道理。一个惊天大盗案件的发生,必然有很多因素的参与。然而,失窃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盗窃者采取了一个最为高明的策略,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我讲另外一个失窃的故事就更加明白了,这是我在墨西哥听说的。
墨西哥城中大大小小的雕像不计其数,其中有一座矗立在一座高高的纪念碑顶端(时间久远,不敢肯定是不是独立纪念碑)。据说,这座雕像原来是金子做的,由于价值不菲而遭人觊觎。有一日大白天里,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突然飞来一架直升机,在雕像上空盘旋,接着从直升机里顺绳子吊下两个人来。很多游客不知就里,以为是对雕像清洗或者维修,都在下面围着看热闹。只见两个人用绳索绑定了雕像,便又爬回直升机。直升机一阵轰鸣,陡然吊起雕像腾空而起,然后飞离广场直向远方而去。
后来,有新闻报道雕像在大庭广众的注目下失窃,当场看过热闹的才恍然大悟,这偷天换日的技术高啊!遗憾的是,尽管有那么多人目击了雕像失窃的过程,亲眼见过那架直升机,但案子始终没有告破。后来,纪念碑上的雕像换成了镀金铜制,看上去金光闪闪,与原来的并无二致。
这个故事与卢浮宫失窃有异曲同工之处,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猝不及防。一般而言,盗窃珍贵物品大多在暗夜之中,谁会想到盗贼会在大白天公然行窃,明火执仗;大多数情况下,盗窃者肯定会鬼鬼祟祟、避人耳目,谁会想到盗贼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大摇大摆地作案?
必须说,安保人员的思想麻痹才是致命的要害之处。卢浮宫内堆着金山银山,对卢浮宫外的升降机,没有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百密一疏,才是最要命的大意,最不受力的软肋。想想看,如果拿着角磨机从正门走进去,保安会是什么反应?
你大意了,窃贼才能出其不意。高技术破防,最怕的就是眼皮子底下的原始操作,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