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海航“提款机”,脱钩容易脱险难丨正经深度
文丨康康 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4400字)
【正经社“保险之道”观察之19】

渤海人寿的化险进程突然加快。
9月24日,3月出任党委书记的寇江华正式获批出任董事长。
此前的9月9日,渤海人寿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两名副总经理,分别负责分管保险业务渠道,以及战略企划、资本运营工作。
另据渤海人寿内部人士透露,空悬了5年的总经理选聘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
同月,渤海人寿宣布总部由天津市中心的赛顿中心迁往20公里外的空港经济区西四道168号融和广场。

10月9日,媒体又曝出,继2024年底注资10亿元后,天津国资计划进一步向渤海人寿注资。
然而,渤海人寿的重生之路注定不会平坦:近百亿元的亏损,逼近监管红线的偿付能力,连续十几个季度的C类风险评级,涉及金额超30亿元的悬而未决的诉讼,17家股东中13家股东的股权处于质押、冻结状态……
没有一件不是烫手的活儿。
1
人事大洗牌
渤海人寿重新洗牌的命运,4年前就已经注定。
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团收到海南高院通知书,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海航系就此进入破产重整阶段。
作为海航系旗下的保险公司,渤海人寿事实上从彼时起就已经很难正常开展业务了。2018年7月才上任的总经理马昕只干了两年,2020年二季度便挂冠而去。以吕英搏为董事长的管理团队更像是一个看守内阁,只等新的资方介入和新的管理团队到任。
一等,就是4年。
2024年底,天津国资注资10亿元,同关联方持股比例超过50%,成为实际控制人,原第一大股东、海航系旗下的渤海租赁股份有限公司退出,渤海人寿正式脱离海航系,迈入国资控股时代。
2025年3月,寇江华从天津市滨海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任上调任渤海人寿党委书记。半年后,人事洗牌正式开始:49岁的寇江华的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吕英搏卸任董事长,此时,他已经64岁,超期站岗4年;63岁的副董事长闻安民、65岁的董事尹宏海和65岁的监事长苏丽还得再站一段时间的岗,等着新人接替。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本轮人事洗牌,渤海人寿显然希望注入更多的市场因素。
寇江华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的同时,渤海人寿还启动了总经理的选聘程序,据悉已经进入候选人甄选阶段。自从马昕2020年二季度卸任之后,总经理位置就一直空悬着,由吕英搏代行职责。
根据9月9日渤海人寿官方发布的公告,拟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两名副总经理,将分别分管保险业务渠道和战略企划、资本运营工作。渤海人寿称,此举是落实市场化改革、优化治理结构、完善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目的是要引入对保险行业发展有深刻思考,同时具备丰富保险业务推动经验、较强战略企划和资本运营能力的高端专业人才,助力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2
难题一大堆
更多精彩,详见:(曾是海航“提款机”,脱钩容易脱险难丨正经深度 )【《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