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事故,这门又打不开了?

对小米汽车来说,去年在舆论场上的春风得意在今年就成了风雨交加。三月底的三名女生事故死亡的事过去没多久,成都又发生了一起小米SU7恶性交通事故导致车辆起火驾驶员身亡。如果说三女生事件是最便宜的丐中丐版小米SU7,那这次就来到了象限的另一端,顶配的SU7ultra还配了4.2万元的碳纤维“风道”机盖,价格是至少57.19万。

500

客观来说,过去一年半来小米SU7大量事故早就让人见怪不怪了,以至于SU7都获得了“绿化带战神”的称号了。而SU7ultra由于其性能更强、极速更高、车主群体更加鬼火,导致上市8个月以来也算是“恶名远扬”。SU7Ultra车祸对围观群众来说多少也算是“见怪不怪”了,甚至这种半夜飙车(据说速度有160公里每小时)出事故冲入绿化带还很符合大家对于SU7ultra的刻板印象。在事故发生之后就有人在评论区指出疑似在事故发生前遇到事故车车主,有酒驾嫌疑。而今天下午出的蓝底白字也证实了酒驾一说,并且只有酒驾的驾驶员身亡。只可惜了倒霉无辜路人车,被SU7U给狠狠撞了,但好在应该有保险兜底。

500

事情到这其实还只是一个普通的SU7ultra车主深夜飙车把自己作死的故事,无非就是加强一下大家对小米车主的刻板印象。酒驾飙车出事故撞死自己这属于活该,但是但成都这起SU7Ultra事故之所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还是因为两点:1.事故后起火自燃;2.事故后车门无法打开导致未能及时救援。而这和酒驾无关,是事故发生后的车辆安全问题。哪怕你没有酒驾,遇到事故后是不是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呢?

如果单看这两条的话,其核心和今年3月底的小米三女生高速事故还挺相似的,而电动车的动力电池起火以及隐形门把手所产生的无法开门风险又都触及了公众的神经。只不过三女生事件的车祸现场没有视频证据,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车门未解锁无法打开,而且小米官方没有发布事故情况调查报告。但在本次成都SU7U事故中整个救援过程如问界M7运城事故那样被拍下来了,因此可以做出初步判断:车辆动力电池起火,且事故发生后车外救援人员未能打开驾驶座车门——可见要养成随身携带破拆工具的好习惯。

下面请看VCR

先从第电池起火开始说。SU7Ultra使用的电池是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而且使用的是CTB结构,电池上盖直接作为车体的底部。这样的设计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电池起火直接烧进乘员舱里,直接火化。也因此上盖防护做的非常厚,充当了隔断的钢板,而雷军也在发布会上特地提到电芯泄压阀是往下,电池起火了火焰往下喷。但是很显然现场VCR显示车子右侧是底部起火,但车内也燃起了熊熊大火。只有右侧出现了“向下喷火”左侧并没有,而且后排火势剧烈。如果后排有人,那就是直接火化了,可见这个向下开的泄压阀设计在本次事故中失效了。

500

小米的动力电池顶部就是车内的地板

500

500

小米SU7首个采用倒放电芯,火往下喷

车辆的碰撞是个很复杂的事,事故也是动力电池起火的一大原因。小米SU7ultra发生事故后起火这事本来也没什么奇怪,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起火。但从车辆残骸来看,其外观基本完整没有看到猛烈撞击造成的形变。这种情况下起火就显得有些奇怪了:怎么这种程度的撞击都起火了?要知道同样用麒麟电池的友商车,创得更严重都没起火。是否是因为撞击后高压没有被切断?还是热管理失控?或者底盘刮擦电池受损?或许后台数据能给我们答案。

如果说电池起火还能归结为复杂的车辆碰撞过程,那么撞击后无法打开车门就已经是明确的安全红线了。在问界M7运城事故中问界后续给了详细的说明,也即洒水车的防撞杆直接摧毁了车辆的弱电线路,导致全车弱电断电,车门解锁信号未能执行。而小米成都事故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三名勇敢的救援人员一直在尝试打开主驾车门,并且用拳头用脚踢想要击碎车窗玻璃进行救援,但直到视频结束都没有成功。从中目前可以确定三点:1.车门没解锁;2.驾驶座车窗未降下来;3.左后车窗降下。

500

500

正常来说,小米SU7ultra在发生严重撞击事故后传感器是第一时间发出信号,解锁车门、降下车窗、打双闪、拨打紧急救援电话。救援电话有没有打通我们不知道,毕竟就算能打也得排队六分钟。但很显然前三者都没有做到,因此很有可能代表着小米的弱电系统在车祸发生后还没来得及执行这些紧急指令就被摧毁了。考虑到小米SU7除了蓄电池之外还有备份电池(牢翔泪流满面),那瞬间摧毁弱电电路或蓄电池显然可能性并不高。而且从残骸来看车体基本完整,没有如运城事故那样有严重侵入切断线路,因此就比较令人费解了。

有人表示也可能车门撞击后及时解锁了,但是由于车体变形卡住车门无法打开。从事故现场来看,车头非常完整没有发生溃缩,而且A柱没有变形迹象。这代表着车子没有经受正面或偏置剧烈撞击,车体结构非常完整,乘员舱也很完整没有发生变形入侵。因此这样的情况下打不开只能说明一点,撞击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解锁车门,而不论什么原因这都是不应该的。要我说啊,这牢翔何必在SU7的碰撞试验中做手脚卸下电瓶呢?反正不做手脚这车门也打不开,反而把自己送进监狱里了。

500

真就是友商费尽心思不如路上随便一撞。

500

当然如果能击碎玻璃的话,外部救援人员还能尝试拉动车门内的紧急机械开关来解锁,因为小米是电吸门按钮开门,断电后就失效了。但是紧急机械开关在车门的下方,外部人员想要扣动解锁基本上得把大半个身子给探进去。而考虑到驾驶座有人,从车外就更难扣动紧急机械开关了。而小米看似实体门把手的半包式把手,本质还是一种按钮开门的隐形把手,而不是机械门把手。

目前成都警方蓝底白字已经出了,但是这起事故还有很多疑问需要解答,而且只有小米能解答。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车辆安全的问题,作为车企应当给公众一个交代,如果没问题那说清楚、如果有问题那就乖乖立正挨打。毕竟这不仅仅关系到小米汽车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形象。

最后说几句对小米车主的看法吧。作为友商车主我对小米本身是没啥看法,我本来就不是目标受众群体。而小米车主之所以有那么高的事故率与恶名,一方面是和小米汽车的品牌调性有关(为速度而生),另一方面是车主群体以鬼火和年轻女性居多,而这两本来就是事故高发群体。要我说现在小米SU7的车主有点类似于以前宝马3系、特斯拉model3的车主。开车习惯本来就不咋样的车主遇到了高性能而又买得起的车,那产生的效果自然是1+1>2了,而导致的结果目前我们也看到了。

对车主群体的刻板印象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总结,并不是空穴来风。就如我开的极氪001大家对于车主的刻板印象是:大雨天高速上开130码上墙,走下车后发现车全损人擦伤,直接掏出手机看新款。这是不是一种刻板印象?是。那是不是事实呢?我负责任的说,没错我们极氪001车主就是这样的。

现在在路上看到有着大尾翼的SU7ultra都不自觉的远离点,毕竟我虽然不怕对撞也盼着全损,但我不想因此在车友群里出名。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