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动外交部!“巴基斯坦背刺中国”谣言的背后
昨天,我在写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为何突然开打? 一文中提到了一个怪现象:网上突然冒出一股巴基斯坦各种背刺中国的文章和视频,简直将巴基斯坦说成了中国的敌人,不知道是不是印度水军在带节奏?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自印巴“五七空战”巴基斯坦大获全胜以来,尤其是陆军参谋长穆尔尼元帅在白宫吃了顿饭以及夏巴兹总理到纽约参加联大会议之后,网上就时不时有“巴基斯坦真的飘了”的话题。
一开始还是善意的夸夸巴基斯坦。
然而,很快各种针对巴基斯坦的恶意文案就开始大量出现,配上“僵尸音”的短视频几乎天天都能刷到,一些自媒体大V也纷纷跟进。
就这样一段白宫小视频,居然能在引申出各种脑洞大开的神奇文案,稀土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巴基斯坦将中国先进战机技术出卖给某国、将瓜达尔港附近的一个港口交给美国、跟阿富汗打架是为了帮美军重回阿富汗……
这种文案,当然远比正常描述中巴关系的文章吸睛,也更能刺激网友情绪,这流量不就来了。
在油管等外网平台上,则有一种相反的文案,指责中国侵犯了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利益,搞霸权。
简单说,就是两头骂,两头堵,极尽挑拨之能事。有成心使坏的,也有被误导误信的。
这种国际关系诡异话题的背后,不只是流量红利,更是对中国外交工作的一种破坏。
今天,在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林剑专门回应了此事。
有记者提问,近日有媒体报道,巴基斯坦利用中国设备和技术向美国出口稀土,触发了中国出台严格管控稀土相关技术出口的新规。
部分自媒体发表视频和文章,称“巴基斯坦向美国赠送稀土样品,并同意开展稀土合作。中国出招反制巴基斯坦向美国出口稀土”。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表示,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两国的“铁杆友谊”历久弥坚。双方始终保持高度的战略互信,在事关双方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密切沟通。
“据我所知,关于巴美矿产合作的事宜,中巴双方有沟通。”
林剑指出,巴方领导人向美方领导人展示和赠送的矿石,是工作人员购买的巴基斯坦宝石的原矿样品。
“你刚才提到的相关报道,或是不了解实情,或是捕风捉影,甚至是挑拨离间,是缺乏根据的。”
说是回应,其实就是辟谣。
巴基斯坦怎么就飘了?如果它飘了,就会追打印度,至少“五七空战”会击落更多的印度战机。
而事实上巴军是见好就收,既教训了张牙舞爪的印度,又用实战证明了中国武器装备的优越性能。
见好就收,因为巴基斯坦很清楚自己的经济状况,它跟印度打不起一场全面战争,尤其是陆战。
巴基斯坦三军发布的各种庆功海报,歼10C都摆了最显眼的位置,评论区一片“感谢中国”。
夏巴兹总理去哪里开会都是站C位,走路带风,高调现身。
这是飘了吗?如果不是因为印度在那载歌载舞庆祝“胜利”,夏巴兹也用不着如此高调。
难道夏巴兹出门垂头丧气,那才叫不飘吗?
“五七空战”受伤最重的就是印度。要说对中巴关系有什么影响,那也是更坚定了巴基斯坦与中国发展“铁杆”关系的信心。
怎么说着说着,在网上就变成巴基斯坦背刺中国了?
再说稀土,劝那些跟风骂巴基斯坦的人,最好先搞清楚“稀土、稀土矿产、稀土开采技术、冶炼技术、分离技术、制磁技术、全产业链”等概念。
巴基斯坦拥有的是稀土矿产,蒙古、澳大利亚、土耳其、乌克兰……包括美国自己也有。
美国缺的是稀土矿产吗?美国缺的是能用于高精尖工业制造的稀土元素,尤其是重稀土。
但美国在稀土问题上陷入困境,是它自找的。
整天造“假牌”,想空手套白狼,还动不动制裁别人。中国对稀土产品和技术进行管制,它就翻白眼了。现在知道时代变了吧?
要解决稀土困境,美国有两条路:
一、建立并发展自身的稀土产业链。
对这件事最上心的是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但她的苦心劝说,没有用。
不是总统不想,而是不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美国目前只有一处稀土矿,但没有处理稀土矿物的能力。
稀土需要产业链,这是常识。如果突破常识,闭眼吹捧美国,就会说这种话。
“稀土不稀,美国真要搞,几个月就能搞定,看着吧”。
反华分子的这种无脑言论很多,它们把稀土矿产当成了一切。
难道它们以为抓一把土,再加一盆水,搅和一下,就是稀土了?
建立稀土产业链,美国在有生之年,就不要指望了。
二、美国从其它国家采购“转手”稀土。
虽然中国出台了相关限制稀土“转手”措施,但有的国家想偷偷赚一笔,从中国这里申请下来,再转卖给美国。
巴基斯坦会干这种事吗?当然不会。
且不说中巴长期的互信关系,就说利益。因为这样做,巴基斯坦既得不到经济利益,也得不到政治利益。更何况,一旦被发现,那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的。
谁会这么干?巴基斯坦的那位有声有色的邻居。
这两天,印度媒体不是说印度企业要向中国提交“最终用户证书”(end-user certificates),保证稀土不会流入美国吗。
就印度这天生喜欢占小便宜的基因,它还是干脆交纳高额保证金吧。
美国这两条路都走不通,除非它能跳出化学元素周期表。
既然连大漂亮都无力回天,怎么有人会认为巴基斯坦能帮它走出困境?
这种无稽之谈的唯一收获就是破坏中巴关系。
所以,外交部要出面回应。
中巴关系,对南亚地区稳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南亚向来是中国外交的重点地区,到了中国经济腾飞,国力大大提升之后,巴基斯坦的作用就愈发明显。
中巴两国于1951年5月21日建立外交关系。今天,两国关系已上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中巴两国始终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风雨同路,为其它南亚国家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做出了示范。
但印度一直视南亚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完全不顾及中国利益,甚至不让中国在印度洋有立足之地。
中巴良好合作,对印度来说是“双重灾难”。
一、巴基斯坦的经济得到了发展机会,有助于它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二、中国将通过陆路通向印度洋出海口,并深化与南亚各国的关系。
所以,印度对巴基斯坦恨之入骨,并不仅仅是因为克什米尔问题。
然而在印度的“势力范围”之内,有哪个国家不是充满着贫穷和动荡?
斯里兰卡国家破产,骚乱不断;孟加拉国去年全国暴乱,总理逃亡印度;尼泊尔刚刚乱完,新政府还在动荡……马尔代夫则是硬杠印度,要求印军撤离,社会平静。
印度还想把手伸向阿富汗,共同对付巴基斯坦,终极目标就是中国。
当奥巴马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当特朗普推出“印太战略”时,印度非常兴奋,极力配合,以为跟美国找到了利益共同点--围堵中国。
但中巴密切关系,始终是印度的“噩梦”,其它南亚国家也迫切地想摆脱贫困,它们并不认为中国是“威胁”。
为了对冲中巴关系,印度这几年拼命向西方怀里钻,G7峰会随叫随到,当个外围也要吹过十天八天。
特朗普回到白宫后,莫迪又来劲了,到处显摆美印盟友关系。4月,万斯一家访问新德里,5月,印度就对巴基斯坦动手了。
它想在南亚露个脸,证明一下自己的地位和实力,但结局却是如此之惨,它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巴基斯坦空军碾压?
然而,再打暂时是不可能了。
所以在舆论场上破坏中巴关系是它的最优解,同样这也是大漂亮的策略。
外交部今天的辟谣,来得非常及时,网友们也看清了那些疯狂带节奏的营销号。
反过来看,这些捕风捉影,挑拨离间的视频和文章能惊动外交部,也可见其形成的影响力之大。
接下来,我们还要警惕。
不被这些来路不明的鬼话所迷惑,就是对国家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