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制造有好消息(二) ——中国汽车入市,日德霸业从舞台中央两厢漂移
一、中国车在全球市场大爆发
2025年及前两年,1990年代刺穿世界市场的日本汽车三剑客,丰田-本田-日产,在东南亚六大市场上,已从昔日霸主位置(77%)漂移式落败(62%)。中国车的市场份额从为零升至6%,据握一席之地,这是“日本在东南亚无可匹敌时代的结束”,普华永道合伙人齐希曼(Patrick Ziechmann)如此评价。日产泰国总裁纳拉辛汉(Ramesh Narasimhan)则直言,随着中国企业的“攻势”,日企“后院”连续失守。令日本汽车业担心的是,连世界市场的王者丰田,在东南亚的销售也逐月下滑。1-8月,丰田在印尼下跌12%,比亚迪竞争性挤入,销售额增加三倍。
在非洲市场上,中国汽车的表现更为靓丽,市场份额已升至20%。日本份额同比下降30%。在美洲市场,中国份额超过10%,上半年同比增速30%以上。在欧洲市场,中国车企被不合理地增加17~45%的关税。但销售逆势勃发,增速为75%。在北美,关税增加到35~122%的荒唐程度,中国车企的销售仍然增速35%以上。在美国,不是汽车业担忧(早被日本韩国教训过),而是国会、政府和高端智库等国家灵魂部位开始深深地担忧了。
二、中国汽车业走上新赛道,引领汽车业沿“数-智-电”业态创造新潮头
令人惊奇的是,一个与奔驰汽车不同级别的无名车型,赛力斯,去年在中国市场销售了13.9万辆车,比奔驰单价高10万元,还多售1万辆。它还有国民经济体系升级效应。塞力斯总销售1500亿元,核算500亿GDP,一下子让广州JDP落后重庆250亿元。按今年销量,宽口径的塞力斯年销售要超过2000亿。前年,华为到上汽、二汽(武汉)、和广汽谈合作,没一家愿意,还受了几次“羞辱”。今年,大汽车人的心态改了过来。其实,全世界大汽车业人的心态都改了过来,除了丰田的掌门人丰田幸男。
如果在原有的燃油车赛道上,光汽车发动机的know-how技术和寡头们防止波特兰均衡的壁垒(卡脖子),足以让中国的汽车业付出利润率为负的成本。但在新能源车赛道上,那是整整一个新材料工业。当特斯拉把600多个专利开源,中国新汽车人填进去更多开源专利以后,汽车能源材料工业诸环节在原共和国材料业上下道工艺顺序上两两整合闭洽了。
汽车能源材料支撑的动力电池技术,又二次催生了基于电控和智驶下的汽车电子产业,把美国五大湖人创造的汽车零部件业整成了局外人,而地处世界东方的日本、韩国汽车产业,由于是产业纵向整合的(vertical-integration),他们不是产业级别麻木,而是厂商麻木。德国车企处在日韩和美国汽车业态中间,既不是纵向整合,也不横向整合,虽有感觉,但对新业态反应弹性低。我2022年去前沿车厂调研的时候,一辆新能源汽车平均使用70块芯片。两年后我又去调研的时候,一辆前沿车的芯片已经向1000块芯片逼近,智能导向智慧了。这让深圳坪山区中心国际的芯片接单,一下子越过了可持续门槛线老远。而海峡那边个芯片代工老大,还在为几纳米光刻业态沾沾自喜呢!
新能源智能向智慧(人能)汽车,在业态形而上学意义上,是一个类手机终端样态的“脚机”终端,它不再是传统制造下的一万多个零部件集成,而是减缩到几千个传统零部件(大大节约传统物理三维构造原材料),并延展出数万个智能智慧算法件集成。中国汽车业走上新赛道造智向慧后,已处在引领“数字技术-智能向智慧赛道-动力电池向智慧能量块内生”三大新新产业齐头并进的潮头位置。那是一片高原,维维向量充满生机,脉脉张量片片内生新景。新经济的动力制慧力矩来了。
三、中国制造的好消息不仅是中国人,而且是世界人,我们类的好消息
“东南亚是一个中国车充满潜力的市场”,这有点销售视野了;“拉美市场对中国车来说,趋势类似”,这也是商态考虑。“到2030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30%,中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预计将出现最大增长”,AlixPartners预测。世界最前沿的车企预测企业,眼界也不咋滴。
本征在这:大制造就是两个领域,一是人们移动态下的吃穿住行;一是静居态下的吃穿住用。前者的代表是汽车业或者航空客运货运业,或者是航天星链星旅爆发;后者是地表制度安排,住屋和各种手端、脚端、脑端(chat-sight-audi)配套敷设。难怪造手机的华为和小米拼命造汽车呢,造的还挺好。在未来15-20年,这一类产业域,谁不造汽车或者关联汽车类具,谁死。
数字技术支持下联网共享时代来了。这不单是中国人,而且还是世界人,更是我们类的好消息,只不过在产业系内生成长的意义上,让亚洲大陆主部的中国人碰见了,就像300年前工业革命的内生种子让英国人碰见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