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没有0-1创新的能力?
经常听有一种说法,做中国人1~100很强,0~1的创新就不行。说这种话的人一定是贱人。
中国的古代,在政治制度、生产工具、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有大量的0-1的创新,我最为推荐的豆腐,2000多年前,成功的为中国人解决了蛋白质的问题,把一个豆浆,点化成凝脂的豆腐脑,用了石膏和盐卤,今天人的智商也很难想出来。西方人到今天豆子也是煮一煮就吃,吃多了就放屁。
近代落后,无非是军事失败导致了战乱,只要休养生息,中国人的创新力,当然是世界的最强大的。
这两天我看贵州花江大桥建成,625米世界上最高的大桥,主跨1420米,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桥。我就想这样的一个大桥,应该搞成一个旅游景点,让大家可以去看一看,人类的建筑技术达到的最高水平。
然后我才发现,人家建桥者早就想到了,而且不是搞成了一个旅游景点,而是还规划建设有服务区,配套建设的桥梁博物馆、200米垂直观光电梯、高空观光咖啡厅及餐厅等,把大桥和旅游融合起来,大桥有水幕,大桥甚至可以蹦极,有整套的服务系统,这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个旅游景点。这远比我这样的闲人,想得多、想得丰富。
在这样一个较为偏僻的地方,只用三年的时间,就建成了全世界最高、主跨最长的大桥,而且把丰富的观光、旅游能力融汇其中,这是人类建筑技术达到的一个高峰,代表了人类的现代建筑水平,更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样的大桥,美国能建起来吗?美国有这样的技术吗?就是没有。说到这儿我知道很多人心里很不舒服,有一种自己的老婆在别人床上的感觉。美国就是没有,美国规划的高铁在什么地方?美国的那些著名的大桥,都是50年以前的。今天的造桥技术,他们已经不能理解了。
这样的一座大桥面临巨大的难题,在这样偏僻复杂的地方,要把混凝土送到200米以上的高空,要防止混凝土温度变化,容易造成裂缝。这就需要混凝土的温控和泵送。从管道的材料,到管道的混凝土流动管理,都是要用感应器进行管理控制,实时监测,用冷热水池进行调节。这是不是0-1的创靳,我知道你不想承认,这就是创新,你的美国爹干不了这事。
花江大桥地处花江峡谷,山高谷深,风向变化莫测,对于这些风向,使用雷达进行监测,在主桥两侧安装可调节角度的钢材质风翼板,提升大桥的抗风能力。这是不是创新?
花江峡谷大桥主缆由217根索股组成,单根索股重43.4吨、长2378米,在600多米高空精准架设难度极大,为了保让精度,釆用北斗系统,直接获取三维绝对位置,24小时连续动态采样,提高缆索架设精度;安装智慧缆索,配套除湿系统,实时监测索股受力变化,掌握桥梁主体安全情况,预警风险隐患。这是不是创新?
这样的一座大桥建设,无论是材料、工艺、智能化的能力、防腐、安全、以及实设计的理念、功能的延展,都是全世界技术最高的高度。最新能力,已经领先美国50年,而且未来会把差距拉得越来越大。
中国有没有0-1的能力?当然有这样的能力,如果你觉得没有,那是你自己无能。中国的建设者,中国的科技人员,对于技术创新的热情,对于技术创新的能力,远远超出我们这些闲人。
听到我说这些,你有老婆跟别人跑了的难受,那是活该,你这种人,老婆怎么可能不跟别人跑,你根本硬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