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大声说“不”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当地时间9月29日,西班牙政府突然宣布:禁止美军通过境内的罗塔和莫龙基地,向以色列运送武器。

这意味着美国遇到了北约盟友的背刺——西班牙在以色列问题上动用了实际的主权杠杆,要对美国施加限制。

500

消息一出,美国政坛瞬间“炸锅”。

盟友家的大门,说关就关,这还有没有把大美利坚放在眼里?网友调侃:“这怕不是美西‘塑料兄弟情’的翻车现场。”

罗塔与莫龙两处基地的地位,早在冷战时期就已确定。罗塔海军基地位于加的斯湾,是美军舰队进入地中海的咽喉要道;莫龙空军基地则位于塞维利亚省附近,长期驻有美军快速反应部队。

近年来,这些基地频繁成为美国向中东调运装备的“加油站”。在2023年至2025年间,多批次美制战机、导弹零部件和后勤物资,都通过这里中转或起飞,最终运抵以色列。对美国来说,这些基地的便利几乎不可替代。

500

然而,美国可能忘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这两处设施名义上由美国使用,但主权归属始终在西班牙手中。美军的存在依赖于美西之间的《防务合作协定》,而协定明确规定,对于某些敏感用途,西班牙政府拥有最终的授权权力。

为什么西班牙突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最主要的就是西班牙国内的亲巴勒斯坦势力,迫使西班牙政府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自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西班牙左翼政党和民间组织在这两年的大规模游行中,已经多次要求政府停止“协助以色列作战”。作为联合政府的执政力量,西班牙社会党和联合左翼党派必须回应这一情绪。禁止美军利用基地运送武器,是对国内选民的一种交代。

500

西班牙在支持巴勒斯坦方面,一直有众多举措:

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后,西班牙政府率先在欧洲发出质疑。首相桑切斯公开批评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过度”,呼吁立即停火。与此同时,政府宣布增加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工程处(UNRWA)的资金投入,强调要在物资和医疗层面给加沙民众送去支持。

2024年3月,西班牙空军出动运输机,向加沙地区空投26吨食品和医药物资。这一举动被解读为从外交口头支持转向实质行动的转折点。

2024年5月28日,西班牙与爱尔兰、挪威同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500

2024年下半年,西班牙进一步调整政策,部分与以色列企业的弹药合同被取消,武器出口禁令得到强化。这些措施使西班牙成为少数几个在贸易和经济层面对以色列施加明确压力的欧洲国家。

进入2025年,西班牙政府在9月推出所谓“九项措施”,明确目标是遏制加沙的人道灾难并支持巴勒斯坦。与此同时,西班牙还宣布将派遣军舰护航驶向加沙的“全球坚守船队”,把救援物资送到加沙。

而这一次,西班牙禁止美国使用两个军事基地的行为,标志着欧洲传统盟友首次在以色列问题上用“硬杠杆”限制美国军事行动,等于是把长期以来的外交口头支持,升级为切实的战略掣肘。

500

这是西班牙对国内舆论的回应,也是对外释放独立性的姿态:既要在人道主义立场上留下浓重一笔,又要在北约框架内亮出“我不是提款机”的信号。

这一步,既是对华盛顿的敲打,也是对其他欧洲国家的示范。

对美国而言,这不仅仅是运送路线增加了几百公里的问题,而是霸权机器在盟友国土上第一次遭遇“闸门关闭”。

长期以来,美国把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这些欧洲国家视为可靠的军事跳板,尤其是罗塔和莫龙这两处基地,更是美军进入地中海和中东的必经之路。如今,西班牙公开亮出红灯,让美国在全球调动体系里第一次被盟友卡住脖子。

这就像一场原本精心编排的演出,关键时刻,演员却临时罢演,让导演措手不及。

500

同时,短短几个月内,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比利时、卢森堡、马耳他等国陆续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些国家绝大多数是美国传统盟友,过去在中东问题上往往保持暧昧,如今却集体倒向巴勒斯坦。联合国框架下已有超过15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美国和以色列反而成了“少数派”。

本来以为能把盟友拢在一条战线上,结果大势却在眼前失控,美国的尴尬就在于——越是强硬替以色列撑腰,越凸显自身在国际社会的孤立。

500

更难堪的是美国的信誉滑坡。一方面,它要盟友在印太加码军费,替自己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它却要求这些盟友在巴以问题上闭嘴、保持一致。双重标准让欧洲国家心生反感,西班牙这次“关闸”正好戳穿了虚伪。美国长期依赖的北约后勤网络,如今被证明并非“无条件供应”,而是随时可能被附加政治条件。

尽管这一禁令不能真正切断以色列的补给线。美国依旧可以通过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地的基地完成中转,甚至利用航母舰队直接支援,但它的象征意义却不容低估。

对以色列来说,这是一次外交挫败。过去,以色列几乎可以确信自己在欧洲的军事补给不会受到阻碍,如今却要面对某些欧洲盟友的“软抵制”。虽然不至于改变战场局势,但心理层面的打击不可忽视。

500

对欧盟来说,这为更多国家树立了先例。如果西班牙能利用基地控制权来表达立场,那么其他成员国也可能采取类似措施。这可能加剧欧盟在中东问题上的分裂,一些国家继续与美国保持一致,另一些国家则更倾向于人道主义立场。

对北约而言,这是一道裂缝。美国一直依赖欧洲盟友的基地进行全球军事调动,如今西班牙的拒绝,意味着这种依赖并非天经地义。它让外界看到北约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主权国家根据自身政治需要做出的选择。

西班牙的这一动作虽然未必真能改变战争走向,但至少让人看到:即便是美国伙伴,也能说“不”。

至于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盟友说“不”,可以继续观望!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